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企生存的普遍困境

2009-08-11

中国经济信息 2009年14期
关键词:国美民营企业航空

叶 檀

只有有战斗力的数量众多的小型企业才能帮助中国经济,才能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

中国民营企业总体悲观与乐观的经济复苏形成鲜明对比。

6月22日,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国美宣布,已与国际私募基金贝恩资本达成入股协议,整个融资方案将为国美带来不少于32.36亿港元的资金。这一注资有助于国美运营,也是国美股权逐步转移的一个序幕。国美创始人黄光裕接受警方调查至今,牵扯大案要案不断,黄光裕家族想重振旗鼓,建立中国商业帝国,几乎是个梦想。

另一起案例是,被监视居住的民营企业东星航空的掌门人兰世立也在引入股权投资者,避免破产清算的命运。2009年3月前,中航集团坚持要“零代价”收购东星航空,武汉地方政府希望引入国企航空巨头,强化武汉航空枢纽地位。几乎与此同时,同样资不抵债的国有航空企业东航、上航、南航等公司,获得政府注资,前者进行了并购重组。民营航空公司除了春秋航空一家航空公司还在勉强支撑外,几乎全军尽墨。

这两起案例反映了民企生存的普遍困境,并非孤证难求,几年来民营企业的相似案例,以及中国工商联对于中国民营企业困境的呼吁不绝于耳。在2008年经济衰退之后,这种呼声更加刺耳。

当前,让民营企业家感到最难受的并非经济衰退,而是国进民退过程中的不公平待遇,中央国有企业收编地方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收编民营企业方兴未艾。民企生存空间收窄已有数年,而金融危机形成的并购重组与产业升组,使民营企业生存更加艰难。

从表面上看,这两年垄断型的央企数量在减少,但央企的实力却因此增强。根据2007年国资委制定的《中央企业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组思路,央企主要从事的产业从21个板块缩减为18个;而目前央企的数量也降至138家,最终会下降到80家至100家左右。截止2007年的三年中,央企共有73家企业参与了38次重组,企业户数从196家减少至目前159家,按每年10家左右的速度整合。在此过程中,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势地位非但没有丧失,一位国资委的官员在私下表示,产业升级计划给央企提供了更大的市场。

民营企业一开始将希望寄托在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场简称为“非公经济三十六条”,而后寄托于2008年实施的《反垄断法》,但他们最终发现,这些努力无助于改变现实。

至此,一些务实的民企开始转向与央企合作,让央企获得利润大头,自己甘愿获得小利,这样既可以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批评,也可以搭上央企的资源便车。合作之风开始蔓延,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想通了经济趋势不可逆转,纷纷投向央企的怀抱。

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企业并购重组之风盛行,得到并购贷款、得到资本市场融资的大型国有企业,先拔头筹,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过程中,民营企业的优势更趋减少。

目前民营有几条出路,除了上述的与央企结合之外,还包括时髦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刺激下,民企不敢加大生产投资,因此将资金纷纷转向股权投资与二级市场,像浙江的杉杉、雅格尔等上市民营企业与其说是实体企业,不如说是准金融企业,所有的资金正在争先恐后抢上股权投资的末班车。

“现在是大经济、大资金时代,通过民营企业小打小闹中国企业永远无法与国际大企业抗衡。”有人为国有企业如此辩护。这些人也许忘记了毛泽东游击战的精髓,只有有战斗力的数量众多的小型企业才能帮助中国经济,才能解决中国就业问题。

猜你喜欢

国美民营企业航空
5000亿元“小目标”国美能否实现?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简单车:争做汽车界的“国美”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一战航空百年回眸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