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教学中感受Access的魅力

2009-07-30李富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1期
关键词:排序信息技术设计

李富勇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数据管理技术》第三章第一节。“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数据库的建立、编辑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本节课是选修课的核心部分——“使用数据库”的第一节课,因此,本课的学习将为后面学习数据查询等重要内容奠定基础。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Access平台来学习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体验、感受数据库技术的功能和作用,进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所以,它也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重要平台。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此前的学习已经熟悉了Access环境,掌握了数据库的建立、输入、编辑等基本操作。特别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掌握了Excel中的数据排序和筛选操作,了解了排序和筛选的原理。这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该注意让学生能够从Excel知识平稳过渡到Access,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因此,这节课的教学应在学生掌握操作的基础上,联系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数据的排序、筛选的意义;②掌握在Access中进行排序和筛选的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①体验数据的排序、筛选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②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实现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Access能规范、高效地管理数据,激发学生学习Access的兴趣;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尝试、独立思考的自学品质,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①掌握数据的排序、数据的筛选实现方法;②初步了解准则的条件设置、书写格式,了解条件的与(AND)运算、或(OR)运算、非(NOT)运算,以及“?”“十”代表的意义。

教学难点:按多个字段进行排序和筛选时,“准则”的条件设置方法及书写格式。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层教学法。

教学环境与准备

①硬件环境:远志LanStar多媒体电子教室。②软件环境:Access 2003、《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教学幻灯片、“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文件夹;③课前准备:“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文件夹中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mdb”数据库,包含四个数据表——参赛选手表、参赛学校表、参赛作品表、任务要求及帮助。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市里举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选拔赛工作已完成。作为竞赛办公室成员的你,面对这些数据,能否用所学的数据管理技术,进行适当的处理,以便对参赛个人、学校予以表彰呢?

师:同学们,请通过网络把教师机中的“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文件夹(内含“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mdb”数据库、及有关帮助录像)复制到本地硬盘,并把文件夹更名为“gy班级座号”。

教师指导学生打开“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mdb”数据库。以下的操作均在四个表中进行:参赛选手表、参赛学校表、参赛作品表、任务要求及帮助。

学生按要求完成相应的操作,并认真阅读思考。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实例数据,将学习的内容融入创设的情境中,营造良好的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组讨论、提出任务

教师把全班学生分组,按每4个人一组,定出小组长进行小组学习。师生共同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内涵,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头脑风暴”训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及观点。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由各小组组长代表总结发言,交流共享各自提出的问题和设想。师生共同归纳出需要完成以下任务:①利用参赛作品表,找出所有作品中的最高分;②利用参赛作品表,按作品获奖等级从高到低排列;③利用参赛作品表,按作品类别进行排列,同一类别按作品获奖等级从高到低排列,④利用参赛作品表,筛选出某一类作品(如网页设计)的情况;⑤利用参赛作品表,筛选出小学组的“网页设计”作品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头脑风暴”训练让学生在充分的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教师师引导下归纳总结出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从而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完成下面的学习。学生在自学时能够抓住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展示排序和筛选的目标结果图,导入概念。

排序:按表中某一个或几个关键字重新排列记录顺序(升序、降序)。

筛选:找出满足指定条件的数据记录,不满足条件的记录暂时被隐藏。

学生阅读课本,理解这两个概念。

设计意图:根据师生共同制订的任务,可以看到学生只是用日常的语言来描述,缺乏学科语言特点。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把日常语言转化为学科语言,实现从日常语言到学科语言的自然过渡。

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mdb”数据库中的“任务要求及帮助”的视频录像“数据排序和筛选的方法”及课本,进行分小组自主学习。教师在“任务要求及帮助”数据表中设立“帮助项目”,针对学生在要完成的任务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提示帮助。

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学习。学生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相互讨论、相互帮助、请教师指导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下,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去解决问题,最终达成学习目标。但由于学生存在知识与能力上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存在各种困惑或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开展教学的关键。本节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一问题,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主要有自学教材内容、观看帮助视频、开展组内讨论和互助、求助教师等。

任务一:把“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mdb”按作品得分从高到低排序,找出最高分的作品。要求:①把完成结果与目标结果图片作比较,看看结果否正确;②利用评价系统,自行完成“任务一”的客观评价。

学生通过“任务一”教学录像进行自学,模仿录像的操作过程,完成数字类型数据的排序任务。

任务二:利用参赛作品表,按作品获奖等级从高到低排列。要求同“任务一”。

学生通过“任务二”教学录像进行自学,模仿录像的操作过程,完成文本

类型数据的排序任务。

任务三:利用参赛作品表,按作品类别从高到低,同一类别按作品获奖等级从高到低排列。要求同“任务一”。

学生通过“任务三”教学录像进行自学,模仿录像的操作过程,完成多字段排序。

师:如果增加一个字段,如选手编号,又如何制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尝试三个字段的排序。

任务四:利用参赛作品表,筛选出某一类作品(如网页设计)的情况。要求同“任务一”。

学生通过“任务四”教学录像进行自学,模仿录像的操作过程,完成按内容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记录。

任务五:利用参赛作品表,筛选出小学组的“网页设计”作品情况。要求同“任务一”。

由于本任务在知识的难度与操作的复杂性上相对较高,教师可适当通过电子教室进行广播演示教学(如表1所票)。

知识点拨:①AND(与)关系:表示这些条件要同时满足,设置时,条件写在同一行;②Lilre:用于查找指定模式的字符串,字符串允许使用通配符,如“?”代表一个任意字符,“+”代表多个任意字符等。

学生通过“任务五”教学录像进行自学,模仿录像的操作过程进行,完成“高级筛选/排序”的条件设置,并运行。通过这个操作使学生初步掌握“与”关系的条件设置。

能力拓展一:如果按表2设置条件,并执行筛选,你将看到怎样的结果?请实际操作。

知识点拨:OR(或)关系:表示这些条件要只要满足一个就可以。设置时,条件写在不同行。

学生初步掌握或关系的条件设置。

能力拓展二:如果按表3设置条件,并执行筛选,你将看到怎样的结果?怎样实际操作?

知识点拨:条件是“作品类别”为“网页设计”且“选手编号”以1开头或者作品类型为“电脑动画”且“选手编号”以1开头。

学生初步掌握“与”关系及“或”关系的条件设置。

能力拓展三:对于完成任务一至任务五的同学,思考数据的筛选还有其他的什么方法?

学生自学Access窗口菜单,观看能力拓展三录像学习,了解“内容排除筛选”方法、“按窗体筛选”筛选记录。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教学。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一至任务五后,完成拓展(一)、(二)、(三)的任务,实现分层教学,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学习条件的设置,了解筛选的其他方法,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以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目的。

学习评价,升华知识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本课知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于这节课学习的自评、本节课知识点的考核、数据排序和筛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学生独立完成调查问卷填写,实现知识的升华。完成情境中的五个任务,并将完成结果上传至教师机“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文件夹中。教师要求完成作业的学生思考:对生活中运用到排序和筛选的应用举例。教师收集学生完成结果、自评数据、结果反馈,以便分析教学情况。

总结深化,学以致用

(1)总结深化。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进行广播教学,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解答操作中的疑难点,反馈学生参与情况。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问题较多的、共性的知识点进行解答,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师生一同对本节完成的任务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2)学以致用。教师组织学生针对思考题发言: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排序和筛选?你还有什么问题想与大家一起讨论?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讨论发言,进一步加深对排序和筛选的认识。并应用实例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的目的是拓展思维、培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

(3)课外思考。利用“参赛选手表”中的数据与同桌讨论、交流,完成以下内容:①排序中最多可同时考虑几个字段(请你围绕数据表出一道排序题);②排序的次序有哪些选择;③进入筛选操作后,按你所需要的内容设置筛选条件(请你围绕数据表编一道利用“规则”选项的筛选题)。

设计意图:给学生留下课后思考,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教学内容,梳理知识,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自编题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点评

本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选修课中的优秀课例。李老师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本着用好教材的原则,制订了本节的教学设计。该教学设计以任务驱动和学生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师、生帮助为辅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知识建构的教学思想。总结起来,李老师在以下方面做得较好。

1注重分层教学。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就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必须确定以人为本的原则,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李老师在学习任务设计上,分为了达标任务(任务一至任务五面向所有学生)和能力拓展(能力拓展一至三,针对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而设置)两种,充分照顾了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

2注重自主学习、任务驱动。本节主要运用文字提示、录像演示、同学互助、教师帮助等自主学习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一种自主学习方式,这本身也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

3,注重体验。本节的重点是排序和筛选,但是如果仅仅是教会学生排序和筛选两项操作,学生根本感受不到Access的魅力。因此,李老师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展示信息技术广阔的用武之地,使学生体验并感悟到信息技术的无穷魅力。这种体验使学生产生继续自主学习的强烈愿望。

一节好课,需要教师对课程深入的理解和钻研。从这节课例可以看出李老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程度,这也正是本节课例得以成为一节优秀课例的根本原因。

(点评人:福建省教育学院周锋)

猜你喜欢

排序信息技术设计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BUBA台灯设计
恐怖排序
节日排序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