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中要规范使用数学语言

2009-08-31张姝丽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4期
关键词:启发性语调一元二次方程

张姝丽

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受教学规律和学科性质的制约。数学是以严谨的逻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一门学科,因此增强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研究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语言的科学性

高度的科学性是数学学科最明显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严谨、明确,符合科学原理,切忌出现知识性错误。在讲解同类项的定义时,关键在于强调两个相同:其一是所含字母相同,其二是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若想当然地说成:“字母相同,指数也相同”,这样,虽然便于记忆,却容易使学生概念不清,经常出现类似于把a2b,ab2当作同类项的错误。

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表现在教师的讲解要切合实际,符合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例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教学时,先组织学生解四个方程:x2-5x+6=0;x2-3x-10;3x2+7x+2;6x2+7x-3=0;然后观察方程的根与系数,发现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等于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这时教师问:这个规律对于任意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成立?师生共同对一元二次方程加以证明,得出定理,这样的讲解能在思维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可以根据思维的逻辑性自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二、语言的精确性

数学教师的讲解要严谨、准确、简明、扼要。例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少一字则含义不完整,多一字则显多余。又如“大边对大角”少了“在同一个三角形中”这一前提条件,则会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以致常常因此出错。

教师的语言精确性不能脱离实际,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耳闻目睹教师的语言表达及板书,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如何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而无须教师费时费力的一句句地教。

三、语言的启发性

启发式是教学的中心原则,而启发式的教学过程是通过启发性的语言实现的。做教师的都有这种体会:导入新课的语言如果恰如其分,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轻松愉快的完成教学任务。相反,费尽心机不说,效果也不理想。这说明:教师的语言是否具有启发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曾说:“数学的优美感就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而启发性语言最明显的特征是引人入胜,激励思维,给学生以发人思考的意境,促使学生感受到亲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

启发式的另一个表现是形象直观。与物理、化学比较,数学较抽象、难学,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解要形象直观,善于联系实际。例如我们常见到的桌面、砖等正是几何中所说的矩形、长方体,测量两座楼的距离时,我们把楼看作点等,这样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深奥的道理变得形象,往往能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在他们的心目中数学不再是一幅铁面孔,而是美妙无比,赏心悦目的享受。我们的学生将对数学产生永久的兴趣并钻研不息。

四、教学中的语调

语调是语言的声音色彩。在教学中,恰当的语调是征服学生、调动学生情感和兴趣的指挥棒。但长期以来,人们在教学中忽略了这个要素,形成了一系列带负效应的固定腔调。如报告式、念经式、病吟式、吼叫式、朗诵式等等,结果学生听得索然无味,烦躁不安,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语言要注意快慢适中,高低适度。或以纯美丰厚,或以圆婉清脆的音质,灵巧多变的旋律带给学生听觉上的美感。在语调里融注情感,以神主场,以情主调,为达到教学高潮营造气氛。

在提高语言艺术的同时,还应发挥非语言因素的配合作用,如手势、表情等,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乐于学习,并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愉快的情绪体验。

猜你喜欢

启发性语调一元二次方程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例说“一元二次方程”在中考中的应用
中考里的“一元二次方程”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浅谈英语语调及英语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朗读基本技能:语调(一)
谈汉语特殊疑问句的语调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