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登海:中国紧凑型玉米之父

2009-08-04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9年6期
关键词:农科玉米

刘 佳

近日,中央电视台《财富故事会》里来了一位“重量级”嘉宾。他不是高官,却有着很高的政治地位;没有正规学历,却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没有巨著宏论,他却是一个公认的专家,30年培育玉米良种30多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承认和尊重,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被种业界誉为“南袁北李”,为国家带来直接经济效益880亿元。他就是李登海。

一粒金玉米的发芽路

李登海,山东莱州人,时至今日已达耳顺之年。1966年李登海初中毕业时,成绩十分优秀,但由于家里成份不好,不能再继续上学。1970年,李登海参加大队农科队,继而出任农科队队长,开始从事玉米育种研究。从此他便迷上了科研这一行,一心扑在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上。

当年他第一次在试验田里试种了自交系间玉米杂交种,第二年他的夏播玉米亩产量达到620公斤,引起全县震动。1974年,为了获得更多的育种知识,李登海到莱阳农学院进修,专心致志地学习玉米育种和栽培原理,并在教室前种了一块玉米,边学习边实践。学成回乡时,刘恩训教授送给他从大西洋彼岸带回的20粒美国杂交种“XL80”和分离自交系的基本材料,李登海如获至宝,回家开始了新的一轮育种实验。

1978年,李登海研制成功“掖单1号”,大田示范比当时推广的“丹玉6号”抗病性强,品质好,产量高出41.4%。一年后,紧凑型玉米“掖单2号”宣告成功,亩产高达776.6公斤,首创我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全国推广近20年,至今仍保持每年100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20世纪80年代后期,李登海又育成了掖单12号、掖单13号等亩产超吨粮的紧凑大穗型新一代玉米良种,其中掖单13号被全国16个省(市、区)审(认)定,创下全国年种植近5000万亩的纪录,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八五”、“九五”期间紧凑型玉米的主推品种。继“掖单”系列之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李登海又育成了抗病耐密、优势更强的登海1号、3号、9号等“登海”系列玉米新品种,在省级和国家级区试中表现突出,通过审定后快速推向全国,成为跨世纪的主推品种。

迄今,李登海亲手选育的40多个玉米良种的种植面积,最大年份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3以上(农业部统计1997年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8%,山东省的70%),全国没有先例,世界也属罕见。

突破高产极限创造世界纪录

李登海用自己培育的“掖单”系列玉米良种影响中国粮食生产最高决策层,以紧凑型取代平展型玉米。使20世纪末紧凑型玉米在中国种植比例迅速增长到80%以上,这是李登海对中国玉米事业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李登海由玉米株型改型研究入手,确立了紧凑型玉米的育种栽培方向。他提出的株型与杂种优势互补的论点,杂种优势与群体光能有机结合的论点,在育种理论上都是新的突破。他利用自己选育的“478”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表现出高光效株型茎叶夹角小、叶片挺直上冲的紧凑型玉米理想特征,其叶向值、消光系数、群体光合势、光合生产率等生理化指标更趋合理,实现了种植密度、叶面积指数、经济系数和较高密度下单株粒重“四个突破”。玉米种植密度平均增加1000株到1500株。在李登海“掖单13号”、“掖单12号”育成不久,我国著名的玉米专家佟屏亚、黄舜阶等就指出:李登海的良种为我国紧凑型玉米的利用展示了广阔前景。

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玉米紧凑型观点同平展型观点僵持对立的时候,国家农业部依据李登海等科学家的卓越贡献,适时提出将全国玉米种植由平展型向紧凑型转移。1990年9月2日,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全国玉米生产会议特意安排在莱州市召开,颇有现场会之意。

李登海为确立紧凑型玉米新的主体地位不遗余力。他在原玉米研究所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创建起农科院,组织全国12个省市玉米主产区,发起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紧凑型玉米研究会,并聘请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发行影片《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

具有崇高科学道德的李登海,每年都无偿将试验示范种子发送给全国几百个科研单位,将自己的“478”等自交系无私提供给其他育种专家。全国许多地方利用“478”组配成新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有40多个通过审定。在中国,育种、栽培通常属于两个领域。李登海将两副重担一肩挑。他用自育的紧凑型玉米良种,配以精准栽培模式,突破了平展型玉米的高产极限,先后5次创下全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并一举创下亩产1096.29公斤的夏玉米世界单产最高纪录(平展型玉米单产最高700公斤左右)。全国玉米专家顾问组副组长魏义章在验收产量后激动地说:“我在这里看到了玉米王国的珠穆朗玛峰。”在国家和各级政府、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凑型玉米在全国快步取代了平展型玉米,李登海也被誉为“中国紧凑型玉米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名植物生理和遗传育种科学家李振声,了解了李登海在紧凑型玉米的主导贡献地位后,在李登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证书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成功背后的故事

凝结在这些丰硕成果之中的,是李登海30多年的心血和汗水。李登海从小跟母亲熬过苦日子,靠母亲织鱼网、编草辫供他上小学、上中学。后来他当了莱州市后邓村农科队队长。那时他家乡多年沿袭种植的玉米“二马牙”、“小粒红”,亩产只有两三百斤,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玉米的亩产已达两三千斤,这一差距深深刺痛了李登海的心。为尽快育出自己的玉米高产良种,他离别家乡亲人,一个人万里迢迢来到海南岛,搞起了玉米加代育种。他对玉米研究到了痴迷的程度,天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为了延长玉米育种事业的生命周期,一年当两年用,从1977年开始,他每年的夏季都在山东育种,每年的冬季再到海南加代一次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天涯海角,为了事业,连续在外度过28个春节。在海南一个叫荔枝沟的偏僻小寨,李登海住一间背靠大山没有门板的小茅屋,穿一条成天汗津津的短裤,吃自己架火烧煮的面疙瘩,纵然潮湿、高温、蚊町虫咬、瘴病煎熬,他仍潜心育种,矢志不渝。

李登海是个感情极为丰富的人,每每说到春节时不能膝下尽孝、妻儿不能团聚,就黯然神伤,但为了中国的玉米事业,他依然会冲出亲情的包围、毫不迟疑地奔向海南。只是到了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李登海才会真情流露。他率领远离家乡的育种人,面向北方,高举酒杯,高唱着《三三百六十五里路》,祝福亲人平安幸福、吉祥如意,祝福家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除了拼搏流汗,李登海的育种生涯还曾受到两次重大打击。一次是1985年初,农村推行家庭承包制后农科队解体,原来的实验田、同伴和科研条件统统没有了,痴迷于玉米育种的他一下成了一只“孤雁”。另一次是1991年,李登海辛劳过度突发脑血管梗塞,生命垂危,在医院紧急抢救住院70多天。李登海抗住了厄运的打击。农科队解体不久,他毅然又从城里转回家乡,利用母亲的几亩口粮田和责任田继续钻研育种。随后他创办起生机无限的中国第一家民营科技实体——莱州市玉米研究所(1989年扩建成莱州市农业科学院)。熟悉他的科技工作者和农民都说:玉米就是李登海的魂,玉米就是李登海的命。

虽历经坎坷,他仍坚韧不拔,“为国育种,冲向世界”的雄心始终没有泯灭。他最倾心的一句格言是:“谁能掌握种子,谁就能掌握世界。”科学家同行钦佩地称他的成果是“从黄土地里硬拱出来的”。

现在的李登海已功成名就,但他依然保持着农民的本色和科学家的勤奋。只要是不出席较为隆重的场合,他都是一身工装,一双黄胶鞋,风来雨去,顶着烈日,拱在玉米地里,专心搞育种。每天早上五、六点钟,李登海都会去玉米地里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忙碌一天后,晚上十点多钟,打着手电再到玉米地里转一圈,听听玉米“说话”,听听玉米“唱歌”。应该说,这是李登海一天里心情最愉快的时候,因为玉米的欢笑,他的心也在欢笑。

猜你喜欢

农科玉米
以新农科理念为导向的生物农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农科背景下“线性代数”融合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守百年强农初心 育一流农科人才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
农科种猪
浅析农科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等农业院校农科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