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阳关道”还是寻“独木桥”

2009-08-22

投资与理财 2009年15期
关键词:独木桥楼市股市

黄 凡

除了股市楼市的“阳关道”,还有其他“独木桥”可走吗?实体经济依然在筑底,高净值人群的机会是直接参与并购企业,私募股权、间接参与风险创投抄底实体经济。

今年上半年以来,得益于4万亿投资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中国GDP的增长加速强劲反弹。原先偏向保守的经济学家们也纷纷上调对今年GDP增长率的预测,成功“保八”已没有悬念。与之相对应,股市今年以来也单边持续上扬,上证综指今年的最高涨幅已超过80%,一度沉寂的楼市也价量齐涨。

赚钱的“财富”效应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趋之若檠。中国经济的“V”型反转也成了市场人士现阶段的普遍预期。但从理性投资的角度来看,当前基于全面复苏和通胀预期而火热的股市和楼市确实令人看不懂了。

以历史经验来看,对于90年代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本世纪初的高科技泡沫破裂,如果我们把它们看成是一些全球经济体的“肢体疾患”,而这些“肢体疾患”都曾使中国以及全球的经济经历数年的减速和震荡。而这次美国金融系统出问题而发生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应该是全球经济的“心脏”出了大毛病而导致整体失调,但现在却预期它竟然很快(不到一年)全面康复,中国也轻易取代“心脏”的地位而引领全球走出危机。本人认为,这种预期恐怕有些脱离实际。

以现实来分析,尽管全球的经济的景气度有所改善,新兴市场的表现有望更为优良。然而,全球范围的产能过剩、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产能利用率低下、消费去杠杆化、失业率攀升等不利因素依然大量存在。且中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是不可持续的,财政支出显著增加和财政收入明显减少的共同作用令今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预期达到4%的水平,为历年的新高。今年上半年的超额放贷已引起经济学界对将来通胀失控的担心,同时也令监管部门担忧商业银行将来可能出现的大量坏帐,这可能引发中国经济的二次下行。

中国私人部门(如民间对实体经济)的投资自去年以来一直呈下滑之势,在政府主导的投资放缓之际,私人部门的投资很难迅速对其有所弥补。

从估值来着眼,上证指数在当前的水平,其成分公司的市盈率超过30倍,远在全流通以来平均市盈率的25倍之上,达到了2007年中的牛市中期的水平,考虑到整体经济的现状,公司平均赢利水平增长空间有限,估值明显偏高。而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水平以及租金收入潜力,买房投资者出租的平均租金回报甚至低于一年的银行定期存款,这就出现了愿意接受风险投资收益小于无风险投资收益的“悖论”。

通常,顺势而为毕竟能为投资者带来超额短期的投资回报,策略上似乎也无可厚非,这是惯性操作的角度。但是,惯性操作的风险不容忽视,因为市场参与者多以短期价差为目的,都带着自己能在市场有变时抢先出逃的信心进场。从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来看,每次能真正做到成功而退的总是少数而已。因而,在当前进行这种投资的惯性操作,最终成功的概率较小。

那么,对于资金量大而又具风险承受能力去追求长期超额回报的私人投资者,除了股市楼市的“阳关道”,还有其他“独木桥”可走吗?我认为,基于实体经济依然在筑底的判断,通过并购企业(直接参与),通过私募股权、风险创投(间接参与)等途径参与实体经济的“抄底”是值得考虑的,最佳的私人股权投资机会往往在经济周期的底部。当感觉不好时,其实投资机会不错。我们前一段时间可能在羡慕中小盘般中“大小非”的暴利,亦“痛恨”他们在股市下行时雪上加霜的抛售(因原始低成本非常低)。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现在的私募股权、风险创投待将来投资标的成熟上市之时便成为为利润空间巨大的“大小限”。今天的“潜伏”可能成就数年后的“惊喜”。

猜你喜欢

独木桥楼市股市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4月楼市政策扫描
3月楼市政策扫描
危险的独木桥
如何顺利通过悬崖峭壁上的独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