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保险 造福于民

2009-08-13李志敏王建平

老区建设 2009年9期
关键词:烟农吉安副县长

余 宙 李志敏 王建平

万亩葡萄,绿绿葱葱;万亩烟叶,层层叠叠;红土乡村,生机勃勃。悠久的庐陵,古老的乐安,处处回荡着加速崛起的激越音符,处处涌动着赶超发展的强劲势态。而这其中,浸透着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的拳拳真情和隽隽厚意。

随着时代的步伐驶入新世纪,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为“中国人保”)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承担了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定点扶贫江西省吉安、乐安两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从此,远隔千山万水的中国人保与江西这片红土结下了不解之缘,与老区人民手拉手、肩并肩,用智慧和汗水绘就了一幅幅壮丽的扶贫画卷。

勇挑重担,做优秀企业公民

向贫困挑战,替国家分忧,为穷人解愁。中国人保把扶贫工作当作一项履行社会责任的神圣使命,集团公司党委和各届集团公司领导始终把定点扶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将定点扶贫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使定点扶贫成为集团公司总裁办公会议上常议常新的话题,确定了以集团公司副总裁为组长,旗下主要子公司领导为副组长,主管人、财、物的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集团公司扶贫工作办公室,建立完善了定点扶贫专项资金募集制度,通过总部、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和全体员工捐献的办法,每年募集资金,确保每年不少于200万元的资金作为定点扶贫专项资金,专账管理,专项用于吉安、乐安两县的定点扶贫工作。

多年来,中国人保坚持选派得力干部到吉安、乐安两县挂职,具体开展扶贫工作,并自行安排解决挂职干部在两县的吃、住、行,没有给当地增添丝毫麻烦。现任吉安、乐安两县挂职副县长的中国人保干部于力同志是其中的突出代表,这位中国人保选派的第一批挂职干部,在吉安县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和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后,又主动申请来到发展更为滞后的乐安县,常驻江西并坚守在扶贫第一线长达八年。如今他是吉安、乐安两肩挑,同时负责中国人保在两地的定点扶贫工作。八年的扶贫生涯,于力同志满怀对这片红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亲力亲为,见证了中国人保在老区红土上累累的扶贫果实。

扶持产业,千树万树梨花开

群众一天不脱贫,帮扶一天不脱钩。定点扶贫吉安、乐安两县以来,中国人保始终心系老区人民,中国人保党委书记、总裁吴焰在听取定点扶贫工作汇报时指出,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重点在于扶持发展农业产业,要充分发挥好保险业的优势,把保险业与促进老区经济发展、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生产有机结合起来。

烟叶种植是乐安县的支柱产业,烟叶产业的产值效益非常高,但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也非常大。为解除烟农的后顾之忧,提高其生产积极性,中国人保投入了大笔资金用于新建双炉热循环烤房、烟叶收购站、集并库及烟水配套工程等烟叶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并结合公司的资源优势,为该县烟农增加了独一无二的风险保障惠农政策——为烟叶上保险。

在烟农上交的20元/亩的烟叶保费中,中国人保承担了19元/亩,烟农真正需负担的仅1元/亩。换言之,在烟农需上交的烟叶保费中,中国人保已为其承担了大头;而当发生自然灾害、烟农受损时,中国人保又将全权承担起向烟农支付保险理赔金的责任。

显而易见,此项之于烟叶产业的保费、理赔皆由中国人保挑大梁的风险保障惠农政策,是真正以烟农的利益为核心的。中国人保作为大型企业从中并无任何利润可图,恰恰相反,一旦烟农受灾,公司将要贴掉大笔资金用于理赔。正如龚坊镇的烟农所言,去年他们全镇烟农总共上交了7000余元烟叶保费,受灾后他们获得了中国人保48000元的理赔金。

正因为有了中保公司这一特殊的惠农政策作为定心丸,乐安的烟农们投身烟叶生产的积极性日益高涨——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值效益越来越高、销售市场越来越宽、发展潜力越来越大。以至于龚坊镇的邻镇——戴坊镇的烟农们皆笑言,自中国人保给烟叶上保险后,戴坊的烟叶税收一路飘红。从2006年的60万、2007年的86万飙升至2008年的171万。他们衷心地感谢中国人保,因为没有他们的定点帮扶,就不会有戴坊全镇乃至全县人民脱贫致富、迎头奔小康的今天。

“品横江葡萄,过甜美日子”,现已成为吉安县群众诠释丰收喜悦的歌谣。“横江葡萄”这个享誉省内外的知名品牌,同样饱含中国人保的真情帮扶。为造就一个带领群众致富的产业,中国人保选定吉安横江镇的葡萄项目进行重点持续扶持,第一年就提供16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并争取银行贷款30万元,每亩提供1000元补助,扶持贫困户按“集中成片,形成规模”的原则发展葡萄种植1000亩,标准壮大“横江葡萄”品牌。期间,为嫁接改良培育优良品种,于力副县长两次率队赴新疆考察。以后每年投入扶持资金上百万元,用于扶持扩大种植规模,并在横江镇壕云村岭下自然村,结合新农村建设和葡萄产业发展。建成了一个高标准的葡萄观光园。还连续5年筹集资金,扶持该县每年举办“中国江西吉安县横江葡萄节”,不断扩大横江葡萄的知名度。如今“横江葡萄”种植辐射全县19个乡镇,并带动周边县市10多个乡镇发展葡萄生产,种植总面积达1.8万余亩,形成吉安至永新公路沿线万亩葡萄产业示范带。在中国人保重点扶持的横江镇横溪村委会公塘村小组,葡萄种植已达500余亩,户均3亩以上。有18户农民因为种植葡萄两年后而建起了新房,农民喜悦地说:“一亩葡萄十亩稻,两年葡萄一栋楼”。

金竹畲族乡地处乐安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薄弱,农田耕作困难,民众的生活水平异常低下。自于力副县长挂点以来,他走遍了金竹的山山水水,在充分体察民情和深入调查研究之后,他为该乡的产业发展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性建议与思路:鼓励发展支柱产业——毛竹和油茶;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金竹花猪;资助发展新兴产业——蚕桑产业。他身体力行地指导毛竹和油茶两大支柱产业的生产;要求该乡立足实际,采取“基地+农户”的模式做大做强金竹花猪这一特色产业。这些建议和思路,得到了中国人保的肯定和支持,公司专门拨付3.6万元用于补助当地蚕农的蚕桑生产和蚕房建设,拨付10万元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正是得益于中国人保的大力帮扶和于力副县长的兢兢业业工作,近年来金竹乡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扶智助学,中保小学传希望

扶贫治愚,关键是教育,中国人保历来把教育扶贫列为定点帮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人保副总裁周立群在部署定点扶贫工作时强调,扶贫光从资金上扶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扶智”,要给老区孩子们提供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老区今后的发展就有希望了。

中国人保先后向吉安、乐安两县捐资在山区贫困村兴建了14所希望小学,总建筑面积达9800余平方米,维修校舍1030平方米。于力副县长更是在

兴建希望小学的过程中严格把关,从最初的图纸设计到将项目报至建设局审批,再到审批之后的投入施工,以至于钢筋、水泥、混凝土、铝合金等他都一一过问,对质量问题更毫不含糊。

乐安县龚坊镇大垅村的中保大垅希望小学是村小教学点,原教室是上世纪60年代兴建的土坯房,2005年这批饱经风霜的土坯房因被列为一类危房、无法正常上课而导致小学停办,直到去年中保大垅希望小学建成。在这四年里,大垅村的村民们为了自家孩子读书都付出了巨大代价。因村里没钱兴建新学校,孩子们必须到4公里以外的邻村上学。而又因上学路程太远,孩子们在邻村读书得就地租房住下来,家里的大人不放心,每家均派出了一名家长前往陪读,照顾孩子的起居生活。这样不但耽误了全家一个劳动力,直接影响了农作生产和经济收入,还额外的增添了房租、伙食等日常开销,每年足有一万余元。

去年,在中国人保的鼎力支持和于力副县长事无巨细的关怀下,中保大垅希望小学终于圆满竣工并投入使用。新校舍共有3层6个教室,目前该村就读学前班和一至四年级的共80余名孩子,已经全体返回大垅村人读中保大垅希望小学,村民们对中保公司和于力副县长充满感激。而这只是14所中保希望小学当中的一所,吉安、乐安两县还有其它更多偏远乡村的孩子也在共享“人保”这燎原的“希望”之火!

扶弱助困,温暖覆盖你我他

中国人保在帮扶工作中,特别注重农村弱势困难群体。在乐安县的36.5万人口中,有17.5万妇女,9.6万0-14周岁的儿童。在当地由于妇女和女童受歧视的现象十分严重,加之该县每年有6.5万外出务工人员,妇女的自我发展及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等问题,在当地就显得十分突出。于力副县长了解这一情况后,遂让当地妇联等有关部门将全县的孤儿登记在册,并在每一个希望小学均设立了一间留守儿童活动室。每逢“三八”、“六一”、“九九”等节日,还为该县的农村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为了提高该县妇女的文化程度和自我发展能力,于力副县长联合县扶贫办、职业高中、工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为当地妇女举办了完全依照其实际需要和素质培养的多种培训班——计算机应用、电动缝纫、礼仪培训、蘑菇生产、种养技术等等。此外,去年金融危机爆发,该县有60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中国人保专门下拨20万元资金,用于组织返乡农民工开展各种创业与再就业培训。

中国人保一直保持着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的传统,每年向吉安、乐安两县各下拨10万元资金,用于在元旦、春节期间,在当地开展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以确保贫困农户饥有所食、寒有所衣,人保财险公司办公室主任赵晓光更是坚持每年带队到两县进村入户慰问困难群众。

开发旅游,绿古红今奇特美

乐安县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千古第一村”流坑,全国罕见的十里古樟群,以及江南绝顶三峰——大华山等都位于该县境内。

乐安人民都知道,该县的大奇大美与万种风情都被于力副县长的镜头与胶片,被其“绿、古、红、今”的四维影像格局全体包蕴了——爱好摄影的于力副县长为了发掘乐安的旅游资源优势,实施“旅游旺县”的发展战略,他爬山涉水、不辞辛劳地拍摄了几千幅摄影作品,出版了一套集艺术性、资料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大型画册《我心中的乐安》;画册以“绿、古、红、今”为题旨打磨成了四大板块,分别介绍了乐安丰富的生态资源,折射了乐安厚重的历史文化,记录了乐安红色的伟人足迹,诠释了乐安伟大的沧桑巨变。该画册是于力副县长推介乐安旅游资源、对外宣传交流的重要纽带,也成为了如今乐安县政府馈赠嘉宾的重要礼品。

为了使乐安特色旅游这支潜力股尽快转变成绩优股,中国人保多次下拨专项经费用于度假村、停车场、路面整修、景区亭台楼阁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去年资助该县成功举办了“首届PICC杯奥影乐安摄影大赛”。大赛吸引了来自日本、越南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及国内的1000余名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前来乐安进行摄影创作,收到了参赛作品1万余幅,许多作品还先后在全国、省市级的各大报刊及多个网站上刊载。由此,乐安的名气、人气、商气接踵而至,涌现了前所未有的旅游潮。与此同时,在于力副县长的大力宣传推介与其新颖开发思路的推动下,该县金竹乡还于去年3月26日与江苏永达户外传媒有限公司签订了“金竹瀑布群”开发协议,永达公司将投资1.2亿元用于金竹景区开发。

就在乐安县旅游品牌的打造初见成效的时刻,于力副县长却在去年岁末的一次勘查当地旅游资源的路途中不幸发生了车祸。2008年12月6日,乐安县金竹乡乡长杨辉致电于力副县长,说在该乡境内的鸭公嶂(山名,海拔1300余米)顶上有一块奇美无比的大草甸。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便于今后推广。翌日清晨于力副县长带着几个人前往登山勘察。车行半山,由于路窄基薄,他们乘坐的车子连打三个滚,从半山腰翻了下来,强烈的惯性冲力更将于力副县长抛出了车外,头部摔伤、身体多处骨折,昏迷三天,入院治疗了三个多月。所幸的是其他人员没有重大伤亡,于力副县长的体内却从此多了一块金属支撑骨。今年4月,在再次婉拒集团公司调其回京的安排后,于力副县长又重回江西,回到了他熟悉的扶贫岗位。每当回首八年的辛路历程时,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已经喜欢了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我热爱这片土地和父老乡亲,我舍不得离开。”这就是人保人,这就是人保公司对老区的一片情。

汗沃红土展新颜,尽显人保扶贫情。从2002年至今,中国人保先后派出4批5名挂职干部,8年累计向吉安、乐安两县投入资金1930多万元,帮助贫困乡村实施扶贫项目80多个,7万多受扶的贫困农民摆脱了贫困,吉安、乐安两县贫困人口由27万人减少到14万人。中国人保以实际行动坚定不移地践行了“人民保险,造福于民”的庄严承诺。

猜你喜欢

烟农吉安副县长
害人的玉虎
一副特别的画
基于烟农立体评价的精益服务探析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始兴
妈妈,我回来了
咋这样火爆
浅析烟草企业如何提升服务烟农质量
爱管闲事的强盗
麒麟山,与君三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