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遭遇暗示(下)

2009-06-29

师道 2009年5期
关键词:陈老师技巧效果

反思篇:一语惊醒梦中人

■ 子丞伍剑婷

暗示可以是无声的形体动作,也可以是有声的信息传递,笔者在《遭遇暗示(上)·经验篇》对课堂暗示的技巧与作用进行了探讨。由于教师与学生存在思维差异等诸多原因,暗示并不是“万能药”。本文将进一步探讨课堂暗示的另一面,以期较好地把握课堂暗示的方法。

学生的话

百般滋味涌心头:黄志强——一次上语文课时,我的同桌小全在搞小动作。我对他说“不要玩了,等会老师发现了会批评的”。小全听了后,说“关你什么事”。我气愤地将他玩的东西“没收”了。刚好老师注意到了我们的小动作,他并没有说话,却用眼神狠狠地注视着我,似乎在说:“黄志强,你是班干部,应该给小全当个榜样,带领他进步,怎么竟跟他搞起小动作来了?”我想跟老师解释,但看到老师愤怒的眼神,只好欲言又止,脸红红地低下了头,心里觉得特别冤枉。小芹——前几次数学测验,我分别考了26分、36分、38分。最后一次测验发回试卷,我上去拿卷子时,老师摆出一副不悦的神情说,“有一位同学这几次测验刚好一百分”。全班同学都明白老师话里的意思,纷纷哈哈大笑看着我。我心里很难受,当时真想大哭一场。陈全——也许是因为我的学习和纪律都不好,当我与同学产生矛盾时,很多时候老师会认定我是罪魁祸首,把责任都推到我的身上。一次上课老师布置课堂练习,我问小辛一道问题。他不但没有回答我,还说我笨蛋,我不甘示弱,“有什么了不起的,不教就不教”!我们正在小声争吵,老师走了过来。小辛忙解释说,“刚才陈全打扰我做练习”。我刚想解释,老师却摆出一副愤怒的样子瞪着我,然后对小辛说,“以后有事跟老师说,别跟无聊的人做些无聊的事。”说完又瞪了瞪我。我当时心里觉得很受伤。丘胜利——一次模拟考试我考得不好。张老师跟我谈过一次。但第二次我仍旧考得不好。老师没有找我了解情况,却在班上说“有一些同学学习一直没有抓紧,成绩总是上不去”。我知道他是在说我。但是心里觉得特别不舒服。成绩的提高是需要时间的,我成绩暂时上不去,不代表我学习没有抓紧嘛。小成——有时,我觉得班主任老师很虚伪,他常常转弯抹角地批评同学。其实,大家都知道,他这样说是想提醒犯错的同学注意,但采取的方式却让人难以接受。我想对他说,“既然不想让犯错误的同学在大家面前出丑,为什么又要采用一些全班同学都知道的暗示行为呢?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这样只会使犯错的同学被取笑啊。与其这样,还不如在私底下批评,而不是采取‘虽不点名但又人人皆知的批评方式”。

众说纷纭道心声。子升——一次,我上课与小强玩,王老师发现了,敲了几下桌子,还看了看我。虽然我知道王老师已经发现我的异常举动,但是我并不害怕。因为王老师的“招数”我已经很熟悉了,只要我马上扮出乖巧的样子,就不会受到惩罚。小芳——小锋经常在课堂上搞小动作,这点陈老师是知道的。但陈老师从来没有批评过他,通常只用严厉的目光瞪一下他。我觉得小锋并不害怕,因为他都已经习惯了。当陈老师瞪着他看时,他会马上收敛,等老师没注意再继续玩。我觉得陈老师太善良了,对付这类同学,应该让他出出丑!城城——我觉得一些同学脸皮特厚。老师绷着脸看他们时,他们还能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我认为对那些故意打乱上课秩序的同学不用太客气。雨遥——黄老师很和蔼,教我们三年了,我都没看过她批评过哪位同学。正因为此,很多调皮的同学才敢在她的课上搞小动作、开小差。我想如果总是以为“无声胜有声”的话,同学们只会更放肆。永芳——其实,很多同学都能读懂老师的暗示,摸清老师的脾性。反而是老师没有读懂我们的心理。那些顽劣同学知道如何巧妙地避免老师的批评,怎样得到老师的原谅,甚至还知道通过怎样的方式确保再犯错误时不被惩罚。难道老师真的没有发现他们是如此的“狡猾”吗?

老师的话

生搬硬套遇尴尬。张老师——暗示是一门艺术,不同的人使用的方式与效果不尽相同。我曾经“复制”某些教师的暗示方法,却遭遇了尴尬。某同事说了一些他在课堂上巧用暗示来提醒、教育学生的经历。我听了认为很有道理,打算尝试一下。上课时,我发现一位同学的手放在桌子下面,认为他在搞小动作,便走到他的旁边轻轻敲了一下他的桌子。本以为该学生会明白我的意图,谁知道他非常疑惑地看着我。后来才知道这位学生上课时并没有玩东西。因为暂时没有动手记笔记的需要,所以将手放在桌子下面,那样会感觉比较放松和舒适。看来,暗示不可生搬硬套,它不但需要技巧和方式,更需要在日常中了解学生的习惯。

过度暗示惹反感。胡老师——暗示的作用很大,但如果使用过度,可能会有反作用。一些教师暗示的对象主要是课堂表现不好的学生。通过语言、行为的暗示让学生领会、转变。但是,如果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频频使用相同的方式,暗示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学生可能对教师的常规暗示有了“免疫能力”,对教师的警告或提醒不一定遵从。曾经有一个这样的学生,课堂上喜欢搞小动作,玩东西。开始,我采用眼神暗示的方式还能取得效果,他总会顺从地停止一切违纪动作。后来,多次采用相同的暗示后,他开始对我的暗示熟视无睹,有时甚至还摆出不耐烦的神情来应对。

慈目善心变纵容。利老师——教育不能一味宽容。有时,老师的过度宽容可能会变成纵容。如在课堂上,一些“老问题”学生经常出现违纪现象,一些年轻的教师一味采用简单的暗示来提醒他们。但是这类学生不但是违纪“资历”老,而且对教师意图的洞察力也很强,被老师暗示后,总会摆出顿悟、害羞或内疚的神态向教师传递“我知错了”“我一时把持不住”“我一定改正”等信息,使教师不至于惩罚他。教师仅用简单的暗示难以对“老问题”学生产生长远的警醒效果,甚至可能会变成纵容。

恩威并施是关键。陈老师——暗示不但要掌握技巧,更要会打心理战。学生的思维不同,生长环境各异,接受教育的方式也不一样,要懂得他们不同的心理。如果暗示仅仅只有技巧,暗示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有时,暗示需要教师用“威”来辅助产生效果,以“情”来感染、打动学生。教师实施暗示需要站在学生的层面上思考问题,“施恩”以动情,“立威”促转变。能捕捉学生的心理,才能找到了转变的切入口,暗示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直言暗示

暗示,不仅是师生情感的融合剂,还是课堂和谐的催化剂,能帮助教师巧妙地“修补”教育“漏洞”,引领课堂走向。暗示,并不仅仅是三言两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那么简单,它是透过言行举止彰显师者教育思想的方式,体现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掌控能力、教育智慧与技巧。

暗示,既是一剂舒心良药,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巧妙,效果明显。反之,亦可能会出现副作用,致使教师陷入尴尬,与学生出现交流短路,甚至无功而返。因此,教师运用暗示并不能随意为之,也不能生搬硬套。面对暗示,教师应做好对象调查与技巧探究,寻找切入口,对症下药,方能妙手回春;暗示应因材施教,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境要采取不同的暗示手法,方能立竿见影显奇效。暗示,还是一场心理战,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瞬间的心理变化,形成有效交流。

将暗示融入课堂,服务教学,固然不能放诸四海而皆准,但也不失为一门值得探究与运用的艺术手法。只要用得适时、巧妙,它将给教学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广东清远市阳山县教育局、阳山县阳城镇湟婆小学)

责任编辑李淳

猜你喜欢

陈老师技巧效果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我的科学老师
指正要有技巧
小陈老师来上课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
提问的技巧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