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企业要化“危”为“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2009-07-04程松彬刘之鹤

北方经济 2009年11期
关键词:企业

程松彬 刘之鹤

一、企业如何看待当前的“危”与“机”

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是经济结构失衡和各种深层矛盾的总爆发。经过这场全球经济动荡,市场结构、竞争结构都会发生较大变化,甚至各个企业的市场地位也会重新“洗牌”。这种洗牌对中国企业充满挑战和机遇。

(一)需求巨大是中国企业独有的优势

几乎全世界的专家学者和各国政要都认为中国是战胜这场金融危机的一支中坚力量。中国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站在一个有利的地位。凭中国巨大的内在需求、凭中国金融系统较好的经营状况、凭近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凭连年以20%以上速度递增的财政能力,以及中国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我们完全有可能把眼前的危机转化为机遇,这的确是外国人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在这种形势下,对中国企业来说;就是抓住时机,推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为下一轮发展创造条件、孕育力量。

(二)中国企业已形成化解危机的企业文化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的经济形势与欧美等重灾区不同。中国企业要摆脱危机“挺”过去、或从战术角度去化解危机,重要的是企业管理者要总揽全局,对形势有清醒判断,以前瞻性思维、以进取的姿态,发现机遇、利用机遇、实现超越。

(三)危机冲击中国企业的营销体系

随着金融危机向中国传导,首先受到冲击的是没有营销体系、没有研发能力、完全靠订单“吃饭”的代工企业。进一步,是有庞大生产能力但没有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的企业。这些企业不是输在生产能力,而是缺乏软实力。实际上,厂区的大小、生产能力的多少只是企业规模的一部分,往往还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是技术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品牌影响力、管理能力、融资能力、系统集成能力以及公司治理等软实力,在现实的全球金融危机面前,中国大多数企业都有强烈的规模扩张的动机,不惜倾全部资源扩张产能,却对软实力建设缺乏关注。现在,在很多产业中中国企业的规模已达到世界级水平,但普遍的问题是软实力与硬实力不匹配,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四)结构调整中国企业也有危机

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外部环境相对宽松,使一些企业缺乏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资产重组的紧迫感。目前,中国的钢铁产业很多企业是重复、分散、落后,呈现出结构性低效率。一些轻工企业主业不突出、辅业占用了大量资源:有些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还没有改变:一些企业盲目多元化,背上了包袱。企业间长期处于同类、同档次产品的恶性竞争。

二、重新审视公司的发展战略

(一)产销不畅仍然是中国企业的问题

这次金融危机暴露出一些企业产品销路不畅、失去竞争力、效益下跌等问题。如果把这一切都归结于市场问题,坐等市场自然复苏,那将犯历史性错误。任何企业必须能从短期的问题发现深层次矛盾。经济萧条,才能让人把问题看的真真切切,市场检验了每个企业的竞争力。中国的企业家现在能做到的是,应冷静地审视公司战略,必要时做出调整。

(二)重新审视公司发展战略,评估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

当前理性地评估变化了的企业内外环境,分析企业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是为了发现新的机遇,以保障企业在内外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乘势而上,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市场地位。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企业的创新必须是一个有活力的结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前,一些企业由于过速扩张,导致资本实力与企业规模失衡,始终处于高负债,甚至拆东墙补西墙、短债长用的状态,抗风险能力非常脆弱。在中国这样的企业也很多,经营环境一旦变化。周转不灵,资金链就会断裂,即使是资产质量很好的企业也会被逼到破产的边缘。

(三)软硬实力不匹配仍然是我们的问题

这次金融危机迫使中国企业必须重新考虑建立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方方面面的实力,形成软硬实力相匹配的企业结构。目前,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绝不是等待危机过去,而是以进取的心态,以更加强烈的危机感,敢于进行从未有过的探索,实现产品或技术上的突破。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对于能源对外依存度超过95%的日本,是巨大的打击。但日本企业潜心开发节能技术,不仅生产过程节能降耗取得了大的突破,而且以汽车为代表的节能产品一举成为世界抢手货,反而成为石油危机的一个赢家。上世纪80年代前期,短短的几年日元升值超过40%,这对于外贸依存度很高的日本企业是巨大的挑战。结果,一批企业倒闭了,但产业结构迅速调整、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产业竞争力反而上了一个新台阶。加强这种真正的实力建设,是今天中国企业必须努力补上的一课。

(四)企业重组一直存在着“危”与“机”

这次金融危机,当然加速了优胜劣汰的作用强化,为产业和企业的结构重组提供了动力:社会承受能力相对增强,为资产整合创造了条件。此时,既为低成本扩张提供了机会,也是收缩战线、优化经营结构的有利时机。在不违背反垄断法情况下,中国企业要大规模地强强联合,有利于培育优强企业。通过并购,使有效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一方面有利于做强,另一方面对困难企业的投资者也是减少损失的一种解脱。这家企业的辅业就是另外企业的主业,通过剥离、收购、重组,将充分激发存量资产的活力。尽管世界不乏多元化经营成功的案例,但全球化和信息革命改变了产业分工,使专业化成为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流。

三、化“危”为“机”打造中国企业竞争的新局面

很多中国企业是从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起步的。这种发展模式的门槛比较低,依赖大量的土地、能源、矿产资源和资本、劳动力投入即可以较快地实现经济增长。但现在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一般加工工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利润薄。这不是中国工业化的目标,只是工业化过程的一个阶段。随着经济规模扩大,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容量的制约越来越严重,低端制造业的不可持续性将越来越明显。中国企业必须及时由主要依赖资源投入、靠量的扩张实现增长,转向发挥人力资本优势,以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为主实现企业发展,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领域转移。这方面,目前中国已经有一大批企业做到了。

(一)做好产业升级的转型

全球金融危机的外部压力和基础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的压力,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如果国家乘这次扩大内需的时机,抓住信息化机遇,发挥后发优势,选择若干具有前瞻性、带动能力强的新型产业或条件成熟的高新产业,制定和实施振兴计划,这当然是最好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机会。如果中国企业能选准某些比较成熟、有前景的产品或技

术,例如新能源和环保,地面高清电视、手机电视、电动汽车、三网合一等,制定和实施技术追赶战略、加快产业化进程,一旦能有新的突破,就可能站上一个新高地,在产业升级和技术追赶上实现一次跨越,而这种跨越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经济发展的机会不能均衡地分配给每个人,机会只照顾那些有准备的企业。能从根本上扭转被动局面的就是创新,就看谁能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新的商业模式,创造公司新的增长点,再造竞争优势。华为、中兴、腾讯、迈瑞等一批批创新型企业迅速成长,在增长方式转型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二)技术创新环节必须有新的突破

技术创新是很多中国企业的软肋:技术依赖是很多中国企业的硬伤。许多时候,不是我们没有跨越的潜力,而是缺乏创新的胆识;许多事情,不是我们没有突破的可能,而是缺乏必胜的信心。在市场情况大好的时候,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是经营管理水平的关键,面对如此巨大金融动荡,技术创新水平的差距足以导致企业的“生与死”。美国汽车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日本的丰田、本田都是靠技术打天下,没有技术市场照样把他们抛弃。现在美国汽车业深陷危机,说到底还是技术创新的问题。关键的时刻就看企业的“内功”。中国很多企业的优势在于“低成本”。造成低成本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土地、劳动力、能源、矿产资源、汇率等低价低税政策;二是随着企业产能的扩张,已经达到了经济规模。目前,在中国及全球的市场上,生产要素低价低税的政策都在改变,要素价格上升已是大势所趋;规模扩张的市场条件已经消失。技术创新就是决胜的关键。因此,构成企业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基本条件已经动摇,很多企业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必须寻求新的竞争优势,现在才是考验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时刻。

(三)要在经营管理上顺应时势

应对严峻的外部形势,首先要收缩战线,攥紧拳头,要强化财务管理和现金流管理,改进采购和库存管理,砍掉过多的账户,甩掉不赚钱的业务板块和“寄生公司”等,把企业有效资源集中于主业、集中于能赚钱的板块。市场就是以赢利为标准,不赚钱就要被抛弃,中国人是精于管理的,中国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研发能力、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品牌战略、营销管理、投资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诸多方面与世界先进企业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能化解它,差距就是潜力。现在强大的市场压力正逼迫企业苦练内功,向“精益管理要效益”。据测算,中国的物流成本约占GDP的20%,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分别只有10%左右。科学地设计生产流程,发展第三方物流,这里蕴含着巨大的成本潜力。如果企业在应对这场危机的过程中能在精益管理上迈上一个台阶,将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发挥长期作用。

(四)加强国际合作

这次金融危机,中国企业相对损失较小,在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失势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加强国际合作的大好时机。正如《易经》有云:“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聩然示人简矣。”这表明一切成功的关键,和谐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全球经济处于危机状态,更需要中国的企业家以广泛合作的方式化险为夷。

(作者单位:1吉林银行;2长春税务学院)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