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情表》:以“孝”为本 以“情”纬文

2009-07-18冮大林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09年4期
关键词:陈情表刘氏李密

冮大林

千百年来,人们常说“忠则‘出师,孝则‘陈情”,将《出师表》和《陈情表》相提并论,可见诸葛孔明的《出师表》与李密的《陈情表》都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初中阶段,我们会学习到《出师表》,文中字字珠玑,句句华彩。诸葛亮忠君爱国的浩然正气充斥全文,读来感人肺腑,令人热血澎湃。那么,《陈情表》又有什么魅力,能干百年来感动无数仁人志士,激励其尽忠报国的同时,诚孝于双亲,谱写中华民族“以孝治国”、“以孝传承”的美德之歌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李密的《陈情表》。

李密,名虔,字令伯(224—287年),犍为武阳(今彭山)人,西晋文学家。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朱提太守。李密从小家境不佳,出生6个月就死了父亲,4岁时舅父强迫他母亲何氏改嫁李密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据《晋书·李密传》说,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基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然后进献,李密幼时体弱多病,甚好学,师事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连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即太子侍从官),即文中说的“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晋灭蜀后,征西将军邓艾敬慕他的才能,请他担任主簿。李密以奉养年迈秘哮为由,谢绝了邓艾的聘请。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96岁高龄,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里情况,说明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这就是著名的《陈情事表》,或称《陈情表》。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丧期满后出仕。在任温县(今河南温县)县令时,政令严明,政绩显著。过去,中山诸王每过温县,必苛求供给,当地人民以此为患。李密到任后,中山诸王进过境仍苛求如故。李密以理力争,使诸王过境不敢苛求,为百姓办了件好事。李密本望到朝廷任职,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由于朝中无人推荐,最后只做了汉中太守,一年后罢官归田。后病卒,终年64岁。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口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口十有口。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憝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

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康,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能够去服待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由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我进退维谷,处境十分狼狈。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曲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臣下我今年四十四岁了,祖母今年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亲眼目睹、内心明白。就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陡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巨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为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为不孝。”

《陈情表》全文四个段落,虽角度不同却段段

不离一个“情”字。

一说自幼连遭不幸,孤苦零丁,幸得祖母抚养才得以长大成人;眼下祖母年事已高又疾病缠身,由内而外均无亲可依,无人可靠,实在离不开。祖孙二人相依为命之状,其凄婉之情,催人下泪。

二说此前已蒙太守及刺史提携,都因供养祖母而辞不赴命,而今皇上下诏,加之郡县逼迫、州司临门,本想奉诏奔驰,还是由于祖母病情的日益加重,而不能启程,境况狼狈。此中既有对朝廷的报恩之情。又有对祖母的亲情。身处两难,却两情毕现。

三是为了使自己从“忠孝不能两全”的困境中摆脱出来,作者终于找到了理论上的依据,那就是儒家的“以孝治天下”。于是向圣上说明了“少仕伪朝,历职郎署”,今“不矜名节”(不敢自夸清高,讲求名节),又作为一个亡国贱俘(“罪臣”),却能受到“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待遇,“岂敢盘桓”的心境,从而释去了武帝的猜疑。进一步道出了“辞不就职”完全在于“私情”,在于“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微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这是最根本的原因。文思又落在了一个“孝”字上。由此,我们似乎可以揣度并体会出作者行文中是如何由战战兢兢地解释,到安安稳稳以“孝”字落地的心态变化的历程。

四是为了既能以孝为本,又能向陛下效忠,使忠孝得以两全,还是得“终养”祖母,而后再侍奉皇上,这是因为“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作者乞求皇上能够生出同情怜悯之情,“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让自己实现这一愿望。最后。明誓“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以诉衷肠。

全文从自幼父死母嫁的悲情,到对作者的遭遇的同情;从与祖母终生相依的祖孙之情,到以孝为本不可动摇的亲情;从由武帝下诏而蒙受的恩情,再到辞不赴命的歉疚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报恩之情。纵览全文,凄情、亲情、孝情、恩情,以及文中所回荡着的抑郁之情、两难无奈之情、恐被猜疑的忧惧之情、义恐因不赴命而被责罚之情……如此等等,怎一个“情”字了得!难怪晋武帝读罢此表,深受感动:“密不空有名者也”。并赐奴婢二人·命郡县供给赡养刘氏的费用。

以“孝”为本。以“情”纬文,这是全戈的命脉。如林纾《文激》所说:“命脉所在日枢纽。文中有此。虽千波百折,必能白成条理。”此篇陈“情”之表文,可谓柔肠百转,然而层次分明,分寸适度,实在是因为紧紧抓住并层层围绕着命脉晨开所致。

《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也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文中的一些词句如“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等。直至今天人们还经常引用。希望同学们读此文。学李密,人生百年,匆匆而过。最爱还应是双亲——好好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吧!

责编:胡蕊

猜你喜欢

陈情表刘氏李密
至性之言,自尔动人
绘就最美孝善的鄢陵画卷
往顶上跑
后母
《陈情表》何以能打动晋武帝
《陈情表》新读
你来帮帮我
有心计的麻雀才能变凤凰
李密的死结与瓦岗寨的败亡
蒲松龄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