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普瑞酮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分析

2009-07-13李婕姝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普瑞酮雷尼替丁保护剂

李婕姝

资料与方法

2007年收治胃食管反流病(GERD)病人142例,临床有烧心、反酸、厌食、胸骨后疼痛等症状,经胃镜检查及24小时食管pH检测确诊,其中男98例,女44例,年龄18~70岁,平均56.7岁。随机分为替普瑞酮联合雷尼替丁治疗组和雷尼替丁对照组,治疗组72例,对照组70例。

治疗方法对照组:雷尼替丁150mg,2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替普瑞酮50 mg,3次/日。均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复查胃镜,检测24小时pH变化。

疗效评估烧心、反酸症状缓解程度(病人主诉)、胃镜检查明确有无反流性食管炎,判断严重程度并分级,24小时食管pH监测评价食管是否存在过度酸反流,评估指标为症状缓解时间及症状缓解程度。

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结果

替普瑞酮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无论从自觉症状改善、内镜下改变及食管测定结果判断,均优于单用雷尼替丁的对照组,绝大多数患者可良好耐受,并对整个疗程表示满意。

讨论

GERD临床表现不一,包括反流症状如反酸、反食、嗳气等,反流物引起的食管和食管外的刺激症状如烧心、胸痛、吞咽疼痛、咳嗽、喘息等,以及相关的并发症如食管狭窄、出血、穿孔和Barrett食管。GERD呈慢性过程,且容易复发,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长期的维持治疗也加重了经济负担。

目前GERD治疗中,改进生活方式、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抑酸药、促动力药、抗胆汁反流药物),主要针对攻击因子,其中抑酸药仍然是目前最为重要的药物。

胃肠黏膜保护剂替普瑞酮是一种萜烯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胃黏膜保护作用和多种作用机制。通过对各种大鼠实验性溃疡的治疗证明,替普瑞酮具有强力抗溃疡作用,同时不影响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如胃酸分泌和胃动力。替普瑞酮能促进胃黏液的合成和分泌,增加胃黏液中碳酸氢盐的含量;可以增加胃黏膜中前列腺素的合成,改善胃黏膜的血流;可以稳定胃黏膜上皮细胞膜,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

食管组织抵抗力下降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机制之一。本文选用黏膜保护剂——替普瑞酮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和胃黏膜保护剂替普瑞酮的作用机制既互补又协同,能较好地改善GERD病人的临床症状及内镜下食管黏膜的损伤。雷尼替丁的费用较低,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常规用量能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适合长时间维持治疗。

猜你喜欢

普瑞酮雷尼替丁保护剂
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对慢性胃炎的效果及价值体会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冻干益生菌微胶囊保护剂及抗性研究
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的疗效对比研究及药学分析
美国FDA下令立即撤回所有雷尼替丁产品
微流控法低温保护剂添加及去除线型优化研究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低温保护剂热物性分析与冰晶的显微研究
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4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