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初一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009-08-28黄河荣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综合学习素质

黄河荣

【摘 要】 初中一年级是中学的起始阶段,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到新课程下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做人、做学问、工作和生活等都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有利于教书育人,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关键词】 语文 学习 习惯 综合 素质

夸美纽斯曾说:“要去形成或培养一个人的品性和习惯,一定要在他尚未定型、柔弱的时候去形成。”初一学生刚进入中学大门,一切有待塑造。叶圣陶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让初一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是这样培养初一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第一阶段为初一年级上学期,主要训练学生最基本的语文学习的行为规范,诸如工整书写的习惯、大声朗读的习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经常正确使用字典词典的习惯等;第二阶段为初一下学期,主要训练学生智能方面的习惯,诸如课内做笔记、课外主动阅读、读书摘记、写生活随笔或写周记的习惯。

一、工整书写的习惯

2009年中考,桂林市的中考改卷采用无纸化阅卷,这对书写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字如其人,从字的书写,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做人态度。语文版的初一上学期的语文课本的第一单元中有“写字——楷书与行楷”,第四单元中有“写字——行楷字的笔画组合”,由此我按教材来上好写字课,严格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即眼睛离纸平面一尺,胸口离桌边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还须做到“八个字”;即头正,身直,臂开,足平。每周上一节写字课,均要求用正规的硬笔书写纸来练习。在练好基本笔画后,才让学生练习正楷字;在练习正楷字有一定基础时才引导写行楷字,以提高书写速度;有机会时组织学生参加桂林市硬笔书法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找到成就感。

二、大声朗读的习惯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初一阶段要特别注重培养大声朗读的习惯,在早读课或每节语文课的开始5分钟,老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分小组朗读、分男女声朗读、个人领读等;学生喜欢大声朗读,有利于老师开展课文教学,有利于培养语感,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在自习或班会课上,可以多组织诗歌朗诵小组比赛活动,各小组每周评比一次朗诵之星,在比赛之中让学生找到成就感。

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

初一上学期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进行课前预习,老师要布置相应的预习题,让学生知道该查哪些生字词的注音和词义,该思考哪些预习题,课上用3分钟进行字音词义的抢答比赛:课后布置相应的复习题,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只有形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才能调动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四、上课勤思考、勤举手、勤做笔记的习惯

初一年级,老师一定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上课要勤思考、勤举手、勤做笔记,老师精讲,匀出时间给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探究问题,在讨论中让学生明确课文重点难点,“学贵有疑,大疑有大进,小疑有小进,不疑则不进。”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开启学生智力,营造创新氛围,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举手质疑精神;除此,还应培养学生快速记笔记的好习惯,以便于课后复习,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五、课外阅读和边读边摘抄的习惯

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待于平时扎实的读书基础;老师可以根据语文新课程的要求,布置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古今中外的名篇名著,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一边阅读,一边摘抄好词、好句、好段等,要求每位学生都有一本比较厚的课外阅读摘抄本,老师每周检查一次。初一年级学生大多数尚不能自觉学习,自控能力较差,对这种智能性的习惯,往往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比如可以采用家长签名和家长留言等方式来加以强化督促。

六、写好周记的习惯

中学课程科目多,天天写日记很难坚持,初一年级语文老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写周记的目的是让学生勤练笔,勤写出自己的学习生活心得。初一年级上学期周记要求写350字以上,初一年级下学期周记要求写500字以上,班上设立作文角,把每周写得好的周记张贴出来,让全班同学欣赏,也让同学们有成就感。有机会找一些写得优秀的周记推荐到有关的报刊上发表。

经过初一年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定会逐渐走上正轨,好习惯一旦养成,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综合学习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对动漫艺术“综合与表现”领域多元化应用形式的探索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民用飞机机电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弘扬杨惟义生态理念 注重综合立体防害虫
素质是一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