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整合

2009-07-30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1期
关键词:一节课初中英语情境

于 玲 杨 帆 杨 雪

编者按:本期整合点专栏,我们关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信忽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整合点的诊断整理出两种教学模式。下期,我们将推出一篇基于此理论的教学课例,敬请关注。

现状与问题

1对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认识不足。

有些英语教师误认为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增加知识传授密度,就能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其实,这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播放工具,英语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才能为学生建造发挥创造潜力的课堂教学环境。

2重硬件设备投入,轻教育资源的积累,忽视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要想提高学校教育技术投资的效益,就必须从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与功能出发,纠正重硬件设备投入、轻教育资源积累的错误观念,整体设计,分步实施,争取硬件和软件的最佳搭配。

3所开发或选择的课件技术含量偏低。

多数教师制作的课件技术含量过低,功能简单,缺乏深层次的技术运用。

整合点诊断与分析

所谓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英语阅读教学融为一体,也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入英语阅读教学过程当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在信息技术与英语阅读教学整合的实践活动中,关键是要找到切合阅读教学的整合点。

1整合点诊断的关键是抓住教学重、难点。

教师授课,贵在少而精。讲课面面俱到,不抓重点,不突破难点,就无法保证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增加英语阅读的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正是信息技术与英语阅读整合需要研究的问题,解决好教材中的重难点,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所以,教学重点、难点所对应的教学步骤是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一节课的整合点应从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所对应的教学步骤中诊断。其他教学目标所对应的教学步骤中虽然也存在整合点,但其对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所以,对于其他的教学目标所对应的教学步骤,是否分析整合点,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整合点的问题,就要根据这节课的具体情况而定。

2同一节课的整合点因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同一节课,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由于每个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同,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广度也不同,教师所制订的教学步骤就不同,在阅读课教学时向学生讲授的知识多少、用什么方式也不同。

同一节课,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学生的听课效果也不同,由于地域上的差别,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的差异,造成学生在感知语言材料,了解文化知识背景、英语词汇、语法知识上,也存在着不同。英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综合上述原因,同一节课,针对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过程可能有区别,因此整合点也可能有区别。原则上,整合点一定是教学重点、难点实施过程中的某一步骤,但教学重难点的实施步骤当中不一定就有整合点。这需要教师根据一节课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模式的构建

1多媒体演示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根据图1,在实际教学中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从语言的文化背景出发,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突出、强化、突破教学重点和准点。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投影等媒体组合传递大量信息,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发挥作用。把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场景,使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进行思维活动和表达实践。

②呈现新知。教学内容是用多媒体信息来展示的,教师应按照阅读课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对所要教的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决定教授的内容和呈现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板书和信息技术辅助形式把阅读课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养成通过课文标题积极思考,图文相结合的阅读习惯。

③操练巩固。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概括全文大意后,在多媒体环境下,利用教学课件及时布置任务,有效组织课堂。通过与学生互动,对课文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进行进一步理解,加深记忆。

④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主题,完成初中英语阅读教材中Pair-works的内容。

⑤文化提升。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可以采用生动的影视短片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加深了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

⑥小结。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通过简略概括地再现教学情境,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一次总体考查。这是一种新形式的评价,也是促进学生将新知识巩固、内化与迁移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能力提高的一个过程。

2网络环境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缺少实际情境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把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创设较真实的语言情境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计算机网络阅读教学集文字、图像、动画于一身,以图文并茂的情境提供了与课文有关的信息,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获得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变为多种直观生动的形式,使学习活动摆脱了文字的平面化叙述,大大改善了人脑获取信息的感官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阅读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感知新知识的速度,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课文,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网络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关键部分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授课做好理论和兴趣的铺垫。

②提出问题。通过情境激发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训练学生质疑、猜想的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中,教师要注意提问的质量:提的问题要明确具体,要有启发性,难易适度,能为学生所理解,符合学生的水平,使学生有思路可循;提问要有训练思维能力的价值,学生不动脑是回答不下来的,但经过努力,是一定能答出来的;提问对象要普遍,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问题与问题之间,在内部联系上要相互衔接、层层深入;问题设计要有计划性,要全面安排提问内容,不能信口开河。

③小组交流。强调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评价学生行为时,不只是依据个人的进步程度,而是注重一个小组的整体进步,每个小组获得的成功都依赖于小组中各位学生的共同努力。这样有利于他们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敬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他们团结协助的精神。

④实践探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针对学习任务及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自主或协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或获得某种基本规律或方法,以达成学习目标。在这个环节,教师起到了辅助、指导的作用。

⑤小结。既对本节阅读课做出总结,又为下节课作有力的铺垫。主要依靠学生做一定的课后功课来实现。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整合点的诊断是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整合好的关键所在。在进行整合点诊断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大量的实践研究,以检验整合点的选择是否恰当、整合的效果是否具有时效性。整合工作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长期性工作。

猜你喜欢

一节课初中英语情境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
这样的一节课算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