APP下载

全力打造中俄沿边开放先导区

2009-09-27朱乃振

西伯利亚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绥芬河牡丹江

朱乃振

中图分类号:F12.5.551.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8-0961(2009)04-0014-02

一、比较优势、现实基础和外部环境

打造中俄沿边开放先导区,就是要在外经贸发展速度、质量、效益上领先、领跑;在外经贸发展体制、政策上先行、先试。我市提出打造中俄沿边开放先导区,具备自身的区位优势、现实条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区位优势上,牡丹江与俄罗斯接壤,交通便利,是东北亚国际经贸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以哈尔滨为起点,经绥芬河口岸和俄远东港口到日本横滨、国内上海以及美国西海岸,分别比经大连港近244、740和2 000公里。我市境内立体式交通网络发达,201、301国道和哈尔滨一绥芬河、图们一佳木斯两条铁路干线纵贯全境,正在修建牡绥、哈牡电气化铁路和牡绥高速公路,牡丹江至哈尔滨、绥芬河的“一小时交通圈”即将形成。“东边道”铁路穿越辽吉黑三省,绥芬河、东宁口岸有铁路、公路与俄相连接。牡丹江航空港开通了近十条国内航线及至韩国首尔和俄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的多条国际航线。陆海联运大通道开通了从绥芬河口岸出境、借助俄罗斯港口转运上海、宁波、广州的“出境不出口”内贸货物运输通道,与韩国釜山港湾会社、俄远东运输公司共同出资1亿元注册公司租建纳霍德卡港物流码头,正在形成面向东北亚、连接欧美、通达世界的跨国物流体系。

在现实基础上,牡丹江开展对俄合作时间长、业绩突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市的绥芬河口岸是开展对俄贸易的“百年口岸”,去年又被列入总结我国改革开放30年成功经验的18个典型城市。2008年,我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0亿美元,增长31%。其中对俄进出口总额56.7亿美元,占全省的51.2%,占全国的10%。我市与俄远东地区经贸和人文交往频繁,城市间建立了友城关系和市长定期会晤机制,一大批熟悉俄罗斯法律和经贸政策、精通俄语、与俄各方面保持密切关系的外经贸人员和企业家空前活跃,经济技术合作、人文交流合作、会展合作、金融合作、物流合作全面展开。我市在边境建立了两个互市贸易区,在沿301国道对俄产业带上建立了七个工业园区,在俄境内建立了三个境外工业园区。对俄优势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来我市投资,目前产业带落地项目394个,拥有外资企业148家,初步形成了造纸、汽车配套、煤化工、新材料、能源、医药、机械电子、木材加工等主导产业,其中恒丰纸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富通汽车空调机公司产能正向世界前八强挺进,佳通轮胎600万套综合产能在全国轮胎行业占有重要位置,煤化工系列正在形成高端集群,火电、水电、风能总装机容量200多万千瓦,木业生产加工企业集聚了包括世界500强企业瑞典宜家等知名企业在内的1 600多家企业,成为全国最大的木材进口加工集散地。境外种植土地200多万亩,兴建了25个农场。今年4月份,国务院正式批准我市辟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这必将推动我市提升沿边开放进入一个更高阶段。

在外部环境上,牡丹江正在面临着国内外各种利好的叠加效应,这必将促成我市成为国家提升沿边开放的重点区域。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日益深化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俄地区间紧密合作、抱团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我市的优势和基础更为显现。俄罗斯远东大开发与我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形成互动,2012年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牡丹江与比邻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成为中俄两国最为活跃和彼此间联系最紧的地区。去年底召开的黑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4月份召开的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相继作出建设“八大经济区”战略部署和规划,确定我市作为其中的“东北亚贸易开发区”重要组成部分和“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核心地带,赋予我市加快建设面向东北亚的加工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物流中心、会展中心,形成口岸、临岸地区与腹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成为带动、支撑全省沿边开放的先导区,打造全省沿边开放的核心区以及对俄、韩、日周边国家经贸科技合作前沿区的重任。随着“两个区域”加快建设,将进一步凸显我市在东北亚区域发展大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思路框架与举措

按照省委确定的建设“五个中心”的要求,立足口岸、通道和外经贸优势,加强哈牡合作,扩大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拓展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做大进出口基地,健全和完善国际物流和会展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城市承载功能,以跨国旅游为纽带,广泛开展全方位的人文交流,抢占全国对俄沿边开放和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制高点,为全国提升沿边开放,特别是提升对俄沿边开放当先锋、做示范。

(一)壮大基地规模,充分发挥沿边开放的产业支撑作用。中俄贸易的互补性长期存在,这是对俄沿边开放的基础。我们要围绕俄罗斯市场需求较大的家电、轻纺、服装鞋帽、建材、食品等产品,围绕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重油、电力、木材、钢材等资源,加快牡丹江开发区和所属六县(市)园区及乌苏里斯克康吉等境外园区建设和发展,积极与哈尔滨开发区、滨西开发区等园区互动,做大对俄进出口加工产业,并逐步使以301国道对俄产业带为轴心的哈牡绥东对俄进出口加工区向中俄跨国经济合作区发展。利用好牡丹江、哈尔滨、符拉迪沃斯托克中俄信息产业园的有利条件,促进与俄方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依托我市境外园区及企业,采取“中中外、中外中、外中外”模式,拓展境外加工制造、森林采伐、矿产资源采掘、房地产开发、农业种养业及承揽道路、桥梁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形成内外园区互动、进出口加工并重、各产业齐头并进的外贸发展格局。

(二)畅通黄金通道,彻底突破沿边开放的“瓶颈”制约。确保陆海联运通道常态运输和增加与东北亚各国的空中航线,才能提高沿边开放的效率和效益。我们要通过中俄韩三国物流机制的建立,搞好纳霍德卡物流码头建设,降低陆海联运运输成本,创立良好的运输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利用这一通道。加快推进牡绥高速公路和牡绥、哈牡城际电气化铁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区域“一小时交通圈”。规划和启动牡丹江航空港改造和异地扩建工程,积极争取增加现有国内、国际航班密度,力争牡丹江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克、雅库茨克三条航线复航,探索开通牡丹江至日本、蒙古等国的国际航线。适应对俄进出口贸易和开展国际贸易的需要,不断改善和提高绥芬河口岸的过货能力,加快东宁口岸界桥建设,实现东宁铁路与俄罗斯铁路接轨。推进“东边道”铁路建设,扩大与长吉图及辽东地区合作,为构筑东北三省沿边开放集群效应奠定基础。

(三)搭建广阔平台,切实增强商贸、旅游在沿边开放中的牵动作用。商贸和旅游牵动沿边开放、牵动地区发展,是我市发展中的切身体会。我市把“贸旅牵动”作为

发展战略,强劲的物流、人流正在加剧强大的资金流、信息流聚合。要通过高层协商,妥善解决好双方边民进入互市贸易区免签证以及异地办理一次性护照的具体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商贸、旅游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加紧与国内外大的商贸企业联合,促进绥芬河、东宁两个边境互市贸易区健康发展。扶持发展我市在乌苏里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克等地的境外商贸批发大市场建设,完善内地、口岸与境外连接互动的商贸服务体系。以市场化办展会为方向。做大木博会、黑木耳节、中国名优产品展销会和机电产品展销会等品牌。加快推进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等著名旅游景区的综合开发,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合作,与省内周边旅游景区形成互动,做大北国风光游、中俄边境游、中俄韩跨国旅游等特色旅游品牌,打造跨区域、跨国旅游的热点区域和集散中心。

(四)增强配套能力,巩固提升沿边开放的独特优势。绥芬河综合保税区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内陆综合性保税区,该区的获批,为哈牡绥东对俄进出口加工区建设和我市打造对俄沿边开放先导区增添了能量。我们要按照国际化标准,推进绥芬河口岸综合保税区建设,完善现代化加工、仓储、配送等服务设施,落实国外货物入区保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货物出区国内销售按进口报关和实际状态征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以及区内企业机器、仓储设施、管理设备、维修用消耗品、零配件及其工具予以免税等政策,完善保税加工、保税仓储、物流配送等功能,叠加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构建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手续最便捷的特殊监管区域。同时,整合对俄经济带、互市贸易区及航空、铁路、公路口岸等各方面优势,联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快边境贸易向正规贸易延伸,商品贸易向经济技术合作延伸,对俄贸易向国际贸易延伸。

(五)扩大人文交流,强化其对经贸合作的促进作用。我市在长期的对外交往中深切感到,人文交流是密切经贸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当前,我国与俄、韩、日等东北亚地区主要国家的关系融洽。我们要在国家关系日益紧密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个方面的人文交流,全面发展各层次、各领域的民间关系,为进一步扩大经贸合作铺平道路。前不久,我市刚刚在东京举办了“日本活动周”,盛况空前。今年,我们还将举办“韩国活动周”和“俄罗斯活动周”,组织开展俄语会话比赛,邀请外宾参加我市举办的庆典活动,开辟跨国旅游精品线路,以此达到增进了解、密切感情、促进交流、强化合作的多重目的,开创东北亚各国间友好相处、互利互惠、和谐共融的国家关系新局面。

猜你喜欢

绥芬河牡丹江
“八仙”过汉,转战龙江
边境小城绥芬河,为何成了抗疫前线?
绥芬河
什么是绥芬河
激活新合作 驱动新发展
鸟儿,让牡丹江唯美生动
牡丹江流域冰封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浅析牡丹江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策略
国务院批复首个外币使用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