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处赏玉兰 纯白最斑斓

2009-07-17

上海戏剧 2009年5期
关键词:白玉兰京剧戏剧

王 虹

第1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系列活动

The 19th Shanghai Magnolia Stage Performance Award

4月9日晚,第1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在上戏剧院隆重举行,20朵名花各归其主。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领导王仲伟、郑惠强、钱景林出席晚会并为获奖演员颁奖。

当61岁的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仲伟手中接过本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特殊贡献奖后,难抑激动的心情和夺眶的泪水。她说:“感谢‘白玉兰把这么有份量的奖给我这个老太太。人只有一条命,我呢,没有戏就没有命了。”

高处

裴艳玲与她的弟子们的同台表演,是本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颁奖晚会的最大亮点。在《响九霄》的主题音乐中,裴艳玲的十几位弟子扮作哪吒、沉香、武松、林冲、陆文龙、钟馗、响九霄、赵云等一一亮相,依次展示裴艳玲在不同时期塑造过的经典角色的经典身段。裴艳玲随后出场,当她唱着《响九霄》的四平调走上台来,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观众不仅看到了戏剧的璀璨当下,更看到了戏剧的辉煌未来。

裴艳玲5岁时因“救场”饰演秦英而大受欢迎,自此踏上舞台。她从小习武生,以女子之身演活了一个个满腔正气、侠肝义胆、嫉恶如仇、铁骨铮铮的血性男儿。她的嗓音高亢嘹亮,行腔行云流水,武功出众,表演传神,戏路宽广,文武皆备,有“活钟馗”、“活林冲”、“活武松”等众多美称,更被戏剧大师曹禺、吴祖光称为“国宝”、“燕赵奇葩”。

裴艳玲对于戏曲艺术的执著与用功是惊人的。凭借聪颖的天资、刻苦的用功、不懈的钻研和探索,她完善地继承了传统艺术精华,并有独特的创新和发展,已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她还兼收并蓄、融汇贯通,打通了戏曲剧种之间的屏障,以“唱做念打俱佳”、“京梆昆乱不挡”的演艺风采风靡海内外。在去年来沪演出的《响九霄》中,裴艳玲再次用自己深切的内心体验、精湛的演艺技巧,将梨园名伶响九霄演绎得生动、形象、激情、崇高,有血有肉,充分展示出戏曲艺术的魅力和戏曲大师的风骨。

在4月7日下午举行的第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论坛上,裴艳玲以“戏是我的天、戏是我的命、戏是我的魂、戏是我的根”为主题,向全场听众讲述了自己从艺50多年来的创作演出以及心路历程。她从童年每天拧6000个旋子讲起,一直讲到京、昆、梆“三下锅”的《响九霄》,时而款款道来,时而起身示范,赢得阵阵掌声。针对如今一些年轻演员得到一点成绩便骄傲自大的状况,裴艳玲直言不讳地批评道:“自大,是多年来京剧界的一大弊病。有些演员获得了一点小小成绩,就谁也不放在眼里,这种对待艺术的态度是非常要命的。”

京剧表演艺术家陈少云凭借在京剧《成败萧何》中的精彩演绎,荣登本届“白玉兰”主角奖榜首。陈少云不但在唱腔、身段和念白上体现出鲜明的麒派特色,更在人物塑造上充分显示麒派“演人物”的艺术特点,无愧于当今“麒派掌门人”的美称。

陈少云出身于梨园世家,9岁学艺,10岁登台。他继承了麒派艺术唱、念、做、打的一系列特色,特别是吸收了大量周信芳《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艺术养料。同时,陈少云根据人物地位的变化、剧情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人物性格,加大了动作力度。在表演中,陈少云大量借鉴和运用话剧技巧,大大增强了戏剧张力。如在萧何追到韩信的那一刻,他以话剧中“静场”手法表现,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将萧何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展示得纤毫毕现。

陈少云认为麒派艺术的精髓,是技能在于“节奏”,精神在于“创新”,无论是唱念还是做打都要在内敛与壮烈中收放自如。他形象地把麒派艺术喻为行云流水、变化多端的草书——既有严谨深厚的艺术功底,又挥洒自如、不拘一格、开拓创新。他认为,学习麒派,需要演员根据自身条件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麒派艺术传承光大。

以裴艳玲、陈少云为首的老一辈艺术家为了戏剧艺术忘我献身的精神、德艺双馨的风范,将激励越来越多的年轻戏剧艺术工作者见贤思齐。

斑斓

纵观第1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所有入围演员,呈现出鲜明的老中青三代演员各展风采的喜人局面。获奖演员中年纪最大的61岁,年纪最轻的22岁,可谓“名家宝刀不老,新秀层出不穷”。年轻的戏剧艺术工作者不断涌现,年轻观众不但喜爱时尚文化,且正越来越关注和喜爱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戏曲。此度“白玉兰”,散放出当今中国剧坛创作演出繁荣旺盛、艺术江山代有人出、文化建设健康和谐的诱人轻芬。

近几届“白玉兰”有一个现象颇为引人关注,那就是某一剧种“一马当先”,该剧种演员“人多势众”。比如2007年的话剧、2008年的晋剧,都成为当年一道亮丽的景观。这道景观在本届“白玉兰”上得以延续,不过此次轮到了京剧——京剧演员9人入围,占所有28名入围演员的30%以上,且涵盖各类奖项。这与上海京剧近年来全力打磨精品力作、取得丰硕成果息息相关。

本届“白玉兰”新人主角奖被两位青年京剧演员收入囊中,25岁的杨淼和22岁的陈圣洁身手不凡,让人眼前一亮。

在新编京剧《诸葛亮招亲》中,杨淼借鉴小生、老生台步,融入小生唱腔,并改革了老生扮相,让观众信服地接受了这一个在以往舞台从未出现过的清新俊秀、卓尔不群的青年诸葛亮。这位高音亮丽、扮相清俊的女老生,从10岁开始学戏时就专工老生,对于这个行当有着清醒的认识:“女老生在唱腔上确有一定的独到之处。不过碍于生理条件,女老生在舞台表演尤其是做、打方面有较大的限制。如何扬长避短、充分挖掘施展空间,是女老生的一大课题。”杨淼是上海戏校的一名京剧教师,对于京剧教学,她也有自己的想法:“学戏除要有天赋悟性,最重要的还是沉下心来、勤奋刻苦。如今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能来戏校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作为老师,我们总在动脑筋让他们喜欢京剧、爱上京剧,这样才能让他们甘愿‘苦中作乐。”

陈圣杰在京剧《鼎盛春秋》中扮演伍员,气质儒雅,唱做俱佳。在重头戏《文昭关》中,他充分发挥其嗓音清亮、行腔婉转的特长,将言派唱腔的迂曲回荡、缠绵幽怨演绎得恰如其分。谈及未来的理想,这位年方22岁的言派传人充满责任感:“言派在老生中比较弱势,同门屈指可数,流失的剧目也多。我希望能更好地继承言派剧目、拓展剧目。我还希望能有机会演出《曹操与杨修》。总之,我要让言派更‘流行!”

纯白

2008全年共有86名演员参评“白玉兰”。他们来自全国各地31个剧团的60台剧目,包括京剧、昆剧、越剧、沪剧、淮剧、话剧、滑稽、粤剧、锡剧、婺剧、音乐剧、儿童剧共12个剧种。“白玉兰”始终秉持对所有地区、所有剧种、所有演员一视同仁的态度,保持着如同白玉兰花般的纯洁性。

凭借话剧《日出》中李石清一角而荣登本届“白玉兰”配角奖榜首的翟万臣,是总政话剧团公认的“台柱子”,他曾把金狮奖、梅花奖、文华奖等全国性大奖统统收于囊中。领奖台上,翟万臣发表了动情的获奖感言:“我要感谢曹禺大师写出《日出》这样的经典剧目;我要感谢总政话剧团和《日出》剧组所有人员的辛勤劳动、真诚合作;我还要感谢“白玉兰”的评委把这个奖给我。我一个评委也不认识,我向这些完全陌生的评委们表示深深的敬意。”翟万臣的一席话,代表了众多演员的心声,再次印证了“白玉兰”公平、公正、公开的办奖宗旨。

上海话剧演员郭京飞曾连续入围第17、18两届“白玉兰”,均止步于入围提名奖。此次他又以话剧《罗密欧与祝英台》第三度入围,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奖杯。

此次获奖的唯一一位儿童剧演员,是《古丢丢》中那个孤独却又快乐的女孩的扮演者镇亚荆。镇亚荆对这个角色非常偏爱,为此放弃了跟着家人定居香港的机会,一连作了20多场演出,即使身怀六甲仍然坚持着。

上海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严庆谷在去年把绝响菊坛近半个世纪的武丑大家叶盛章的拿手剧目《佛手橘》搬上舞台,用他的话来说,是“完成了一件自己老师都没有完成的事”。在剧中,严庆谷以精彩的丑行表演和出色的做打功夫,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另类英雄的形象。在获奖演员座谈会上,严庆谷谈到了作为武丑演员的艰辛。原来他的膝盖已经受伤,不能蹲下,无法再施展“矮子功”了。当他满怀苦闷找老师求教时,老师对他说:“师傅在你这个年纪早就不能蹲下啦——这,就是武丑!”

另一名获奖京剧演员郭睿玥的一席话,更让人们为之动容。京剧太苦、太累、太寂寞,年轻的郭睿玥曾一度想要放弃自己的演艺事业。然而就在下定决心的当晚,当她整理以往的演出资料时,看着自己的剧照和唱词,不禁泪流满面,失声痛哭,一夜未眠。斟酌再三,郭睿玥实在无法舍弃自己所热爱的京剧,留了下来:“京剧带给我痛,也带给我乐。京剧,已是我一辈子的恋人。”

玉兰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戏剧正向低谷滑坡。如今,随着戏剧的振兴和繁荣,作为戏剧权威奖项的“白玉兰”同样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同。奖掖戏剧表演艺术人才、促进戏剧艺术繁荣发展、增进全国和世界文化交流,这是“白玉兰”永恒的宗旨。然而,这朵名花同样随着艺术的规律和时代的发展,呈现出各异的姿态和风貌。

年年岁岁戏相异,岁岁年年花不同。

当戏剧处于低谷时,“白玉兰”给那些在戏剧岗位牢牢坚守、为戏剧事业默默奉献的人们以鲜花和掌声,为他们鼓劲、打气,给他们以信心、勇气,让他们认清自己及其所从事事业的价值,传承、保护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戏剧振兴发展时,“白玉兰”则通过表彰演员、评论剧作,努力倡导“德艺双馨”、“戏比天大”、“艺无止境”的理念,鼓励戏剧家尤其是青年戏剧工作者刻苦学习、砥砺技艺、钻研探索、创造进取,为艺术、为国家、为人民不断追求艺术和人生的完美,从而营造更有利于戏剧艺术繁荣发展的氛围和局面。从这一角度来说,如今“白玉兰”的作用和影响并不仅限于戏剧界。

2010年是“白玉兰”创立20周年,又适逢上海世博会举行。到那时,这株根深花繁的大树将以何种风姿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呢?

上海白玉兰戏剧奖组委会副主任吴贻弓表示,“世博”肯定是第20届“白玉兰”的最大主题。“白玉兰”要抓住“世博”的大好契机,利用“世博”的宽阔平台,展开与国际戏剧界的充分交流与紧密合作,将“白玉兰”的芬芳传播到世界,让中国戏剧的风采展示给更多的国际友人。同时,“白玉兰”将努力发挥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更多的优秀舞台作品在上海首演,让更多各地演艺人才凝聚到上海,共同提升上海城市精神的内涵和品位,促进和谐文化的建设,充分展示“白玉兰”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风采。

回顾玉兰十九度,展望明年二十春。

愿白玉兰的芬芳随 “世博”的东风香飘四海。

小贴士(可以用白玉兰的图案)

“戏是我的天、戏是我的命、戏是我的魂、戏是我的根”,这是裴艳玲主演的新编京剧《响九霄》中的一段铿锵唱词。裴艳玲的手机彩铃也是这段,可见她对这段唱词的钟爱。在第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艺术论坛上,裴艳玲由这段唱词开始向听众娓娓讲述自己从艺50多年来的历程。

(可以用白玉兰的图案,加上一张陈少云的练功图)

陈少云平时不喜交际,不喝酒,不抽烟。除了唱戏,他主要的爱好就是读书。陈少云家有不少书橱,客厅里有,书房里有,卧室里也有,架上大多是京剧业务书籍和唱片。最特别的是,在洗手间里居然也有一个书橱,里面堆着一些闲书和杂志,真是“马上、枕上、厕上”都没有拉下。

猜你喜欢

白玉兰京剧戏剧
传统戏剧——木偶戏
握握手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京剧人设》
“包”字出门去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说不一样的话
“眯眯”和“咪咪”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