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灵对话(十七)

2009-07-13张雅萱

法律与生活 2009年10期
关键词:纱巾心灵情感

张雅萱

上篇非常故事:童年的纱巾

提到61岁的男子,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是亲切的父亲或慈祥的爷爷的形象,可当我见到刘忠良(化名)时,却丝毫没有这种亲切和慈祥的感觉。

坐在我对面的刘忠良,中等身材,不胖不瘦,眼神中映射出狡黠,因牙齿脱落而干瘪的嘴,更成为他衰老的标签。在监狱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面对一个本该颐养天年的老年罪犯,我的心里油然升起一种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有怜悯、有感慨。

尽管前不久刘忠良再次因盗窃罪被法院判刑一年半,但在他的脸上除了有些无奈,看不出一丝悔恨、紧张和恐惧。看得出来,几进几出监狱对他来说已司空见惯了。见面之后,操着地道东北口音的刘忠良,开始讲述他的坎坷经历——

6岁那年,刘忠良的父母离婚,母亲被迫远走他乡。母亲临走时,小忠良紧紧抱着妈妈的脖子撕心裂肺地哭喊着,不肯放手,妈妈难过极了,但她还是狠狠心,掰开儿子稚嫩的小手,头也不回地冲出了家门,小忠良无力挽留住妈妈,最终只抓住了妈妈脖子上的一条蓝色的纱巾。此后,小忠良就被寄养在乡下的奶奶家,而这条蓝色纱巾既成了他感受母亲体温的唯一载体,也成了他后来走向犯罪的牵绊。

刘忠良的父亲是当地的权威人物,平时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来看他,小忠良就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尽管奶奶很疼爱他,但仍然不能弥补他对妈妈的思念,他曾多次想离家寻母,但都被奶奶劝住了,因为妈妈一走就从此杳无音讯,天地之大,到哪里去寻找妈妈的身影?每到想妈妈的时候,小忠良就紧紧地拥吻着妈妈留下的那条纱巾,渴望从中嗅到母爱的味道。

在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与无奈中,刘忠良渐渐地长到上学的年龄,在学校,他总算有了一些自己的朋友,但每当他看到周围的同学都能尽享父母的疼爱与家庭的温暖时,尤其是每逢节假日,看到同学家里那种其乐融融的情景时,他真的羡慕极了,同时也加重了他的痛苦和自卑。于是越想越难过,以致每年的大年三十,他都躲在一个没人的角落,暗自神伤,默默流泪,唯一能够带给他短暂欣慰的就是妈妈当年留下的那条纱巾

讲到这里,刘忠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那浑浊的眼睛里闪动着泪光,那泪光像一把利剑,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灵,随着他的讲述,我的眼前仿佛闪现着一幅幅悲情画面,眼前这个老人,曾经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孩子啊!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呢?对于这个问题,刘忠良的答案是父母的离异和母亲当年对他的抛弃。在我们之间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中,他多次重复着这句话:“当年,如果不是父母离婚,如果母亲不给我留下那条纱巾,如果不是父母不管我,我肯定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在刘忠良的一生中除了一次因为“文化大革命”被判反革命罪外,其余多则几年,少则几个月的八九次入狱都是因为偷盗和抢劫被判入狱,而每次的偷盗或抢劫都是因为一种东西的诱惑,那就是纱巾。不了解刘忠良人生经历的人,是很难理解他的行为。

刘忠良在讲诉这段经历的时候,眼里始终闪着泪花,语气中也带着沧桑,他说:“其实我并不想犯罪,要说我有多坏,我也不承认,只是自从母亲走了以后,我就感到那条纱巾有着说不出的亲切感,每天睡觉都搂着。后来时间长了,纱巾被洗得褪色了、破旧了,我也舍不得扔掉。有一天到叔叔家去,看到婶婶的一条新的纱巾,不禁心动了,忍不住偷偷拿回了家,从此,一见到别人脖子上围着纱巾或穿一些纱质的衣服,就会情不自禁地想据为己有,那种渴望让我不顾一切地去偷去抢,有时直接从别人的脖子上拽了就跑,但真正得到了,也并不会好好保留,甚至就随手丢弃了。我知道我心理是有毛病的,每次被抓进来时也很后悔,但一出去就又忍不住犯同样的毛病,只要一看到这类的东西就很难克制自己。”

被问到他每次出狱后又依靠什么来生存时,刘忠良流露出复杂的表情,叹了口气说:“这一辈子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这里了,而且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甚至觉得比在外面好,至少有饭吃。在外面我没有生存能力,靠干些零活或者父亲给点钱,但出去不了多久,就会因为这些事又被抓进来。”在他61年的生命时光里,只享受过五六年的家庭温暖,然后就是半个孤儿的生活,成年以后大部分光阴都是在监狱里度过。如今到了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却连人身自由都没有得到。这就是刘忠良可悲可怜的一生!

谈到未来,刘忠良表示这是最后一次进监狱了,出去以后一定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尽管出出进进已经是他的家常便饭,但他渴望自由的愿望还是很强烈的。他说:“我一生都期盼着有一个温柔贤惠的女人关心我,给我温暖,但从来没有那样的机会。当然,这也怪不着别人,只能怪自己不争气,谁让我有那些毛病呢?”

与刘忠良近一个小时的谈话,对我来说,就像伴他重走了一遍坎坷的人生路,那是一种难以言状的沉重和压抑。对刘忠良来说,他体验了一次从未有过的心灵沟通,他说这是他第一次接受别人的倾听和理解,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尊重。已经习惯于被人称为坏人、社会渣子的他,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种没有尊严的心理暗示,于是就破罐子破摔了。但今天的体验点燃了他对未来希望的火花,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渴望,能捕捉到他眼神里透出的那点难得的光亮,这时的他不像个61岁的老人,却像一个迷茫中的孩子。

事实上,整个谈话的过程,我都没感到坐在我面前是个60多岁的老人,因为他的渴望,他的期待,他的无能为力,实在让人无法将其与一个成熟的成人联系起来。只是他那玩世不恭的神情和察言观色的敏锐与老练,仿佛在提醒人们他其实是个老练的惯犯。二者集于一人之身,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我不能保证这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能完全解除他的心理障碍,也不能保证一年半以后出来的他能像他说的那样一定能够彻底痛改前非,但至少这次的谈话,让他第一次体验到了被人理解的滋味,这对他来说是巨大的鼓励,更让我感到心理咨询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期望达到的目的和效果。

结束谈话之前,我也给了他一些建议和方法,希望他能开始面对自己的心理障碍,也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余生。从他细微变化着的表情和由灰暗到光亮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渴望。我相信,只要那颗向善的心灵尚未泯灭,眼前的这个灵魂就还有希望改邪归正。这也是我最期待的结果。

下篇专家剖析:爱的缺失种下的恶果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个案,因为它带给我们太多难以理解和不可思议的信息。然而它却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论我们接受还是不接受,无论我们表达怎样的叹息,都能体会这样一个事实带给我们的思考和经验。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情结”,它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问题。主要描述一组感觉和观念。这些感觉和观念相互关联,是由个人情绪经验中的一

个重大伤害产生出来。

刘忠良的“情结”就来源于6岁妈妈离开他时的创伤体验。这种创伤,随着岁月的积累,看似渐渐地淡去,但实际上却一直留着使之潜移默化了,深深埋进无意识里。于是像尘土从地毯下被扫走一般,不再被他意识到,但事实上仍然滞留在他的潜意识里。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活了60多岁的他至今仍对纱巾有难以克制的冲动行为,以至于为此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这种被压抑的伤害,在刘忠良的意识里固着千一个特殊的观念,这个观念于是变得充满着电波,总是影响他的思想、感觉和生活。

因此在刘忠良的生活里我们看不到正常的人生模式,一生的监狱生涯来源于他心灵深处的对母爱强烈的渴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恋母情结”,这种未了的心愿导致其放弃了成熟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衍生出畸形的生活模式,所以我们会看到60多岁的他,毫无生存能力,仍要80多岁的父亲接济他的生活,并还把自己冲动的行为归咎于父母的过错。

6岁,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年龄,是一个孩子由对父母的依恋到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对刘忠良来说,正好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经历了这样难以承受的创伤,所以他对父母都是有愤怒的,这种愤怒更让他加剧了要父母补偿他的心理,偷纱巾的行为是恋母情结的体现,无生存能力是对父亲不满的表达,而当这些行为遭到惩罚时,其实就是对父母最大的惩罚。

谈话之初,我看到的是一个玩世不恭的罪犯,没有情感的色彩,只有防御和敌意。但经过交流和共情,其实是能感到他被隔离的情感有一丝丝的软化。毕竟他有这种渴望,也有被人理解和接纳的需要,并且这种需要像干渴的土地需要雨水的滋润一样的,非常强烈。就像刘忠良说的那样“这辈子从来没有人跟我聊过这些,也从来没被人理解过”。我能感受到这种理解和支持给了他从未有过的温暖和体贴,让他挫败的内心又有了憧憬和梦想。

心理学的另一概念“依赖性人格障碍”,它的主要成因是,童年早期的依赖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最明显特征,就是对于别人情感和物质资源的饥渴和贪婪。从而导致成年期的心理固着在“口欲期”,以至于使一个人的“心理哺乳期”不断延长,有的人甚至处于“终生心理哺乳”状态,以“吞噬”别人的情感、判断、决定为生。所以,他们的情感、自尊、自信是完全受制于他人的。

在某种程度上,刘忠良就具备这种人格特质。正是如此,使得他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缺乏自信心,不能面对现实,他一直乞求父亲安排自己的人生,不肯做出自我检讨和改变,不肯为个人成长和行为负责,把缺失的情感,归咎他人。可见他没有任何心理资源,所以完全不能考虑他人的感受,表现出来的就只有索取,并很难表现出对别人的感激和爱。

刘忠良内心极度缺乏真正的爱。因为他在童年时没有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终日与孤独和空虚为伴。在他的心里,世界无情而混乱,别人总以异样的眼光对待他。被遗弃感使他沉湎于被遗忘的恐惧之中,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他对自己的价值深深地怀疑。所以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伴随他伤痕累累的人生,这也使得他的心灵更加的扭曲和变态。

行为是内心的表达,刘忠良的内心表达所付出的却是他一生的代价!

从这个个案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如果父母缺乏自律性,且没有给予子女足够的爱,子女也就不可能自尊自爱,更不知如何给予别人真正的爱。过分强烈的依赖感,多是来源于童年时期患者父母缺乏爱的能力,且将不幸延续给下一代。导致其只想获取却不愿付出,心智就会永远停留在婴儿期,这只会对人生构成限制和束缚,而不会使情感走向完美,也会使卷入其中的人跟着遭殃。

每个生命都很宝贵,宝贵的生命更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与呵护,只有茁壮成长的生命才会有足够的能量抵挡人生路上的雨雪风霜。在此奉劝天下父母: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那么从你自身做起爱自己的孩子吧,尽量多地给予他们的心灵以关爱,使他们从“被人爱”的体验中,学会“爱的付出”,锻炼和提高爱他人的能力。孩子健全的人格从学会爱别人开始,所以,从小就给孩子打下一个良好的人格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健康美妙的人生都需要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纱巾心灵情感
情感
台上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黄纱巾
唤醒心灵
心灵小语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妈妈的红纱巾
黄纱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