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联盟造优势 资源共享出智慧 广济中心小学与景山学校资源共享的实践案例

2009-07-30刘德亮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1期
关键词:景山课题资源

刘德亮

王雷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青语中心副主任。全国第四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现任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校长、书记。多年来潜心语文教学的研究,追求感性、灵性、悟性交积的课堂境界,倡导“语文是心泉的流淌,是灵魂的倾诉”,逐步形成了自己极具亲和力的“揉读”教学风格,具有浙派名师的睿智、灵秀、大气。作为一位年轻却成熟的管理者,1999年起担任校长一职,始终以和谐教育为思想,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提升学校教育品质,积极致力于学校品牌提高。被聘为宁波大学副教授,浙江省“领雁工程”校长班实践导师。

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位于宁波市中心,始建于1964年,是宁波市第一所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1999年9月,由美籍华人陈绍华先生提议,美国FNT基金会和市、区政府共同出资改扩建的新校舍在原址落成,并附设哲英书画学校。2002年,FNT基金会和政府再次出资,在联丰世纪苑设立“广济中心小学实验校区”,扩大了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办学层欢。学校现有49个教学班近2200余名学生,110名专任教师。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请问王校长,广济小学办学理念以及有关教育信息化规划目标是什么?

王雷英:教育是一项永恒的事业,广济中心小学虽只有40多年的办学历史,但在老一辈的努力下已积淀了丰厚的教育涵养。近几年来,新一代广济人继往开来,不断更新理念,在“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以品质为本”思想指导下,倡导“厚积求薄发”的学习舆论,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坚持追求四个“有效”:有效管理、有效德育、有效教学、有效活动。实行“一校两址、平行管理、适度竞争”的广济管理模式;开展广济学生阳光评价机制的德育培养模式,教科研引领突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教学;举办各种大型主题活动来引领广济师生核心发展的有效活动。

我校新三年规划目标是——营造开放的、可选择的全息校园,“集成式数字化教育平台”的有效使用正是实现此目标的突破口,旨在以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依托,共建共享优质学科课程、校本课程和教育资源,从而拓宽广济教师获取校外专业人士教育支持的渠道,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引领高品质教学团队的建设,使其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广济小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与北京景山学校开展合作的,得到什么样的收获?

王雷英:2006年下半年起我校与北京景山学校展开合作,开始引入了“数字景山”平台。通过试用和使用,我们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平台,它改变以往信息技术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的地位,而是以数字平台丰富的资源信息直接引领教学理念层面的变革。网络联盟输送名校海量优质、前沿教学资源,并以此提升教师教学理念、方式方法,同时,也能将课堂延伸至家庭,以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充当家庭教师的角色。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对于景山教育资源,作为校长您是如何推进用应的!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雷美:我校推进景山平台的应用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融入数字校园,强化应用培训。引入景山平台后,学校首先在学校网站首页中加入数字景山的登陆接口,还添置了专用的服务器用来接收景山推送的资源,将景山平台作为数字校园的一部分进行整合。资源的使用率是体现资源价值的关键。为了让景山平台迅速被老师接受,我们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网络资源应用培训,并将此作为校本培训考核项目之一,保证了教师特别是老教师在网络应用技术上不存在障碍。

二是探索有效模式,活用课堂教学。景山数字平台是一个很有个性的资源平台,景山的大量资源都是直接面向学生的;这和老师们习惯使用的提供教学课件、积件、以及其他多媒体备课资源的平台大不相同。如何将景山自学型的课件活用于常规课堂教学?我校目前的做法是以电子论坛的形式建立一个学科资源共享平台,每个学科每个年级都安排有一名擅长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老师负责做资源的搜集、整合工作,根据教学进度向全年级的教师发布融合了以景山资源为主,辅以其他网络资源的教学方案、课件。

负责做这项工作的都是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善于将新理念融入教学,是运用景山资源推进教学的生力军。老教师在享用这些“新鲜”资源和教学方案的同时,又可以给年轻教师建议与指导,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平台既是提供新鲜资源的造血机,又是教师展开交流的社区;在这里新资源和老师们的丰富教学经验碰撞后进发出更多灵感的火花,创设了活用景山资源的教学新模式。

众所周知,十七大将中小学生的“减负”工作作为关键词提出,而景山资源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学习强度上减负;更让学生享受一个快乐的学习过程,在心灵和精神上减负。我们的师生正享受着景山带来的教学变革。

三是丰富课题内涵,提升科研质量。有了“数字景山”课题指导强大的专家阵容,我校不断加强了对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加强了跟踪检验、深入课堂、阅读实验记录等过程管理工作。课题《创建开放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自立项以来,邀请到北师大李亦菲、肖川等有关专家为课题组做课题研究的理论性讲座,又多次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不断完善课题方案,明确课题的研究任务和各子课题组的分工,撰写子课题方案。景山的“三维教育科研课题平台”课题手册有效地指导和促进了课题研究的开展,提高了教科研的过程管理,既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又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四是将景山推向家庭,构建互动学习社区。根据景山平台的特点,我们在学校原网站入口建立四个通道,分别为学校概况、广济公共网、家校互连、班级空间。其中班级空间模块将由学校提供自助建站平台,由各班自行搭建网站或开设博客;把互联网的开放通道直接接入班级,期待以此推动开放学习环境的建设。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认为景山资源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学校博客平台和景山平台如何将将其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

王雷英:根据景山平台的特点,让其扮演家庭教师的角色最能发挥它的作用。我校拟在下一阶段将景山平台引入学生家庭,利用学校的各类平台建立起一个社区型的学习环境。去年,我校以“小太阳读书节”为契机开设了校园博客平台;它将一个学校内所有老师的教学工作精彩地展现在互联网上,同时也提供给学生一个分享自己学习经验,学习成果的平台。几个月来已积累日志3500余篇,学生博客、班级博客都异常火爆,孩子们投入的热情可见一斑。学校将引导学生把写博的热情与景山网校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在汲取知识的同时,用博客的形式感受交流与分享的乐趣。这个过程,其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胜过所获得的知识本身。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今后还有什么计划和打算?

王雷英:我们还计划利用学校的即时通讯平台以班级为单位搭建学习社区,形成类似于QQ群的学习圈子;让任课教师在这个圈子中可以一对一,一对几地根据学生情况利用景山资源对学生进行辅导。当然,这种模式需要依赖很多条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问题和障碍;但教育信息化是促使教育和谐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所走在教育信息化前沿的学校,我们还需要多探路,多尝试。

猜你喜欢

景山课题资源
影像志
英勇的旧寨塔保卫战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学样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