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学校科学管理的出发点

2009-08-11卢晓娟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3期
关键词:管理者积极性价值观

卢晓娟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行以人为中心,按人的基本状况来进行管理。学校作为一个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特殊社会组织,应该怎样在学校管理中来实行人本管理呢?

一、创设和谐校园文化,增强师生凝聚力

学校要创出品牌,办出特色,不是靠表面上轰轰烈烈的活动,而是靠文化的引领。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主流价值观,它是开启学校文化之门的关键。具体来说,学校文化应包括集体主义、诚信教育、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等。

那么,怎么使这些主流价值观真正转化为师生们的自觉行为呢?首先,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各种培训将学校的价值观和校园文化传递给教师,并使文化观融入到教师的心灵中去,让主流价值观真正根植于教师的心里,并体现在行为方式中,以此推动学校的进步与发展;其次,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记录教师言行,引导教师不断进行回顾与反思,从而将主流价值观生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自觉行为,并最终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注重激励,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应充分运用各种激励形式调动教师教育教学和参与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以求得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大值”。激励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目标激励。学校管理者在制定学校发展目标时,应制定发展的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让教师充分了解,团结一致,共同为之努力。有了集体的发展目标,教师工作就有了强大的动力,积极性就易于调动。

2. 情感激励。学校在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考核指标时,应该以“无情决策、有情操作”为指导方针,注意教师的情感变化,善于疏导,以保护教师的自尊。

3. 参与激励。学校要让广大教师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鼓励和支持他们提出建议,并予以重视,积极采纳,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求。

4. 物质奖励。学校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立各类奖励制度,用适当的物质奖励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主动性。

三、变革管理方向,实现管理实效最大化

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和潜能,发展人的个性。而人本管理,突出的是管理实践中“人”应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结合起来,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实现由制度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使学校制度遵循和体现以人为本、以师生发展为中心,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1. 变重行政管理为重“人本”管理。学校应树立以“三个为本”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即:“教育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人格,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倾注温暖的人文情怀;“教师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都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校长以教师为本”——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营造民主和谐、人和政通的管理氛围。

2. 变“压抑的环境”为“互相尊重的环境”。学校管理者要善于营造平等、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学会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需要。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学校领导要主动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再次,学校领导应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不要事必躬亲。这样,教师就可以怀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工作,自上而下实现学校的自动化管理。

3. 变“刚性的制度管理”为“以师为本的弹性管理”

学校管理者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一方面可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提高教师自我价值感;另一方面由于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认同感,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了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学校管理不同于足球比赛,不能只看输赢,只有把结果与过程有机统一,才能提高管理效能。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应改变那种单纯总结过去的评定方式,给教师贴上“优,合格,不合格”的标签,把教师分等分级。而要慎重选择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立足于教师的发展,帮助教师分析过去,探讨如何使教师明天更好地发展。

总之,从制度管理走到人本管理,我们恍然顿悟——学校管理根本意义就是对“人”的管理。因此,关注人、研究人,探讨人的精神世界就成了管理者们不可回避的课题。现代学校管理者正是通过营造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以人为本,以师生发展为本,来实现学校管理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管理者积极性价值观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我的价值观
窗口和镜子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