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者之声

2009-09-24

劳动保护 2009年2期
关键词:矿难力争问责

感言问责

2008年第12期“本刊特稿”栏目《对官员问责就是对百姓负责——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长效问责机制》一文,提出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长效问责机制,十分切合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实际。问责常态化才能真正起到预防、警示和避免管理者忽视安全的作用。有职就有责,有责要负责;失职要问责,依法促其尽责,这是国家政治制度和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确保安全生产的利器。这些年来,企业安全生产问责实际上是个空白,除了大事故以外,一般失职者都不会丢掉乌纱帽,多为异地为官。所以,企业基层员工对问责大都不屑一顾。

对官员的问责应延伸到对企业管理者的问责,从“事故型”问责逐步转变为“日常型”问责。使企业从班组长、队段长、厂矿长到总经理、董事长,每个人都应感到头顶上悬着一把反渎职失职的利剑,时时事事小心谨慎。在位谋政,在职言责,对违章违规后侥幸没有发生事故的企业和个人,也应做到严格查处。其实,不论是生产者还是管理者,大家都期盼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问责机制,不仅仅是停留在事故问责上,也不指望一次问责能解决一切问题,而要提醒大家重视监督、严格防范。

山西垣曲读者 宋平俊

令人发指的瞒报

2008年第12期“热点追踪”栏目《警惕地方形成矿难瞒报机制》和《蔚县“7·14”矿难瞒报逻辑链》两篇文章发人深省。我们处在一个法治社会,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尊严和平等的。竟然有人认为死难者是没有尊严的,对死难者的遗体可以不挖出来,即使挖出来也可以运到外地处理掉,这都是河北省蔚县李家湾煤矿新井“7·14”矿难中发生的怪事。矿难发生后,不仅矿主无视法律,恶意瞒报事故,而且还有地方官员策划、参与瞒报,甚至组织所谓的“调查组”,搞假调查,写假材料,并企图贿赂上级核查人員,封锁消息。

从县委书记、县长到事故所在镇党委书记、镇长、派出所所长等,就是这些官员,形成了一条矿难事故的“保护链”。矿难演变成了一场令人发指的政难,这种官煤勾结令人震惊和愤怒!真不知这里的大小官员们是在为谁做事,为谁撑腰。权钱交易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地方官员为了自身的利益竟然敢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这是决不能容忍的事情。

北京顺义读者 李德胜

岂能“力争不算”

时下,在一些单位的管理中,有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即:“力争不让上面知道”“力争不给群众知情”“力争不负主要责任”,尤其是“力争不算事故”,凡此做派,都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不受损失。

有些企业就很擅长打这种“力争”牌,比如带电作业、高处坠落等事故,或者出了车祸,酿成死人的事故了,就把出事故的干部、职工,说成临时工、农民工;为了避重就轻、大事化小、推卸责任,降低事故的“浓度”,能瞒则瞒,瞒不了就造假,把明明是主业上出的事故,硬说成“副业”三产发生的问题;把该行业系统内的考核,变成只由地方上统计,稀释问责,与经济脱钩。明明是在职在位时做的案,且是在任时东窗事发的,却千方百计“力争不算”本单位的人,这种“点子”和“办法”,应该引起有关监管方面和职工的高度警觉。试问:重特大恶性事故的责任人和大案要案的当事者,事后只要都辞职,就能粉饰单位的太平、罩上政绩的光环了吗?

在问题已经暴露、事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怎能欲盖弥彰、力争不算!这种“力争”为了什么,很显然,为了政绩好看,为了升迁保官,说白了不就是欺上瞒下,为了免遭问责,不受追究。科学执政,理性管理,理应把工作做好,责任尽好,岂能如此自欺欺人,堕为鸵鸟。要是家家学此“力争”高招,哪还有国家的兴旺发达!如果什么都不算,什么都可摆平,难道就真的可以安全发展了吗?

江苏海门读者 任 清 严 薇

值得推广的“安全生产连心卡”

某企业每到节假日前,总会为每名员工发放一张上面有安全工作法、员工家庭温馨照片、亲人亲情寄语、安全警句等内容的“安全生产连心卡”,以提醒和警示员工时时把“安全”二字牢记心中,为节日安全生产筑起一道有效安全屏障。

每逢节假日期间,是事故的“多发期”和“易发期”,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清醒和警醒。此间为员工发放“安全生产连心卡”,既是安全教育形式的创新,又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举措,让员工知道,自己上班时的安全,不仅事关企业安危,更是家庭中妻儿老小的牵挂,从而将安全生产与自己的利益和幸福相挂钩,在生产中倍加小心,从而使安全工作的保险系数得到提高。

江苏常州读者 曹建明

编辑 宁 远

(2009年第2期读者有奖评刊表见91页)

猜你喜欢

矿难力争问责
中国力争成为生物多样性引领者
G15沈海高速公路海口段力争年底完工
让事故问责生威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滥问责”的6幅画像
对“数字脱贫”要问责
矿难
等……再……
改进矿难报道的N个建议
大平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