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毛肚成了郭百万

2009-07-23

农村百事通 2009年11期
关键词:重庆火锅毛肚批发商

重庆火锅闻名天下,其中最出名的一道菜就是牛毛肚。在重庆有个说法:“吃火锅没毛肚,宁愿不吃火锅。”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重庆每年涮火锅要吃掉9000吨毛肚。

牛毛肚虽好吃,但牛有几个肚,却不是每个消费者都清楚的。牛肚是牛胃的俗称。牛一共有四个胃,分别是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其中瘤胃就是大家常吃的毛肚。大的有三四公斤重,小的也有两三公斤重。

在重庆,因为吃火锅的人多,仅毛肚批发商就有1000多人,郭建平就是其中的一员。郭建平虽然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但经营毛肚生意却有足足20个年头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当时的重庆人平均每天就要涮掉十几吨的毛肚。随着重庆火锅在全国名气的打响,毛肚的消费量每天还在不断增长。郭建平很快感觉到了毛肚货源的不足。

为确保货源的稳定,郭建平开始在全国各地考察牛市场,并最终把目标盯在了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每年要屠宰近8万头牛,而且当地没有吃牛肚的习惯。最重要的是,遵义市离重庆近,只有200多公里的距离,便于调货运输。

原本以为发现了一个难得的货源地,谁知还是来晚了。

原来,一位四川的毛肚批发商早已捷足先登与遵义市食品总公司签订了一年的供货合同。遵义市已经无货供给郭建平了。

一年后,在四川毛肚批发商和遵义市食品总公司的合同到期后,遵义市食品总公司举行了一场毛肚竞标会。郭建平以最高的采购价格成功中标,从此取得了遵义市80%的毛肚订购合同。

随着遵义货源的解决,郭建平的货源也越来越多,如何消化更多的货源又成了他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2003年,在重庆棉花街市场的毛肚批发商中,有一些批发商因为货源不足而经营不下去了,张强就是其中的一位。一天,郭建平找到张强,建议张强转行做火锅餐饮,并愿意无息借给他16万元用于开火锅店。这番话立刻让张强来了兴趣。不久,张强就开始四处寻找火锅店店面。很快。张强的火锅店顺利开业,从此再也不做毛肚生意了。

不到一年时间,因经营得当,张强的火锅店非常火爆,开出了10家连锁店。赚了钱后,张强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16万元还给郭建平。

郭建平靠借给张强的16万元不仅减少了一个行业竞争对手,而且张强为了感谢郭建平,他店里的毛肚都由郭建平提供。正是通过这样一些类似的技巧和诚恳的心态,重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火锅店都到郭建平处进货了。郭建平靠卖毛肚,每年都有近百万元的利润,成了名副其实的郭百万。

点评:故事中的郭建平一手抓货源供应,一手紧握终端市场,时刻关注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稳定了自己的销售体系,这值得广大创业者学习借鉴。现在。不少农民朋友在上种植、养殖项目时。往往不考虑市场需求,盲目追求数量,最后造成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当然,了解市场并不是要我们全国到处跑,这对我们广大农民朋友来说也不现实。在此。有几条建议供大家参考:1经常到附近的农贸市场转转,这样就能对某一类的农产品在本地的供应和销售有大致的了解。2经常阅读农业期刊和报纸。增长自己的见识,学习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和市场销售技巧。3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能经常测览农业网站,随时把握市场行情。

猜你喜欢

重庆火锅毛肚批发商
重庆火锅香飘世界
毛肚火锅“七上八下”的山城味
以火锅营销助推城市推介
天赐重庆火锅在巴黎开业
品重庆火锅
批发市场进货:砍价的三个秘诀
火锅里的“毛肚”是什么
“笨”脑筋走出活路子
批发市场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豆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