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与专业化应该并举

2009-06-29李朋义

出版参考 2009年4期
关键词:出版业专业化多元化

李朋义

多元化经营是出版业寻求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曾经是国际出版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一些大型出版集团,开始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他们通过收购、兼并,把自己的经营范围,拓展至文化基础设施、文化工业、商业、金融,旅游、房地产等诸多领域,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扩张,内容产业成为出版巨头新的发展重点。9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国际出版集团,为了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纷纷实施战略转型,他们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卖出买进的方式,将自己的领域集中到内容产业,实现了从多元化向专业化的回归。其结果便是一批跨行业、多元经营的出版集团,转变为以内容提供为主的专业化出版传媒集团。

培生集团、贝塔斯曼集团、圣智学习集团、爱思唯尔集团等都是这一战略转型的典型案例。90年代中期,培生集团先后卖出了自己在英国蜡像馆,拉萨德银行、西班牙主题公园的股份,甚至卖出了英国第五频道等的股份,i994年到1998年间,他们并购了几家教育出版公司,包括西蒙舒斯特旗下的出版业务。2007年lO月,他们并购了哈考特教育出版公司,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内容提供商和教育出版集团。

1998年,贝塔斯曼卖出了赢利性非常强的学术出版公司,以强化其在大众读物领域的领袖地位。2007年5月,汤姆森集团以77.5亿美金,卖出了其旗下非常著名的汤姆森教育出版集团,并且以172亿美金并购路透社。爱思唯尔出版公司1997年将他在大众读物领域里面的业务卖出,全力打造科技、法律、商业信息领域的主导地位。国际出版集团首先走了一条多元化的发展道路,通过资本运作,迅速扩大了他们的规模,扩大了他们在全球的市场,然后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世界的时候,他们又重点地去发展他们的专业,进行专业化经营,我的理解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定位内容提供商的基础上,他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并购、重组,把经营的重点放在自身最具优势的领域,以此强化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从国际出版业发展的历程看,充分尊重出版产业特性基础上的多元化经营,曾经对出版企业的扩张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专业化却是目前国际出版巨头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这种专业化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剧。目前我国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看,国际出版巨头是以多元化为手段,通过资本运作,快速地扩张并有规模地发展,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转变。目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又回归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强化核心业务,走出一条专而精的发展道路,实现了由大到强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实现了一个“好”字,无论是哪一种战略,都需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符合企业做大做强的目的。

中国出版业究竟应该走多元化还是走专业化的道路,目前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中国出版业的现状跟国外20世纪80年代的情况类似,如何把产业的规模快速地做大,是我们当前发展的重点,多元化经营可以帮助出版企业规避风险,有助于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规模效益,同时有利于品牌的扩张。因此,我认为实施多元化战略是中国出版企业当下的一个重要选择。事实上目前不少国内出版企业也正在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寻求做大做强之路。

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我国出版企业各自的规模大小和资源充裕的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而且应该看到,专业化经营是多元化经营的基础,一个合理的多元业务结构的形成,必须从专业化做起,因此出版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要充分考虑宏观经济的前景,行业发展的特点,出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等诸多因素,坚持以主业为主的原则,结合出版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实行相关多元化经营,如果盲目多元化或者过度多元化,不仅不利于经营目标的实现,反而有可能失去企业发展的目标。当出版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要加强专业化,就是在某一个领域要做大,做强,做精,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先者、领跑者,或者说是产业领导者。

总而言之,我认为坚持多元化和专业化并举,不失为实现中国出版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

(本文作者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裁)

猜你喜欢

出版业专业化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