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税务筹划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2009-07-23于光梅

会计之友 2009年30期
关键词:节税税务筹划

于光梅

【摘要】在经营业务中,企业应当注意税务筹划。税务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的应有的权利,是纳税人对社会赋予其权利的具体运用。税务筹划首先要做到合法纳税。如何利用税收政策科学地进行税务筹划,以期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科学理财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税务筹划;经营活动;节税

提起税务筹划,人们的第一反应似乎就是“让企业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减轻税收负担,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税后利润”。研究如何利用每一个可能的空间尽可能地降低税收支出,这种技术化的筹划模式是十分重要的。税务筹划这项经济活动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从其产生的主观原因来看,主要是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经济主体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而产生的。

税务筹划这项经济活动是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的,它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而产生的,符合国家税法的立法意图,受国家宏观政策引导。纳税人利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主动地获取税务信息,掌握国家试点的每项税收优惠政策并能积极地接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利用这些优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实现少缴税的目标。税务筹划是纳税义务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是纳税人在不违反具有法律效力的税收法规规定的前提下,在综合地运用财务、税收法律法规、企业经营管理等综合知识的基础上,对经营过程中的涉税事项进行全过程规划和安排的一项经济活动。在经济活动中,以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利用税收法律优惠政策达到不纳税或少纳税来减轻企业税负,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其实质是节税。

一、税务筹划的提出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税收对国家和纳税人的利益分配、调节作用也愈发突出。目前,税收支出已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项目。因此,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利用国家的各种税收政策,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等事项进行事前安排的纳税筹划,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内容,而且也逐步地被企业所接受和采纳。

对企业来说,在税款缴纳过程中,依法纳税是企业应尽的义务,而通过合法的途径进行纳税筹划,以达到减轻税负、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目的,也是企业应当享有的权利。企业往往可能因为对税收政策理解得不全面、不透彻,可能导致某些税收优惠政策未能享受或未能享受到位;或者在确定企业经营方式、核算方法时未能实现税负节省的最佳方案;或者未能正确地选择纳税时机等问题。通过纳税筹划可以使企业在行使纳税义务的同时,利用合法的手段保护自身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纳税筹划可以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加强财务核算尤其是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企业的纳税筹划才有其发展的广阔空间和前景。

二、对税务筹划的认识

究竟什么是税务筹划?目前很难从已有的教科书或相关资料中找出权威的、全面的解释,但我们可以从已有的专家学者们的论述中加以概括。税务筹划也可称为纳税筹划或税收筹划。在西方发达国家,纳税人对税务筹划耳熟能详;而在我国,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前提下,对尚未发生的应税行为进行的各种巧妙安排,尽可能地取得一定的税收利益。税务筹划的要点在于“四性”:不违法性、筹划性、效益性以及目的性。税务筹划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既可以减少纳税人纳税义务、又可以贯彻国家政策的税务筹划应按照一定的原则,包括法律原则、财务原则、社会原则以及筹划管理原则来进行。现代企业一般有四大基本权利,即生存权、发展权、自主权和自保权,其中自保权就包含了企业对自己经济利益的保护。纳税是有关企业的重大利益之事,享受法律的保护并进行合理合法的纳税筹划是企业最正当的权利之一。

三、税务筹划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运用

作为企业的财务主管,应通过税务筹划为企业领导者提供经营决策,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运用税收法律法规及经营管理知识,通过税务筹划来降低公司的整体税负,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这在经营活动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筹资的税务筹划

企业维持运转、再投资、扩大生产都需要资金。筹资事项尤为重要。需要在筹资环节加强筹划,以减轻税收负担。

1企业设立初期的税务筹划。对于新设立的企业。应尽量用实物和无形资产出资,这样可以节省流动资金。企业设立后。还可以用资产作抵押申请银行贷款。因为贷款利息、同期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都可计入当期费用,减小应纳税所得额。还有一种方法是集团内部设立的企业要尽量向关联企业拆借,这样筹资压力小,而且通过筹划,有利于集团整体税负的降低。

2利用资产兼并进行税务筹划。传统的企业扩张是向银行借入大量资金,扩建厂房、购置生产设备。可以考虑寻找亏损企业进行并购。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在股权重组前,尚未弥补的经营亏损可在税法规定的亏损弥补年限的剩余期限内,在股权重组后延续弥补;企业以新设合并方式以及吸收合并或兼并方式合并,且被吸收或兼并企业不具备独立纳税人资格的,各企业合并或兼并前尚未弥补的经营亏损,可在税法规定的弥补期限的剩余期限内,由合并或兼并后的企业逐年延续弥补。通过并购。原企业的利润用于延续弥补亏损,可以降低总体税负,扩大生产规模,并解决大额筹资问题。

3利用融资租赁进行税务筹划。对于企业所需的大宗设备,可以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不用占压过多资金,而且提取的折旧计入当期费用,缩小了应纳税所得额。如果是集团公司,可以专门设立设备租赁公司负责向关联企业提供融资租赁。只要设备所有权没有转移,设备租赁公司即缴纳营业税而不是增值税,关联企业根据需要选择经营租赁或融资租赁,经营租赁的租金和融资租赁的折旧费都会降低税负,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

(二)销售的税务筹划

1兼营业务分开核算。有的企业在销售货物时还提供安装调试等服务,销售货物收入缴纳增值税,提供服务收入缴纳营业税。根据税法对兼营行为的规定,纳税人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对增值税应税货物和劳务以及增值税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都应分开核算,按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金,避免全部按增值税税率征收。

2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目前,很多销售企业都配有自己的运输工具运送货物,这些运输车辆使用率较低而养护成本高。现在第三方物流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发展很迅猛,真正实现了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服务。因此,企业可将原有的运输车辆设备出售,并与物流配送公司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

关系。企业从物流公司取得的仓储发票、运费发票可以进行进项税抵扣,还可节约仓储、养车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3价外费用分离。按税法规定,企业销售货物的同时,收取的运费、装卸费、仓储费等价外费用并八销售额计征增值税。为减轻企业税负,在销售货物时,可以将上述价外费用从销售额中分离出来,采取代垫的方式,或另行签订服务合同,缴纳税率较低的营业税。

(三)经营的税务筹划

1存货计价。在会计核算中,存货的发出或领用的成本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或零售价法等。存货计价对企业盈亏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是先进先出法。在物价持续下跌时采用先进先出法,可以加大当期成本,缩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轻纳税负担。

2加速折旧。会计核算中,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直线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等,不同的折旧方法使得每期摊销额不同。税法赋予了企业在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上的一定的选择权。因此,在企业新设初期,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可以摊销更多的折旧费用,节税的效果明显。

3资产摊销。对税法没有明确规定必须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某些工具、器具,应尽可能作为低值易耗品处理,并且采用一次摊销法。企业处于税收优惠期,无形资产应尽量延长摊销期限,递延到优惠期满后,计入成本费用,获得节税收益;相反,对于无开办期优惠、正常经营的企业,应尽量缩短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使费用抵扣前移,从而获得节税收益。

四、税务筹划的前景

企业纳税筹划不仅是一种节税行为,也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纳税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可促进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税务筹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我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随着企业规模化经营范围的加大,国家宏观政策和税收法律法规制度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内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存在的税收上的差异,国与国之间税收制度上存在的较大差异性。企业经营者应树立依法经营、诚信纳税的经营理念,在此基础上加强财务知识和税收法律法规的学习,及时了解国家税收法律的优惠政策,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积极主动地运用财务和税收法律知识,准确地进行税务筹划,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猜你喜欢

节税税务筹划
论会计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纳税筹划的影响
房地产企业拆迁补偿节税措施探析
论国有企业合并税收筹划中应注意的事项
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研究
国有企业做好税务筹划工作的研究
税收筹划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营改增后电信企业的税务筹划管理研究
建筑企业如何通过选择纳税人的身份进行纳税筹划
税务筹划与财务管理的相容与冲突剖析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