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中的高职院校图书馆

2009-09-02唐晓应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教育部图书馆院校

唐晓应

摘要高职院校是我国近十年间发展起来的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高技能综合性人才的职业技术院校。分析高职院校的成长与现状,从国家政策倾斜、地方政府扶持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状和发展愿景。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交流合作服务

1前言

2004—2008年,教育部对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全面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第二轮评估即将开始。在五年间,成长出一批通过国家教育部评估的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出现了一批全国重点专业、精品课程,涌现出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缓解了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呈现迅猛发展的喜人景象,学校建设、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归结为国家政策的倾斜,归结为教育部各项教学质量评估检查,归结为地方政府扶持和地方经济的增长,归结为高职院校自身建设的快速发展培养出的大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国家急需的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2发展中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现状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配合学校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逐步得到重视,在藏书建设和文献服务上体现以学校专业建设馆藏为特色,建设以服务为本的既“姓高又姓职”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讲究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学习工作过程化和实验实训课程大于课堂教学等不可或缺的支撑。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历史时间短,资源积累少,且发展不平衡,还存在着各种问题。

2.1需求大于供给

一是馆舍面积不足,影响图书馆职能发挥。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筑面积都在5000平方米左右,满足不了图书馆的工作需要和广大师生的阅读需求。馆舍的不足也影响了纸本藏书的有效增长。

二是馆藏资源不足,影响图书馆服务到位。高职院校图书馆围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开发馆藏资源,文献服务以教学、实验实训为重点、以科研为补充,把社会需求和专业建设需求作为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方向,文献资源大都具有较强的专业和职业特色,注重实用性。收藏重点是与本院专业相关的产业或职业的专业文献资料,体现本校专业特色,但品种相对单一,藏书数量少。

三是经费普遍紧张,影响文献资源到位。我国高职院校现阶段的办学经费大都比较紧张。受人力、财力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图书馆收集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相对有限。教师从事教学、实训、科研所需的较高层次的参考资料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献资料、参考信息的需求也明显低于普通本科院校。为了应对高职院校发展竞争的局面,一些高职院校把主要经费投入到教学楼和学生宿舍的修建上,图书馆的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学校的校园网还未建成或设施陈旧,数字资源匮乏。

四是办馆理念定位不高,影响效益到位。高职院校图书馆除发展资金不足外,由于受到体制和服务观念的影响,还存在着管理水平落后,人员素质偏低等多种缺陷,限制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自身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不少高职院校图书馆都只能为校内读者提供一些简单的借阅服务,难以开展信息咨询、馆际互借、网络信息服务等较高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活动,参与区域性图书馆协作组织的资源共享体系或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建立有效的合作交流机制较少。

2.2机遇与挑战并存

教育部的评估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注入了发展的活力。2004-2008年,教育部对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高职院校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淘汰了劣质的、缺乏办学能力的少数高职院校。2009年,第二轮评估即将开始,高职院校又将在新一轮评估检查中大浪淘沙、优胜劣汰。

市场竞争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注入了发展的动力。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联系紧密,高职专业与当地的经济增长点联系紧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要联系紧密,市场竞争要求图书馆必须尽快改变落后面貌,跟上职院发展的步伐。

3高职院校图书馆增强服务功能路径探索

3.1提高图书馆馆员服务意识的措施与对策

一是改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图书馆的服务,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特殊形式的“互动”,图书馆服务的好坏与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只有优质服务才能提升人气,只有发展才会有生存。如我院图书馆在经费紧张、馆舍面积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与普通高校建立合作协议,使本院读者同时办理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借书证,保证了读者的文献借阅需求和阅读需要;通过开通与其他协作网的合作与文献专递服务,想尽办法主动为读者解决疑难问题,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或停止不前。

二是使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硬件是指馆舍、资金、设备等要素。软件是指管理手段、服务态度等一切人为的因素,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得到改变。对高职图书馆来讲,硬件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短缺,可以通过管理手段与服务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在图书馆的所有问题上,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人的意识与能动性是改变一切事务的根本。要通过人的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弥补硬件不足,达到硬件与软件相结合。

三是馆内与馆外互动。高职院校图书馆应配合学院的教育环节,从技能育人、知识育人到文化育人;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既教人求真、求技,又教人求善、求美。图书馆员应走出图书馆,主持或参与学院各项活动,既提高了服务意识又得到师生的认可,既完善了教育功能又提高了自身定位,有“为”才有“位”就是这个道理。

四是促校内与校外合作,包括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职业院校教学讲究职业情境真实的再现,要求实践与理论结合、仿真与现场结合、结果与过程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专业成绩与能力评估结合、针对教育结构的考试与针对就业结构的考试结合。为给教学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我院图书馆为湘菜实训基地自建湘菜视频数据库,得到湘菜发展产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与协作;为给学院领导决策和企业竞争服务,建立竞争情报中心等等。图书馆通过务实与务虚相结合、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工作措施,得到校外合作企业和师生的称赞与认可。

五是纸本与电子资源互补。纸本资源的不足与质量不高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我馆在保证年生均纸本藏书数量与质量的情况下,通过购买和自建解决数字资源问题,形成学院财经、商贸、旅游为主干的多学科特色馆藏,并不断加强数字资源的使用和宣传力度,解决了校外教师的阅读和访问问题,数字资源容量已达到18T,成为图书馆必不可少的重点项目,达到了与纸本资源的互补。

3.2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合作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交流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加快发展的助推力。

一是得到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与情报指导工作委员会的指导。2005年4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与情报指导委员会在江苏南京召开全国第一次高职高专图书馆工作会议,标志着指导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正式纳入到的工作计划中;2005—2007年,教育部连续三年分别在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举办全国高职高专图书馆馆长培训班,全国上百所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馆长参加培训和学习;2005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届二次会议决定,在全国推荐选拔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代表加入教育部高校图工委,成立高职高专组,为全国高职高专服务,2007年3月,该小组增补委员正式通过并开始开展系列组织活动。

二是得到地区高校图工委的扶持。各地区高校图工委积极开展的数字资源共享、数字资源联合采购、定期学术交流、岗位技术人员培训、联合文体活动等都给高职院校图书馆提供了良好的帮助和引导作用,促进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合作与发展。

三是得到地方行业学会的支持。地方行业学会是联系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地区引路人,在地区行业事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湖南省图书馆学会、湖南科技情报学会、湖南高校图工委、湖南高职图书馆研究会等组织,为湖南高职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四是开展高职院校图书馆馆际交流与合作。湖南省高职教育图书馆管理研究会自2005年成立以来,多次组织馆际交流、专题研讨、学术年会等活动,在湖南地区高职图书馆业务指导与管理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与交流进入了良性循环。湖南省高职教育图书馆管理研究会也多次得到湖南省教育厅的表彰和好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50—51

2郑彩云,高等职业教育呼唤质量意识,[2004—11—12],http://www.tech.net.cn/page/N100/8210,html

3刘阿多,全国部分省市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基本情况调查报告,[2007—7—23],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与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二届四次会议

猜你喜欢

教育部图书馆院校
图书馆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去图书馆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