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等

2009-09-04牧等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7期
关键词:开元寺张炎零落

杜 牧等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先自《全唐诗》)

八声甘州

张炎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处,却怕登楼。

(选自《全宋词》)

诗词包

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的杜牧是一位全能高手,他诗文俱佳,能书善画,清人洪亮吉在《北江诗话》里就说“有唐一代,诗文兼备者,惟韩、柳、小杜三家”。

杜牧诗风豪迈俊爽,清丽秀逸,大气而又俊美,善于将深沉的历史感悟与个人的绮思柔情揉合在一起,此诗很能体现这些特色。

全诗可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写景:芳草连天,风轻云淡,山光水影,飞鸟相逐。站在开元寺上眺望过去,时光的流逝竟不露出一丝痕迹。这几句看似不动声色,却暗藏惊涛骇浪。尤其是颔联两句突出了“鸟来鸟去”和“人歌人哭”的对比。风景依旧,人事变迁,宛溪两岸的人们世世代代聚居在水边,演绎了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然而这一切都掺合着水声与岁月一起流逝。这让读者感慨陡生,难以将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在自然永恒的客观世界和有限反复的人世变迁面前,人总是脆弱而感慨的。杜牧此诗的高妙之处,在于简约而含蓄,沉郁而明爽,他擅长比兴寄托、情景交融,用四句二十八字包纳进古今乾坤,于看似寻常的景物中道尽了人间变易。

后四句笔锋渐转。颈联两句的深秋帘幕与落日楼台,是两幅看似不能同时出现的场景,可理解为作者跨越时空的想象,也只有大开大阖,不拘泥于一点一线,才能生发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尾联则由追忆范蠡的风采,联想到诗人自身的感遇浮沉,生不逢时乎?归隐江湖耶?尽在不言之中。

清代诗评家许印芳曰:“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与空讲风调者不同。”杜牧这首七律格调高绝,回味隽永,将咏史、情境、感悟有机融合。明朗、健爽的因素与低回惆怅交互作用,很能体现桂牧诗歌的所谓“俊爽”、“拗峭”的特色。

玉关、踏雪、清游、寒气、貂裘、傍林、古道、长河、饮马……与其说这是一阙词,不如说这是一幅画,画面清冽空灵,婉约流丽。一个人,一个孤独的旅人,行走在如此秀美又如此感伤的意境里,他心中的复杂情愫又有谁能感知呢?是的,家国兴亡,身世浮沉,这一切在苍茫天地和诗画山水中都悄然隐去了,惟有无言的岁月,依然肃立在他的面前,任凭白云归去、落叶都愁,芦花赠远、零落身秋。

张炎这首词音律和谐,意象典丽,境界开阔,给人以唯美的享受和幽远的想象空间。尽管风格有些伤感,但并不影响其艺术感染力,与孔子对诗歌的标准颇为吻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金词语言洗炼,清雅不俗,虽着笔于个人感慨,却意蕴深远,超越小我的词境赢取最大程度的共鸣。“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韶华易逝,碌碌虚度,让人联想到刘备髀肉复生的往事,唏嘘动容。“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化用的是楚辞里的典故,屈子孤芳自怜的形象如在眼前。踽踽独行,怅天下之寥廓却不知身在何处,只得空怀着一腔愁绪,却怕登楼。

情境交融,浑然一体亦是该词的显著特色。其中“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等更是脍炙人口的佳句。置身其中,能让人忘却时空的概念,情不自禁俯仰于上下古今之间。芦花赠远一句,与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的“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如出一辙,渲染的都是一种经历了大离合、大悲欢后的历史沧桑感。世事烟云消散,只剩得绵延无尽的清越秋意,留待后人去体会,去评说。

张炎词集为《山中白云词》,寄“行走江湖,闲云野鹤”之意。这个名字很符合他一贯的清空风格。同为宋末词人的刘辰翁“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一句,极富类似意味。俱往矣,从曾经的富家子弟到后来的飘泊江湖,个中滋味,除了张炎自己,又有多少人能够读懂呢?

——李智祥

猜你喜欢

开元寺张炎零落
杭州云念给我的四句诗
用于遥感影像亮度均衡的亮度补偿方法
其实我也很优秀
送别
古代郑州第一高塔
——开元寺塔
敦煌写本《曹议金重修开元寺功德记》考释
开元寺
四季揉了揉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