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句话的风波等

2009-07-16

中国德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小琳正方反方

杜 欣

编者按这一期的班主任论坛,我们集中展示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几位优秀班主任老师的文章,请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实践与思考。

一句话

说真的,我很忙。当劳动委员来告状,我只是一边埋头改作业,一边应付地听着。

“小琳说她是来上学的,不是来做清洁的!”

我虽然对学生告状一向见怪不怪,听到这话还是一惊。一个九岁的小学生,说出这种话来,还是让人深以为罕的。

“那她到底做了清洁没有呢?”我问。

“……后来还是做了……”

“哦。”我尽量淡然地说,“做了就行了。”

小琳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孩子,我喜欢她聪慧勤奋,喜欢她有主见、有个性。而且,她对工作负责,这一点更是难得,曾经有同学在日记中十分敬佩地提到她这位组长正直、负责的精神。但竟然有个性到了这种地步!

“有这么一种说法,认为我们小学生到学校来是来读书,不是来做清洁的……”第二天的课上,我刚这样说,马上有几个孩子窃窃私语起来,小琳警觉地看着我。

我接着说:“大家不要乱猜,谁说的一点也不重要。这只是一种说法,老师觉得很有意思,想就这个问题,下午开个辩论会,大家觉得好不好?”

“好!”孩子们欢呼起来。下课后,他们都争着报名。

唇枪舌剑

辩论赛开始了,主持人:“正方观点:小学生到学校应该只读书不做清洁;反方观点:小学生到学校来既要读书也应做清洁……”

正方一辩小杰发言了:“我们都是交了学杂费来上学的,学生学生,为学而生,凭什么要我们做清洁,那钱不是白交了吗?”他说话又清楚又响亮,气势十足,反方一辨机灵鬼小晗反而声音低了一截:“我们应该爱护环境……”

“如果我们都爱护环境,一点垃圾也没有,不就不用做清洁了吗?”正方二辩是小琳。

“小学生行为规范里说了,小学生就要爱劳动,就要做清洁……”反方一向口齿伶俐的小雅声音也小了。

“我要爱劳动做清洁可以在家里做,为什么非要到学校做?”正方又是一员大将小蕾,嗨,我原以为大家会三下五除二把理亏的正方驳得哑口无言,谁知刚好相反!

自由辩论开始了,台上八个同学的辩论,唇枪舌剑。

反方:我们应该好好做清洁,那可关系到集体的荣誉。再说,不搞好卫生,会得“甲型流感”的!

正方:我们注意保洁啊,再说,有垃圾我就丢到外面去,教室不就不用做清洁了!

反方:你既然也知道要劳动,为什么偏说要在家里做?学校就是你的第二个家呀!

正方:那我第一个家不要我交钱,第二个家我还交了钱的咧!

小杰一番歪理,反方四个同学还真不知道怎么驳他。终于到了观众发表看法的时间。又是一轮更激烈的辩论。

小晨:你不管丢到哪里,总还是在这个地球上,这样下去,我们的地球不就成了个垃圾地球了吗?而且,我们会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小彤:你怎么能为了自己不做清洁,就把垃圾丢到外面呢?你要是把自家的垃圾扔到别人家里,别人会怎么想?

平时就标新立异的小实:你操什么心,我每天没扫大街,那还不是照样干干净净!反正会有人做清洁的!

小琦:人人都这么想,谁也不做清洁,那我们不是要生活在一个臭烘烘的环境中吗?

小实:有的人就是要做清洁的,因为该他做,不做他就没有钱了。

小婷:你是说清洁工吧,可是清洁工小时候也得在学校学习做清洁呀,如果从小都不劳动,谁都不来当清洁工,谁来做清洁呢?

小实:可是我们上学是为了学习好,将来不当清洁工呀!

说到这里,他还把脸转向了我,问:“老师,您也不希望我们将来去当清洁工的吧!”

站在一旁的我还真没想到会被将一军,连忙声明:“只要你们能为社会做事,老师都会高兴!我想,学做清洁也并不意味着是为了去做清洁工,就算为了以后自己家里更舒适,也得要动手劳动呀!”

小远:保姆做不就行了!

我一听简直忘了我一开始声明的中立立场就开了口:“但是家里的很多事,并不是请个保姆就能代替的呀!你希望爸爸妈妈成天不理你,就让保姆照管你吗?”

最后,我做了一番总结,大意是这么几点:大家的辩论很热烈;金钱不能取代一切:虽然分工不同,但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责任和义务,是不可推卸的;到学校里来,是来学书本上的知识,但养成劳动习惯,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教育首先要平等对话

下了课,孩子们余兴未尽。表面上看,我的活动目的已经圆满达到了。绝大部分同学都在批判“学生只读书不做清洁”这种说法。不过我想孩子们有很多想法,如果不是用这种形式,他们不会让我知道。我深深感到,我虽然自认是爱孩子们的,是民主的,但其实我做得是多么不够,课改理念中倡导的对话和平等,可能我还做得并不到位。不过,至少通过这次活动,我找到了一个起点,一个和孩子们真正平等对话的起点。

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们在忙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教学手段的改进,却回避教育的根本。“学校即社会”,在当前,传统的道德价值在飞快变化,社会上的种种思想必然反映到学校,我们的教育如果仅仅是靠空喊几句口号,讲几句生硬的道理,那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教育,首先得平等对话,有了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流,才有到达灵魂深处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可能成功。

猜你喜欢

小琳正方反方
寻找缺失的一角
我的机器人在哪里
辩论赛
减肥秘方
想变成猫的小琳
一次精彩的辩论会
小琳与猫
小琳与猫
数字骰子
小琳与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