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学研究概述

2009-06-29朱斯斯

科教导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学

朱斯斯

摘要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助于提高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对于培养综合型素质的人才有着深远作用。

关键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

中图分类号:G447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竞争的日益加剧使人们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高校学生因压力问题自杀、犯罪的事件屡有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已引起整个社会的积极关注。然而,我们在关注心理健康之时,往往忽略了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问题——身体素质水平。本文将主要运用文献综述法,就当前关于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学研究予以论述,并提出建议,希望能有助于高校学生良好体育锻炼的培养,以增强其积极的实践意义。

2 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与特点

2.1 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

体育锻炼习惯,一般是指人通过有意识地组织,不断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能促进身体发展并达到愉悦情感的行动方式。

2.2 体育锻炼习惯的特点

(1)重复性。体育锻炼习惯的本质特征,它是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实践基础。

(2)习得性。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人们在后天经过实践,在活动的基础上,认知参与、并通过练习而形成的。

(3)主动性。体现了参与锻炼者的行为自主性,体育锻炼习惯是个体因某种动机驱使而自愿进行并培养得出的行为习惯。

(4)稳定性。“习惯成自然”,一般情况下,除受部分环境条件、设施的局限或人体的伤残影响,一旦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便不容易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因为它所体现的是参与者的积极主动性,是一种长期稳固的需要体现。

3 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

3.1 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机制

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机制,主要可分为生理学机制、心理学机制和社会学机制三种。从心理机制而言,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是由人的体育需要出发,形成一种驱动使人自愿长期参与该活动,在不断重复、强化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3.2 影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因素来源

(1)自我实现需要。高校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在生长发育趋于完善的基础上,心理上对于外在的美的需要也日益发展,对于身体形态的不满意或者要求自我向更完美的体形发展驱使他们通过健康、有效的方式——体育锻炼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2)家庭影响。在家人对自己体形、健康状况的期待下,学生开始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动机,收获积极效果后,加之长期与反复强化作用,使其形成较为稳固的体育锻炼习惯。

(3)团队依赖的影响。有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有一定的团体依赖心理,即如果有熟悉的同学或好友陪伴参与体育锻炼,则更容易有鼓励作用,使之对参与这项活动有坚持性。

(4)社会影响。在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十分强调对综合型素质人才的需求,体育锻炼则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直接手段。另外,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这种大型的全国性体育运动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产生一种积极的推广效应,大家纷纷参与体育锻炼。

4 研究走向与建议

4.1 经典心理学理论研究

(1)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Bandura)于1986年提出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影响个体行为发展有三个因素:个人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共同决定、影响着个体的锻炼行为。

(2)健康信念模型。最先是在健康心理学领域由Becker提出的,模型认为健康行为来自于心理、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它的核心部分是个人关于健康的信念。

(3)自我效能理论模型。由班杜拉(Bandura)于1977年提出,它是应用于研究体育锻炼行为最多的源于社会认知理论的构架。自我效能理论认为影响个体锻炼行为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自我效能,即有能力成功完成行为的信念。

4.2 培养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建议

(1)以正确认知为基础,对学生开展体育知识与安全教育,避免学生在锻炼活动中不必要的伤害。

(2)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可以结合课外素质拓展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加体育活动中的趣味性,学生自发参与体育锻炼才是培养良好锻炼习惯的开端。

(3)完善校内的体育场馆与设施,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创造物质条件,并在一定条件下及时更新体育设施。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跟踪导练(二)5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