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对建设和谐校园的意义

2009-09-03项少媚

文教资料 2009年21期
关键词:教工艺术团老同志

项少媚

摘要: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校“夕阳红”艺术团为例,讨论了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组织和开展的功能与意义,并通过对该艺术团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的介绍分析,探讨了其在教育、娱乐、自律自强等方面的功能.以及对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浙江师范大学“夕阳红”艺术团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和谐校园

高校离退休教工是个独特的群体,他们知识丰富.经验积累深厚,处于社会同类群体的高端。离退休老同志如何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深挖潜能和创造能力.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这是从事离退休工作的同志需要关注和研究的话题。

当前国内的老年学研究相对不足,大部分研究围绕宽泛意义上的老年文化生活展开。高校离退休同志的文化活动作为老年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既有老年文化活动的共性,又有独特性,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另外.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也是音乐社会学范围里的内容,音乐的学习者和接受者的主体是离开社会主流视线的老年人,他们的活动带有更多的超功利色彩,因而有着更多的娱乐价值和休闲价值。这一研究对于音乐如何在社会生活中的推广和普及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

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这一潮流反映在高校里,就是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是各种合力的结果,各方的努力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准确的评价。‘本文以在浙江师范大学校内较为活跃的“夕阳红”艺术团为例,探讨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的主要类型、功能与社会意义。

一、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音乐活动是高校离退休教工文化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音乐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浙江师范大学“夕阳红”艺术团成立于2006年,受校离退休工作处领导.以“弘扬先进文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宗旨。目的是“通过开展健康快乐、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使离退休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艺术团章程中的“组织机构”指出:“本团实行团长领导下的队长负责制。下设歌咏队、器乐队、舞蹈队、腰鼓队、戏曲队等。”在人员设置上,艺术团设团长1名,负责艺术团的全面工作,副团长3名,分别负责排练、演出、宣传、后勤等日常事务;各队根据需要设队长1名或正、副队长各1名,采取推荐与自荐和团长任命的方式产生,队长负责本队的常规训练和演出、比赛事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团设艺术委员会,负责艺术团重大活动的策划(包括制定方案、决定活动方式及其它有关艺术团业务发展的事项)。艺委会由团长、各队队长和艺术顾问组成”。

从形式上看,浙江师范大学“夕阳红”艺术团的音乐活动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声乐表演类,对应的团体是歌咏队;第二类是戏曲演唱类,有京剧组、越剧组、婺剧组;第三类是舞蹈技艺类,有腰鼓队、舞蹈队:第四类是器乐表演类,对应的团体是器乐队,基本上覆盖了音乐活动所有大类。

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发现,“夕阳红”艺术团在活动形式上特色鲜明,表现为:一是领导有力,组织较为严密.功能细化。二是参与面较广,就原单位而言。团员来自十多个部门,包括人文学院、数理信息学院、外语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以及教务处、财务处等行政部门,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工作经验,且年龄分布较为合理,有利于互帮互学。三是平时训练和演出活动都安排有序,因为经常应邀在校园内外各类节庆活动中演出。有力地推动了艺术团的发展。

那么,这些音乐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老同志的追求与爱好.并产生促进交流、健体益智的效用呢?

在艺术团的各项活动中,歌咏队与舞蹈队的活动参与人数最多、活动气氛最好。歌咏队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合唱团,而合唱艺术最善于表达人们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它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老年合唱作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影响其精神面貌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它需要个人的积极参与和默契配合,且有高度的统一性、服从性。唱时队员需要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面部尽量放松、舒展。另外,合唱是集体表演,故不可忽视个人表演仪态。统一而健康的外在形象与饱满的精神面貌将直接影响着观众对合唱队的第一印象.所以它对于提振老人们的精神状态会起到较好的作用。…

又如表演类,高校里的不少离退休教工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爱好传统的京剧、越剧,通过表演来涵养心性.营造出浓郁的戏曲文化氛围。还有不少老同志还依托金华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婺剧的学习和表演,使艺术表演“百花齐放”,具有地域文化的风格特色。

另外,如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的腰鼓在老年音乐活动中也较有特色。它最初流行于陕西,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在表演的形式技巧上变化极为丰富,又可以控制活动量,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所以腰鼓已在高校老同志中逐渐流行,成为健身的重要活动之一。

总的来说,艺术团取得了较为出色的成绩.成为推动高校老年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当然,艺术团也存在一些遗憾和不足,较为明显的是两个不平衡:一个是水平的不平衡。老同志的音乐素养本就有高低之别,一些基础薄弱,但又爱好音乐的同志,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存在较大难度。另一个就是性别的不平衡。在艺术团中女性占了很大比例,这使得各个小组的音乐活动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歌咏队,男女声比例的失衡困扰着老年合唱艺术的发展。女多男少的问题显然影响了合唱声部的协调。一些优秀的混声合唱作品难以得到很好地诠释。以上提到的优势与缺点在高校离退休教工的音乐活动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能够为进一步探讨研究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二、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的主要功能

(一)教育与自我教育功能

高校离退休同志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培养兴趣爱好。丰富晚年生活。老年人虽然如夕阳晚霞,无论光、彩、热都不如旭日东升的青年人,也不如日上中天的壮年人,但仍是人生旅途的一个重要阶段。老年人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老年只有兴趣广泛多样,才能使精神得到寄托,身体得到休闲,情操得到陶冶,心性得到安然。

总的来看,离退休同志的兴趣仍有广泛的选择性。如舞剑练功、挥毫泼墨、习书作画、著书立说、养鸟种花。可见老年人可进行的活动乃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就音乐活动而言,歌咏和一定强度的舞蹈对于老同志陶冶情操、增添生活情趣乃至健康长寿都具有重要意义。师范院校具有文艺才能的老教师较多,师范院校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采取就地取材、合理调配、资源共享、互教互学的方法,积极为老同志开辟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化项目尤其是以唱歌和舞蹈为主的音乐活动。

浙江师大“夕阳红”艺术团的音乐活动从理论上来看,正是体现了老年文化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功能,这种教

育功能表现为活动的体验性、自发性、主动性、愉悦性、消闲性、享乐性等特征,具体指的是在老年文化群体内部.不单纯靠行政命令、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等行政手段和办法来约束老年群体的思想行为和各种活动,而是充分采取引导、规劝的方式方法,利用多种多样的文明健康的文化方式,通过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让其在文化教育的顺向与逆向的过程中,自觉主动地参与体验和感受,去追求愉悦与健康。他们从内心激活了兴趣和主动性,就会非常自觉自愿地参加受教育的活动,从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安居、能学、可乐、有为,使老年文化活动的各种载体真正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二)自娱与他娱功能

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对于老同志相互交流、联络和增进感情具有突出的意义。浙江师大“夕阳红”艺术团凝聚人心的功能较为突出,尤其是歌咏队,许多老同志虽然没有系统地学过声乐,识谱能力参差不齐,也没有合唱演唱经验,声音融合能力存在问题较多。生产曲目较慢,但是他们热情较高,关心集体,排练时出勤率高.虚心学习,不耻下问。由于声乐指导是专业的声乐老教师,因此合唱团进步很快,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合唱是集体的声乐艺术,讲究声音的融合,每一个人的声音都是为集体而奉献,歌唱技能的全方位都应配合默契,绝不能突出,这是合唱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唱歌也是一种锻炼,适度加强吐纳,调节气息,可以使身体健康,从而延缓衰老的速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要求配合的集体活动,老同志能增强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焕发出新的活力。

人们的文化审美和审美的文化,是从观赏文化现象和参与活动中产生的愉悦的美感,因此文化审美的娱乐功能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体现在物质的社会功利性和精神的社会功利性。因为审美活动有这样的特性,所以老年文化的娱乐功能成了老人群体喜爱、参与、娱乐的重要文化活动内容。琴棋书画、音乐歌舞、民间技艺等,都是老人群体活动的领域,老年人能从中获得足够的审美愉悦。

(三)自律与自强功能

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对于高校社区和校园的和谐安定具有重要意义。浙江师范大学“夕阳红”艺术团对于浙江师大建设“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绿色校园”也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老年人是需要社会关注和关爱的群体。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对当地200名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发现.10%的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15%的老年人偶尔感到孤独。在与亲朋好友的联系方面,基本上从不联系的占到25.5%。老年人也有展现自己、抒发情感、希望与人交流、渴望被关注关爱的心理需求,长期承受孤寂,将处于一种被压抑、得不到释放的状态,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在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通过实践得出来的重要启示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音乐文化活动只有创设一个良好的平台供老同志交流与娱乐,充分发挥老年文化的自律功能,才能走出行为环境决定论。而强调人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在文化活动中除了要寻求满足文化物质的需求,更要注重高层次的文化心理需求,以达到精神上的自我实现的需求,识大体,顾大局,从而更好地把握自我、设计自己、指导自己、完善自我,实现修身与养性,立己立人相结合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发扬文化人文精神。

老人文化自律,注重自我表现、自我发展,在培养的过程中应当防止片面性。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发挥文化自律的基本前提。既要防止在强调集体性、社会性时抹煞个性、压抑个性,又要防止在发展个性的同时,把个人置于集体之上、社会之外。音乐活动正能够起到陶冶情操、平衡心态的重要作用。惟其如此,老人才能通过文化自律功能辩证地认识自己,这也就是说,只要做到自身的内在价值与身外的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把自己内心的情操、修养与身外的社会理想、追求的人生理想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符合时代精神的自我人生价值。

三、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的社会意义

大力开展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具有较为突出的实践意义。建设“和谐校园”是当前高校校园建设的主要目标,通过音乐活动促进个体和谐和家庭和谐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首先,个体和谐是基础。对于离退休老同志,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演健身活动,在怡情悦性、调理身心方面作用突出,对于促进个体和谐.包括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具有其它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

其次,家庭和谐是重要保障,只有家庭成员生活充实、快乐,家庭才能和谐。离退休老同志在离开工作岗位后如何安排自身的生活,往往成为子女们所操心的问题。老无所为、老无所乐,不仅影响个人,而且影响其他家庭成员。音乐活动所具有的教育与自我教育、自娱与他娱、自律与自强相结合的功能,在完善老人个体生活的同时。也对家庭生活起了主要的平衡作用。只有家庭和谐,社区才能和谐,校园才能和谐,社会才能最终和谐。所以说.高校离退休教工音乐活动的具体开展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事例和有益的启示,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高校离退休工作的特殊性。高校老年文化既是一种环境文化,又是一种资源文化。只要以教育为主线,以服务为根本,以文艺活动为载体.以舞台为依托,那么,高校离退休教工的音乐文化建设必将迎来灿烂辉煌的明天。

猜你喜欢

教工艺术团老同志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金钟之星”艺术团走进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
中国音协金钟之星艺术团慰问演出走进十八洞
大学生朗诵表演艺术团组织建设和管理研究
向抗战老战士老同志表达敬意
健康体检数据分析肥胖及相关疾病——以中央民族大学退休教工为例
浅说老同志的圆梦追求
情真意切劲足老战士报告团的老同志共话关心下一代
“心连心艺术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