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东北亚区域中日中经济关系的展望

2009-09-27松本盛雄

西伯利亚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黑龙江省日本

松本盛雄

中图分类号:F131.355.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8-0961(2009)04-0009-02

首先对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的盛大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对论坛组委会给我提供发言机会表示衷心感谢。

我去年5月就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至今已经一年有余。其间,领导领事馆重点推进了信息收集与强化信息交流,促进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开展可以发挥作用的相关事业等三方面工作,并且取得了相应成效。从上述角度说,本次论坛的召开,也是我们倍加重视的内容。

我至今在日本外务省已工作了33年,一直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工作,经历了经济、文化交流,政策推介,领事业务等各种工作,而且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每隔十年在中国驻在,可以说,从较长期的视角见证了日中关系和中国的形势演变。

一、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性

日本驻沈阳总领事馆职责范围为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对日本来说,上述东北地区是具有各种意义的非常重要的区域。首先,历史因缘深厚,日中双方都对彼此有着特殊的感受。东北地区民众对日本的关心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例如,该地区拥有大量的日语人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第二,从地理上看,该地区与日本的距离如此之近,甚至超过我们的想象。对于日本来说,东北地区可以说是“最近的亚洲”,从哈尔滨至新渴定期航班仅需要两个多小时。第三,该地区是中国以装备制造业为中心的工业,石油、煤炭等能源,矿产资源,农林水产等领域至关重要的地区之一。

而且,该地区不仅对日中两国,就是对东北亚区域而言也是中心区域。包括本届论坛在内,近来以“东北亚区域”为主题的论坛和博览会骤然增多,20年前广为议论的“图们江开发计划”也出现新的进展,东北三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俄罗斯、朝鲜、韩国为伙伴国的大开发计划范围不断扩大。近年,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关系也有很大进展,东北亚地区的合作可能性不断演变成现实。

从上述特点和发展趋势看,我认为在日中关系、亚洲整体发展进程中,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引人瞩目。

二、以“日中战略互惠关系”为方向的日中关系中的东北地区的作用

开始于1979年的日中经济合作,是通过援助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各种开发项目,基于亚洲地区的安定和繁荣的整体认知,以有偿和无偿的资金合作及技术合作等形式展开的,至今总额已达到3兆6000亿日元。日本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援助提供国,合作事业涉及基础设施、环保等多种领域,成果显著。伴随上述经济合作,民间经济交流突飞猛进,投资中国的日本企业从投资项目统计,已达到4万家,日中之间缔结的友好省、市关系也达到340对。

日中之间的经济关系,特别是民间企业的对华经济交流,以沿海地区为中心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20世纪80年代的珠江三角洲,到90年代的长江三角洲,随着中国吸引外资的不同阶段的发展,很多日本企业到上述地区投资。与此相对照,东北除大连外,来自日本的投资相对迟缓,东北地区成为改革开放的落后地区。

但随着2003年中国政府出台“振兴东北地区战略”,东北地区的活力再次被唤醒,加上2007年推出《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等,近年对东北地区的期待再次升温。虽然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金融危机席卷世界,但由于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度相对较低,该地区受到的冲击也相对较小,相反由于中央政府出台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的刺激内需措施,东北地区反而由此受益,发展成效显著。现在,中国国内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构筑和谐社会,东北地区的后发优势无疑将得到最大发挥。

上述背景下,日中关系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在经济合作领域,2008年日本结束了向中国提供日元借款项目,来自日本的投资也由以前以东南沿海为中心的加工贸易型转变为生产面向中国国内市场产品的瞄准内需的投资。这种结构变化,使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也发生很大改变。最近几年,日中关系由于两国首脑的频繁交流出现新的进展,“战略互惠关系”成为其中的助推关键。基于“日中两国成为双方不可或缺的伙伴”的认识,两国从安全保障到经济、环保及能源等广泛领域构筑了以“共同利益”为目标的友好关系。“共同利益”的扩大使双方不仅获得利益,还为地区和世界发展做出贡献。

三、日中间的具体合作

上述状况下,两国在制造业、资源、能源、环保、农业等具有充分互补性领域的合作项目有哪些呢?

首先是物流方面的合作。例如,作为东北地区与日本之间新的物流渠道,黑龙江省与日本山形县正在积极推进“东方水上丝绸之路”项目。连接俄罗斯的扎鲁比诺、日本新潟、韩国束草的日本海航线已经完成试运行,定期开通指日可待。由于东北地区物流渠道主要集中在大连,上述新的物流渠道的出现,对于东北地区今后扩大与日本的经济交流,进而推动东北亚地区的经贸日益具有活力,作用巨大,贡献明显。

其次,环保领域的合作。《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指出东北振兴的方针是:结构调整、区域内的协调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节能环保。特别是在环保领域,如果发挥日本的经验和技术优势,日本与中国之间可以在很多项目上进行合作,空间广阔。日本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有过公害泛滥的苦涩体验,现在日本活用本国的经验,与中国方面在环保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例如,黑龙江省治理松花江流域环境时,日本提供了日元贷款予以支持。这种以本国的事业经验帮助对方并构筑良好合作关系基础的做法,是今后双方摸索“共通利益”的新的合作形式,很值得推广。类似的领域还有碳交易(CDM)事业。所谓的碳交易就是通过发达国家的资金援助和技术转移,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项目,将对方减少的排放量额度转到本国排减目标中去的一种机制。日本和中国之间,特别是在重工业比重大、老工业企业改造任务重的东北地区,实施上述碳交易的潜力非常大。

2008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访问日本时,两国发表了《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共同声明》,其中也强调作为强化“气候变动、节能、环保合作”的一环,现在日中之间应推进与未来碳交易有关的合作机制。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正在进行回收使用煤炭的火力发电厂的二氧化碳(cO2)的试点项目,并将回收的二氧化碳用于大庆油田的石油开采,达到石油增产的目的。利用上述方法,预计大庆油田一年可以增产150万~200万吨,每年可以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300万~400万吨。其他方面,如垃圾沼气的回收、植树造林等事业也具有合作潜力。

第三,农业领域的合作。对于日中两国,近年确保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新的课题,甚至已经成为事关两国国民安全的重要问题。位于日本最北端的北海道和黑龙江省在纬度和气候上相近,都是农业为主的地区,栽种的作物也类似。作为日本“草根援助”项目中无偿资金合作的一环,2005年在哈尔滨附近的海伦市,设立了日中有机农业培训中心,以此经济合作为基础,期待今后日本企业与黑龙江省当地企业共同开展有机农业项目合作。具体来说,共同进行有机作物栽培和面向两国市场销售,进行加工食品的生产和销售。为进行有利于环保的栽培和高效收割,也可以考虑从日本进口农业机械或双方合资生产农业机械。

我本人热诚期待上述可以充分实现双方互补性的合作在黑龙江省能变成现实,在恳请中国方面有关人员给予支持的同时,我也愿贡献绵薄之力,参与其中。我确信,这些具体项目的实现不仅关乎有效构筑日中两国的战略互惠关系,也可以直接为东北亚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黑龙江省日本
探寻日本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日本神社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