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邯郸学步”折射出怎样的“官场生态”

2009-08-17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8期
关键词:学术论文潜规则实习生

近日,河北邯郸丛台区发布的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的署名文章,竟然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的政府文件除了地区名和人名之外,几乎一字不差。这与之前“河南开封指导漯河工作”闹剧相同。法律对此类的抄袭也难以监管、界定和举证,这就让“剽窃”者钻了空子。(《法制日报》7月7日)

常言道“英雄所见略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见解,确实完全有可能出现雷同或相似的观点,假如就此扣上“抄袭”的帽子,则未免显得仓皇。从这个角度来看,邯郸和青岛官员的署名文章如出一辙,其实未尝没有“英雄所见略同”的可能。不过,当整篇文章除去地名、人名之外,一字不差时,如此低级而拙劣的“抄袭”马脚,显然已暴露无遗。

或许有人会说,就算是官员署名文章中出现了抄袭,也完全不必大惊小怪,毕竟这不是科技学术论文的原创,当然也没有必要拿学术论文的标准来要求其一字一句都出自原创。更何况,真正做出抄袭行为的并非官员本人,而是一位“实习生”,当然就更不必过分较真。

不过,官员的文章其实都是出自政务秘书或实习生之手,官员顶多是署个名罢了,其实恰恰是一幅官场怪相。既然文章并非出自官员之手,所谓思考和借鉴当然也就无从谈起。至于政务秘书和文书们,则不过是官样文章的写手,他们或许会稔熟于官样文章的尺度与措辞,但是秘书们毕竟不在其位,对于一些问题连全面的了解都不可能,当然也就更谈不上见解了。官员文章的如此生产流程,其实早已注定其不过是空洞无物的一派官腔,就只能是来自“天下文章一大抄”。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新版“邯郸学步”所折射出来的官场生态,显然不能全拿“实习生”当替罪羊。

事实上,假如官场抄袭仅仅局限于官员文章倒也罢了,如果当“抄袭”成为被官场所习惯甚至大行其道的潜规则时,恐怕绝不仅仅是闹出“邯郸学步”的笑话那样简单。既然官员文章可以弄虚,那么官员政绩又为何不能造假呢?既然官员的文章可以不假思索地抄袭,甚至连基本的查验都可以被省略,那么,民生和市政工程是否经过了论证,是否也是“邯郸学步”式的抄袭和效仿,恐怕也同样需要打个问号。从这个角度来看,官员讲稿的“一大抄”显然不应仅仅被当作一则笑话,而理应引发对于官场潜规则乃至整体官场生态的反思。

猜你喜欢

学术论文潜规则实习生
当代女生交友潜规则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2015年“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一等奖获奖名单
最牛实习生
潜规则
自作自受的“全民潜规则”
潜规则之脏
第9卷第1-6期学术论文总目次
《文学评论》编辑部2000年度学术论文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