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三物理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

2009-06-29李世阳

科教导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高三物理实验

李世阳

摘要2009年是福建省实施新课程以来第一次高考。从近几年课改省高考试题来看,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学高考将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因此,高三物理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能力培养设计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高三物理课堂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讲的多,学生思考的少,出现了一些现象,如学生课上听得懂,但不会做,有时一个问题要讲多少遍才会做,还有些同学不愿学物理而“甘于”失败等。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老师在课堂上没有与学生合作交流、互动探究,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环节。

2 教师的转变

在高三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发生转变。在教学思想上,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由“教”转向“学”,由“教师”转向“学生”, 主动权于学生,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活动。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可接受性和发展性,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获,都有提高,努力实现“个性化”、“个别化”与“集体化”的最优组合,使教学活动充满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使教学活动充满民主性。在教学方法上,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加强课堂调控,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 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

3.1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往往对教师还有很大的依赖性,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引导下,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和提问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把学生的提问作为经常性的作业来抓,在提问中学习。

在教学中发现,大多数高三学生很熟悉与“双基”有关的物理原型题,一旦遭遇到这些现实问题又往往表现得束手无策,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把这类问题抽象概括成熟悉的物理原型题,应是我们设计探究教学的着力点。我们可以尝试“以题带题”的方式:先以一个难度较低的、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原型题或近形题为引导,“预热”相关的“双基”并初步确立相应的物理图景后,再“抛砖引玉”地给出这类应用物理问题,此后的发现质疑、抽象概括和寻求解题思路主要可以由学生来完成,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只需适时地给予点拨和引导即可。这样设计既能较好地强化“双基”,又能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有效信息构建物理模型、简化物理问题、迁移物理方法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应对这类问题的自信心。

3.2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论证的能力

考试大纲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数据,给出因果分析并最终形成定性的结论,这样可以考察学生分析和论证能力的,也能用来甄别学生探究能力的强弱。

要提高学生分析和论证的能力,就要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数据、去作因果分析、去形成结论。要想在高三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分析和论证的能力,并不需要刻意地汇编这类问题进行专项训练,更有实效的做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多鼓励学生阐述解题思路、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多引导学生做方法评价和类题归纳,充分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逐步养成学生在解决问题后作小结的良好习惯。多指导学生回归教材和分析教材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与“源自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的高考命题思想也是相吻合的。

3.3教学中培养学生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实验题的复习是最难把握的,高考中实验题的命制也是最难被预测的。近年来,主观设计性试题和主观评价性试题已成为高考命题中物理实验技能考察的主流题型。

传统的复习方式通常 “由因及果”的正向实验思维,需要的是“我想解决什么(实验目的)→我需要什么(原理、器材)→我该怎么办(方法、步骤)”的变式思维,显然这种逆向思维方式更有利于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性、评价性方案或途径,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解决实验类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尝试更具系统性和探究性的实验复习手段,设法把实验基本技能复习和探究能力培养进行有机整合,摈弃实验题的大容量训练,有目的地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验目的为突破口,寻求科学的实验思路,同时兼顾实验误差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逐步形成最终的实验方案。这种探究式实验复习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系统性认识和整体把握能力,“果因式”问题设置也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强度训练需求,“关联式”和“递进式”的设问和释疑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实验思想,实验素养也就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探究复习中获得了探究能力的升华。

猜你喜欢

高三物理实验
留言板
高三·共鸣篇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最酷的太空实验
我把高三写成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