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价格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2009-08-04石林梅李倩倩

求是学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贸易条件协整价格

石林梅 李倩倩

摘要:文章在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指出: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具有持续恶化的变动趋势;我国价格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我国经济增长无论在长、短期上,对价格贸易条件均有显著的Granger影响,而价格贸易条件变化对经济增长的长、短期Granger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价格贸易条件;经济增长;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作者简介:石林梅(1976—),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从事宏观经济学研究;李倩倩(1985—),女,河南周口人,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从事宏观经济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日韩三国经济周期波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6BGJ021

中图分类号:F4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09)04-0055-04收稿日期:2009-01-20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了80多倍,贸易依存度在1995年达到40.2%,2000年以来又快速上升。无论就理论方面还是就实践方面而言,研究我国对外贸易的变化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都具有现实的迫切性。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很早便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关注,最早可追溯至14、15世纪的重商主义学派。随后,从18、19世纪的斯密、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罗默、卢卡斯等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都对这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理论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学者对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一些学者认为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例如,Mendoza(1997)对1970—1991年间9个发达国家和31个发展中国家进行研究,发现贸易条件的增长率上升1个百分点会使消费的增长率提高0.2个百分点;Bleany和Greenway(2001)对1980—1995年间14个次撒哈拉地国家的人均GDP增长率进行研究,发现贸易条件的改善会使人均GDP和投资都增加。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Williams(2001)发现,1870年至一战期间虽然贸易条件的变化对初级产品出口国有利,但是仍然降低了它们的经济增长。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对我国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研究。例如,陈虹(2006)通过分析认为,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会对价格贸易条件造成负面影响;李平和辛佳(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孙伟忠(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受价格贸易条件波动性的影响并不显著。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贸易条件状况以及贸易条件和经济增长简单关系的分析上,而对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在现实经济中,贸易条件的变动会影响到生产、消费、储蓄和投资这些实际经济变量,而这些实际变量的变动又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本文主要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并且对价格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

二、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赢利能力(相对于进口)或贸易利益的重要指标。实际中常用的贸易条件有四种形式: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和双要素贸易条件。价格贸易条件是贸易条件概念的核心,因为价格贸易条件反映贸易相对利益和国际贸易利益最适切的指标。本文主要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过程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在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中,贸易条件最初可以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是一国出口商品平均价格和进口商品平均价格的比率,即价格贸易条件(用NBTT表示)。价格贸易条件反映了一国单位出口商品的进口能力。如果选取某一时期为基期,设定该时期的NBTT指数为100,那么通过计算随后时期的NBTT指数数值,就可以看出一国在一段时期内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状况。若NBTT指数大于100,意味着同基期相比,一国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能够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该国的进口能力提高,价格贸易条件较基期改善;反之,则该国的进口能力下降,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图1为1981—2006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PX和PM分别表示出口和进口价格指数)①。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价格贸易条件虽有波动。但总体上是呈不断恶化的状态,并且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可能进一步恶化。从价格贸易条件的定义可以看出,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主要是由于进口价格指数的上升引起的,而出口价格指数没有提高甚至下降也是重要原因。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1—1985年。这一阶段的价格贸易条件的走势明显向右上方倾斜,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明显上升,由1981年的157.3上升至1985年的173.4,在这一阶段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主要是由于进口价格指数以更大幅度下降所引起的。第二阶段为1986—2006年。这一阶段的价格贸易条件的走势明显向右下方倾斜,特别是1997年以来,明显下滑,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由1997年的119.3下降至2005的91.1,在这一阶段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主要是由于进口价格指数以更大幅度上升引起的。

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进出口产品结构转变的影响。我国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的比重有很大下降,而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近年来涨幅大大高于工业制成品价格。第二,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带动了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本密集型产品需求的上升。第三,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影响。跨国公司通过内部贸易和“转移价格”来获得高额利润,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进口价格却降低了出口价格。第四,出口企业恶性竞争的影响。由于产品技术更新能力薄弱、品牌核心价值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主要采取了价格竞争的手段,大部分出口商品价格不断下跌。

三、我国价格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贸易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到生产、消费、储蓄和投资这些实际经济变量,同时又会受到这些变量的影响。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国内外学者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均说明,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会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状态而变化。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检验与分析。

1. 价格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本文选用1981—2006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际GDP度量经济增长的变动,NBTT度量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并且对各变量均取对数(分别用LGDP和LNBTT表示)①。为避免非平稳时间序列回归的伪回归问题,首先对所选用的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ADF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在5%显著水平下,LGDP和LNBTT的原序列均接受“至少存在一个单位根”的原假设,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均拒绝“至少存在一个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可以推断,LGDP和LNBTT在5%的显著水平下均服从一阶单整过程,因此有必要在协整框架下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

如果一些经济指标被某经济系统联系在一起,那么从长远来看这些变量之间应该具有均衡关系,这是建立和检验模型的基本出发点。在短期内,因为季节影响或者随机干扰,这些变量有可能偏离均值。如果这种偏离是暂时的,那么随着时间推移将会回到均衡状态;如果这种偏离是持久的,就不能说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均衡关系。协整可以被看做这种均衡关系性质的统计表示。协整检验从检验的对象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回归系数的协整检验,如Johansen协整检验;另一种是基于回归残差的协整检验,如ADF检验。我们选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进行LGDP和LNBTT之间的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LGDP和LNBTT之间具有显著的协整关系,这说明我国价格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同变动关系。两者之间的协整方程式如下:

LNBTTt+0.8282LNGDPt-0.0561T-13.0935=et 其中,T为时间趋势项;et为协整误差。

从该方程式可以看出,我国价格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负相关关系。

从图2中可以看出,协整误差呈现出围绕零线周期性波动的状态,并且协整误差与零线的偏离幅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87年之前,协整误差基本上处于正向较大幅度偏离零线的状态。这一时期为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主要目标是扩大商品出口。下放部分外贸经营权等措施的实行使我国外贸体制开始初步摆脱过去的不合理状况,朝着适应对外开放和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方向发展。相关的经济政策虽然使得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有所改善,但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相对均衡水平也出现较大失调,协整误差正向偏离零线。1988—1993年,协整误差基本上处于负向较大幅度偏离零线的状态。这一时期为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第二阶段,改革的核心是通过建立和完善以汇率、税收为主要杠杆的经济调节体系,推动外贸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降低关税等措施的实行提高了我国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对外贸易的能力,增强了外贸企业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为外贸企业利用市场机制自主经营创造了有力的外部环境,对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控体系的改革,使得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出现暂时性恶化,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再次与均衡水平出现较大幅度失调,协整误差负向偏离零线。1994年以后,协整误差基本上处于围绕零线小幅波动的状态。这一时期为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第三阶段,与前两次改革相比,新体制的构建、综合配套措施的实行是此次改革的重要特点。这次改革加强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极大提高了我国外贸体制自由化水平,推动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加强,也使得价格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有所加强,因此协整误差与零线的偏离幅度也有所减小。

2.价格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的Granger影响关系分析

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因此我们进一步应用误差修正模型研究我国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是判断变量之间影响关系的常用方法,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进行价格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针对误差修正项(用ECM表示)系数的检验是长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而针对滞后内生变量系数的检验是短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这里的长期还有“机制”的意思,它表明以长期稳定的视角来看,均衡水平的偏离对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表1给出了我国价格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短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我国经济增长无论在长、短期上,对价格贸易条件均有显著的Granger影响,而价格贸易条件变化对经济增长的长、短期Granger影响则并不显著。

同时,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还可以计算脉冲响应函数,来模拟我国经济增长对价格贸易条件的动态影响过程。从图3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冲击在短期内对价格贸易条件具有较弱的正向影响,而在长期上对价格贸易条件则具有相对较强的负向影响。

检验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我国经济增长对价格贸易条件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价格贸易条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不显著。可以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增长引发了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首先,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带动了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本密集型产品需求的上升;其次,随着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外向型程度的提高,国内资源的日趋紧张,对国外原料等商品的依赖程度也日趋加强;再次,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使市场需求呈现高级化,居民消费档次不断提高;最后,高技术产品市场的垄断性越强,越可能形成垄断价格。上述原因可能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另一方面,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对外贸易中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我国的出口仍以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样低技术含量的出口商品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其次,加工贸易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相对过大。对加工贸易的高度依赖,不仅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也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最后,我国外贸体制还不健全。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不彻底性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研究可以得到如下基本结论。第一,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总体上是呈不断恶化的状态。进出口产品结构转变、出口企业恶性竞争等因素可能导致了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第二,我国价格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协整误差的波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第三,我国经济增长无论在长、短期上,对价格贸易条件均具有显著的Granger影响影响,而价格贸易条件变化对经济增长的长、短期Granger影响则并不显著。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NBT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SHI Lin-mei1,2, LI Qian-qian2

(1.College of Health Management,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86;

2. Business School of Jilin University, Jilin 130012,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 (NBT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We find that the NBTT is worse and worse. The NBTT and economic growth have a lasting, stable integrating relationship. The economic growth has Granger effect on NBTT in long and short term, but the NBTT can not affect the economic growth. In summary, the economic growth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NBTT, but the NBTT can not help to promote economy. Therefore, we ne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macro-control of foreign trade in China.

Key words: NBTT; economy growth; co-integration test; Granger causality test

猜你喜欢

贸易条件协整价格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
价格
价格
价格
价格
入世以来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化原因的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基于SITC2分类的分解研究
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检验
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中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协整分析
我国是否面临“贫困化增长”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