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课”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2009-09-03

文教资料 2009年21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理论政治

郑 蓓 侯 帅

摘要:把握高校“两课”教学现状。深化“两课”教学改革。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对“两课”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及其提高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两课”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提高途径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因此,深化“两课”教学改革,并将其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两课”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两课”教学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总体上讲,“两课”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两课”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发挥。审视高校“两课”教学现状,我们感到还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

(一)“两课”理论知识教学与大学生思想实际脱节严重

集中表现为教师单纯讲授理论观点,单纯介绍基本知识。而学生把“两课”当作纯理论知识来学习,为应付考试而被动接受.不能把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结合起来。这与“两课”教师在指导思想上未能充分认识“两课”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有关。

(二)“两课”教学理论传授与时政热点问题脱节严重

“两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缺乏敏感性。对一些敏感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方式,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精髓和实质把握不准,理解不深,不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更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两课”教学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目前,许多“两课”教师的教学手段相对滞后,仍停留在传统的以粉笔为主要教学信息的承载形式.很少提供生动直观的图像资料,教学形式显得单一而枯燥。

二、“两课”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改革途径

要想取得“两课”教学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实现“两课”教学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必须大胆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关心学生成长成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职责,把讲授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成长的愿望和存在的困惑联系起来,探索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喜爱的“两课”教学模式和方法。

(一)提高“两课”教师队伍素质

1.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是“两课”教师的首要素质。它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冲击下。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另外。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两课”教师要有对事业、学生和社会的责任感,要有敬业精神和竞争意识,要有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

2.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两课”教学内容更新快。教师要抽出大量的时间研究新理论、新问题。“两课”教师要在理论上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善于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理论思考,以自己坚实的理论功底和逻辑分析,教育和感染大学生,使“两课”教学焕发出强烈的理论魅力。

3.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两课”教师必须重视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善于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创新意识要求教师不满足巳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已有经验,具备广阔的视野和创新的勇气㈨。创新能力要求教师不仅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创新性学习.而且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和管理活动,不断探索“两课”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二)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教学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每次上课都留有一定的自由提问时间,师生面对面交流,就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互相启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创新理论知识,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2.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当代大学生崇尚创新,关注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希望能够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已有的多媒体设备,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三)推进“两课”教学内容改革

1.处理好教学内容相对稳定与不断更新的关系。“两课”教学内容应保持稳定性,只有长期保持稳定的内容。受教育者才容易接受。但“两课”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稳定.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讲义上永远只有那些内容。在保持基本理论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教师应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思考新问题,及时将新的研究成果充实到讲义中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2.处理好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关系。“两课”教学不仅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就必须兼顾二者,做到思想性、理论性和知识性有机结合,在充分阐述理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使学生获得新知识。

(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作用

1.实践是“两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增强“两课”的现实感、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长期的理论灌输使学生对社会了解甚少,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深刻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力量,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2.要将“两课”总学时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第一课堂中,一部分时间用于教学,讲述理论知识和学习,一部分时间用于学生自学和总结学习心得等。第二课堂主要用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等。通过调研论文和调研报告展示学习成果.把理论用于实践,通过实践使理论得到进一步升华。

参考文献:

[1]赵振岗.进一步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党史博采(理论),2007,1.

[2][3]蒋义丹.“两课”教师素质在入世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5.

[4]刘锦.坚持以德育人构建和谐校园[J].消费导刊·理论版。2007.10.219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理论政治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