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2009-06-29陈莉莉

科教导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上机中等职业困境

陈莉莉

摘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由于受到经济、社会等外部因素,以及内部的教学设备、师资水平、课程设计与管理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制约学校计算机教学发展的整体困境。在这样的情形下,必须在加大投资规模和改变投资结构、教学与市场就业需要结合、优化内部教学管理等方面努力,才能够探索出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对于职业教育学校而言,计算机教学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作为公共基础课层面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二是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计算机教学。这两类教学作为支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基础,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受到了外部与内部更为明显的双重制约。

1 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发展的主要困境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相比较于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有着不小的劣势和差距。这些差距的形成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经济、文化、社会等现实的影响。具体分析,外部困境和内部困境主要的内容如下。

1.1外部困境

首先,学校外部的整体城市经济水平和经济活跃度,是影响职业教育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和培养水平的重要因素,包括影响职业教育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师资水平。例如,传统的计算机科学划分为软件、网络、计算机应用等专业,软件专业还根据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分工而细化为需求分析师、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网络专业细分为网络维护工程师、综合布线工程师、电子商务工程师等职业;应用专业可细分为硬件维护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等。这些细分主要是由外在的经济环境需要引起的。相比之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活跃度上较低,进而影响了计算机教学方面的整体水平,更有可能造成人才的东流。

除了经济活跃的影响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在进入职业教育学校前,其关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存量较少、起点较低,入校前所获得的计算机教育训练机会较少。这其中的原因部分源于这些地区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设施投入相对落后,缺少了外在的社会刺激和教育,形成了这些地区的学生在计算水平、尤其是动手和创造性方面的欠缺。

1.2内部困境

除了外部环境外,相对而言西部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等内部因素,也带来了一些制约。主要的内部困境包括以下方面。

1.2.1传统的“重教法、轻学法”教学方法导致效果不明显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中,现实的情境中学生参与性和个体性方面明显不足,尤其是相比于课本中信息充分、结构良好、容易选择的文本性问题,现实计算机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则首先需要进行准确和清晰的界定,然后才有可能找到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然而,现实中的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面临的问题多数是结构不良、信息不充分的,需要根据问题出现的具体情境来进行界定。

1.2.2学生知识层次的差异

由于地处经济落后和社会开放性较低的地区,多数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在进校前所接触到的计算机信息教育较少。其中,有些学生由于经济水平限制等在进校前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接触到计算机。这种前期教育上的空白所要求的后期职业教育投入量、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的策略性会更高。

1.2.3设备投入与上机实践的不足

由于设备的紧张以及学生课程的统筹安排不足,学生们在学完计算机课程后操作能力差,不能用计算机完成一般的实验和项目作业,甚至在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望机生畏”。

除此之外,传统的以书面个人考试分数简单考核与评价学生的体系,使得计算机教学在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方面没有相应的合理激励和评价机制,也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教学水平。

2 应对困境的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发展策略

应对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计算机发展水平的外部、内部困境,需要采取改善投资规模与结构、密切教学内容与市场需要、改善内部教学管理过程等策略来化解。

2.1加大投资规模、改善投资结构

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师理论授课、机房学生上机练习方式,之后的多媒体投影进行理论授课、机房学生上机练习的模式,第三种教师在机房口头讲授、学生跟着做的模式,第四种教师在机房利用多媒体进行讲授和演示,学生跟着做的练习模式,第五种采用网络多媒体软件控制进行讲授、学生练习,以及利用教学网站等自学模式,促进对课堂学习知识的复习和查缺补漏等教学模式,在其演变和递进中伴随着学习效果提高的是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变化,并形成相应的管理体系和配套机制。这就需要在计算机的投入规模与结构方面进行改善。

2.2密切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点就是与市场的需求联系很直接,因此课程设置应注意灵活性和市场的需求。首先,职业教育首要的是要面对就业,它相比于其他高等教育(下转第54页)(上接第49页)在这方面的要求更加紧迫。因此必须在深入了解社会、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够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密切跟踪变化。

一般而言,应该根据学生未来就业和日常使用的需要,设置递进层次的学习内容,例如会购买性能价格较佳的电脑,了解相关性能指标;能够选购、安装和调试常用的I/O设备,如添加一台打印机、通过电话线上网的调制解调器;学会安装与设置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学会用电子表格建立数据的统计、排序、筛选、汇总、图表;学会用演示文稿来完成演讲、论文答辩等,掌握其中的多媒体、超链接、动画效果等设计;可以利用数据库等对信息进行管理、加工、利用等。

2.3优化内部教学管理水平

在既定的内外部环境下,可以说教学水平的优化是影响到计算机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2.3.1重视问题导向教学法的运用

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又称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性教学,它自身所具有的优势符合了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并逐渐获得认可。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教师为学生创造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独立、协作地提出探索性和求证性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问题导向的学习模式是强化知识形成过程和实际应用过程的教学,重在通过问题划分、优化组合知识,通过问题系列,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式的学习。其中,应巧妙地运用“设疑法”进行教学,提出富于启发性、符合学生知识储备的问题,将教学目的性和学生的接受性结合起来。

2.3.2坚持多上机练习和动手实践

如果只上机不讲解,那么就无法保证上机的质量;若只讲解而不上机则会使学生忘记了教学的根本。一般而言,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一节课最多三分之一的时间讲解,其他三分之二的时间则用来上机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精讲多练”,讲要“精”即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来把握讲授的深度和操作示范、技巧;而讲是为“练”服务的,它从属于实践,练要“多”,尽可能创造实践的机会。

2.3.3强化考核与过程引导

计算机课堂考核是一种过程考核,督促和加强学生的平时学习。由于计算机课堂教学重在操作技能的培养,对于反复训练的实训内容,必须在作业布置上,引导学生注意作业的具体要求、深入理解和把握操作步骤。另外,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是在这一环节中养成的,如果没有强化考核的压力,使学生多训练和反复操作,那么就难以准确、熟练掌握技能要求,影响教学的效果、学生自信心和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3 结论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对民族地区的进一步扶持,西部职业教育的计算机教学外部环境将得到逐步的改善。在此背景下,内部的教学管理等将成为重要的因素,这种进步需要更多科学的机制建设和激励措施,进一步激发教师与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的热爱和投入。

猜你喜欢

上机中等职业困境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跟踪导练(一)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探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探究
提高中职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策略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
数据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