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居者”等四则

2009-07-27

中外管理 2009年6期
关键词:齐王渔夫哲理

隐居者

哲理的故事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行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考虑地给了他一块布,当作换洗用的衣服。

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他发现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伤害那只老鼠,他向村民要了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猫之后,他又想到了:“猫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头奶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奶牛生活。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头奶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找了一个可怜的流浪汉,带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山中居住,帮他照顾奶牛。

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后,他跟修道者抱怨:“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修道者想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演变下去。半年以后,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

故事的哲理

做好任何事都要明确目标,并基于目标看待眼前的问题。万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去创造一个更大的问题,最终南辕北辙!为此,决策者必须时刻谨记目标,并学会通过二次决策,来保证一次决策的质量。

香皂包装生产线

哲理的故事

某著名化学品公司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吧,他们只好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

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经过十分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成功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出来,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光火,找了个小工来:“你他妈的给我把这个搞定!”

过了一天,小工果然想出了办法:他在生产线旁边放了一台风扇猛吹,空皂盒一下子就被吹走了。

故事的哲理

解决问题,其实最需要的不是技术,不是复杂,而是原点,而是简单。只有回归原点,才能看清本质,不会被复杂所蒙蔽牵引,不会无形中用手段替代目标,而忽略最简单的方法。智慧的,都是简单的。

渔夫、青蛙与蛇

哲理的故事

一个渔夫看到船边有一条蛇,口中正衔着一只青蛙。看到垂死挣扎的青蛙,渔夫觉得它很可怜,便动了恻隐之心,把青蛙从蛇的口中救了出来。但随后,渔夫又开始为那条蛇将要挨饿而感到难过。因为没有什么吃的东西,他便拿出一瓶酒往蛇的口中滴了几滴。

蛇喝了酒后高兴地游走了,青蛙也为重获新生而高兴,渔夫则为自己的善举而感到快乐。渔夫认为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但没多久,渔夫就听到有东西在叩击他的船板。他低头一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见那条蛇又回来了,而且嘴里咬着两只青蛙——它在等待渔夫给予酒的奖赏!

渔夫的本意是希望蛇不要再去捉青蛙,但结果事与愿违。

故事的哲理

激励,必须在围绕清晰的目标之余,将这个目标通过有效沟通清晰传递给被激励者。否则,面对事物不可避免的开放性与多元性,你的激励越到位,“后果越严重”。

艾子智谏齐王

哲理的故事

有一天,齐王上朝的时候,郑重其事地对大臣们说:“我国地处几个强国之间,军务防备的问题,年年都要搞。这次我想来个大的行动,彻底解决问题。”

谋臣艾子上前问道:“不知大王有何打算?”

齐王说:“我要抽调大批壮丁,沿国境线修起一道长长的城墙。这道城墙东起大海,西经太行,连起轩辕山,接上武关,绵延4000里,同各个强国隔绝开来。从此,秦国无法窥伺我西部,楚国难以威胁我南边,韩国、魏国不敢牵制我左右。你们说,这不是一件很伟大、很有价值的事吗?”

艾子说:“大王,这样大的工程,百姓们能承受得了吗?”

齐王说:“是的,百姓筑城的确要吃很多苦头,但这样做能从此减少战争带来的灾难,这一劳永逸的事,谁会不拥护呢?”

艾子沉吟片刻,认真而恳切地对齐王说:“昨天一大早,天下起了大雪,我在赶赴早朝的途中,看见道旁躺着一个人,他光着身子,都快要冻僵了,却仰望着老天唱赞歌。我十分奇怪,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老天爷这场雪下得真好啊,可以料到明年麦子大丰收,人们可以吃到廉价的麦子了。可是,明年却离我太遥远,眼下我就要被冻死了!大王,臣以为,这件事正像您今天说的筑城墙,老百姓眼下正生活得朝不保夕,哪能奢望将来有什么大福呢?他们还不知道能不能等到修好城墙的那一天,享受永逸的将会是什么人呢!”

齐王无言以对。

故事的哲理

不少胸怀抱负的企业家,往往都渴望通过“大手笔”一展宏图。而事实上,那些但凡实现了千秋伟业的企业家,却往往都起点于很不起眼儿的现实追求。卓越,都是在不断做好“眼前”的基础上日积月累、最终自然而然出现的。

责任编辑:田瑞秋

猜你喜欢

齐王渔夫哲理
邹忌劝齐王纳谏
渔夫和小猫
呆若木鸡
渔夫之利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画鬼容易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