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国情危机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

2009-06-28刘西华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6期
关键词:培养质量危机意识大学生

刘西华

[摘要]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教育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对大学生实施国情危机意识教育需处理好危机意识与民族自豪感之间的关系,落实学生危机意识的思想落脚点。可重点将国情危机意识教育与德育工作和创新意识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大学生 国情危机 危机意识 培养质量

一、国情危机意识教育的涵义

国情危机意识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教学的方法或手段,使大学生在对我国基本国情与所处国际环境有正确了解的基础上,如实、深刻认识所存在的各种危机,形成应对危机的健康心理状态。通过对国情危机的正确理解,进一步激励大学生居安思危,奋发图强,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立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未来,坚定正确的学习方向。

国情危机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国外敌对势力针对我国的战略布局、与多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等以及我国在能源、环境等方面的危机。在国情危机意识教育内容选择上,应密切结合大学生学习的特点,重点选择我国在科技、经济、资源、环境、国防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其与国外的差距以及这种差距将来的发展趋势和为我国带来的潜在危险。

二、国情危机意识教育的必要性与意义

当代大学生需要增强国情危机意识。当代大学生是改革的受益者,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他们大都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条件下,视野开阔,乐于接受新观念、新文化;他们在发展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条件下成长,思想开放,乐于创新。但同时应注意到,他们的生存条件和生长环境相对优越,对我国客观存在的危机缺乏了解,易于产生满足和不思进取的心理;缺乏对国家和民族发展艰苦性的深入了解,对改革攻坚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缺乏准备。不善于辨证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对本民族有自卑心理。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由于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导致名利思想较重,责任感、纪律观念较差。既要使学生充分认识我国的危机实情,避免产生自满自足的心理,又要使学生辨证、客观地认识这些危机,避免产生自卑自弃的想法,从而使他们坚定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学习和奋斗的信心,必须加强国情危机意识教育。

危机意识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思想基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这些古训无不在警醒人们时刻要有危机意识。危机意识的强弱,是检验一个国家、国民成熟与否的试金石。危机中不仅诞生强国富国,也是强国富国得以持续其位势的法宝。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危机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国民的危机意识。日本由于其自然条件特点,国民危机意识极其深重。但作为具有优越的国土资源、很高的国家安全度和综合国力世界第一的美国,其危机意识比所有大国都深重的多。西方国家从形成自主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到占据世界科技主流地位,只用了不到100年。之后,为保持这种优势,在充满危机的心态中又奋斗了100年。在新的世纪之交,为把这种优势能保持下去,他们时时充满了“危机感”。

国情危机意识教育的核心意义在于正视危机、反思差距、创新求进。通过教育使大学生理性认识危机,了解危机的来源和应对措施;培养大学生正视危机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大学生了解危机的客观现实,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通过对危机的了解,使大学生形成为应对危机而自觉提高和培养创新意识。

三、国情危机意识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首先,要处理好国情危机意识与民族自豪感之间的关系。在国情危机意识教育中,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始终唱响爱国主义教育这个主旋律。一方面,对于当前我们面临的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发展的种种问题,都必须向学生实事求是地讲清楚,绝不能掩饰和回避。要通过这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保持高度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另一方面,要通过正面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我国的历史和现实优势,特别是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避免个别青年学生在了解国情后,不是奋发图强,立志报国,而是产生了妄自菲薄,向往西方国家的思想倾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指出,对于尚未形成健全的思考判断能力的少年儿童而言,应多进行正面宣传;而对于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而言,应让他们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国情危机,并做好为之奉献的思想准备。只有处理好大学生国情危机意识与民族自豪感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

其次,要落实大学生国情危机意识的思想落脚点。一方面,国情危机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甚至是可以用数字量化的。如我国在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汽车、工程机械、电子产品等领域的核心部件或核心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这种现状对我国经济的制约显而易见。现实的、有根有据的国情危机教育比抽象的描述更有说服力,效果也更明显。另一方面,需落实学生面临国情危机的思想出口。通过教育教学、专题讲座和辩论、讨论等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应对危机的思想和观念。避免大学生了解国情危机后,感到无法应对,无所适从。如针对若干行业核心技术受国外封锁的现状,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并使其认识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将有效地化解此类危机。

国情危机意识教育的普及和加强,除了利用讲座和形势与政策课程外,在专业课中融入危机意识教育的作用将更有实效。我国在很多领域存在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核心技术的缺乏和落后,而专业课内容和存在危机的各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更为接近。在专业课中融入危机意识的教育,可使学生更具体、深入地认识到危机的本质,也容易找到应对危机的措施,因而其教育效果也更突出。

四、以国情危机意识教育促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以国情危机意识教育为契机,进而促进学生责任感、使命感的培养,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下面,主要讨论国情危机意识教育与德育工作和创新意识培养之间的关系。

以国情危机意识教育促德育工作,解决“问题”学生的思想根源。在德育工作中我们会发现“问题”学生的很多表现,其中很多表现,如过度沉迷网络、逃课、不认真上课等都可归结为“厌学”行为。其思想根源为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从而导致学习动机和目标的缺失。责任感是保证大学生素质不断优化发展的核心心理品质,也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和道德自律意识形成的心理基础。通过国情危机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学生报效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以国情危机意识教育促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我国要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大学生是将来自主创新的主体,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目前在很多高校已形成院(系)—学校—国家三级组织和资助的完善体系,已形成较好的外部氛围。在目前学生评价体系下,应密切结合国情危机意识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培养创新意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我国目前所存在的危机中的大部分可归因到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把各个领域的危机与自主创新能力建立有机的联系,可增强学生提高创新意识的主动性和紧迫感。美国教育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点的深层意识,即当国家面临极大的危机时,总以教育改革为中心,高等学校通过进行学科调整、课程改革、创新师资培训、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方法,来改善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将培养、呵护学生的创新兴趣放在重要位置。

五、结语

大学生国情危机教育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实施国情危机教育,除了在处理好相关辨证关系的基础上,应全面落实国情危机意识教育与学生培养质量之间的接点,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教育策略和教育体系内容也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梁忆非.试论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国情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3):75-76.

[2]刘苏里.无危机意识则无强国[J].政工研究文摘,2008,(1):96.

[3]张相轮.科学革命与教育创新模式[N].科技日报,2000-10-06.

[4]刘娟.危机意识教育初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94-96.

[5]武东升.高度重视高校的国情教育工作[J].中国特有社会丰义研究,2004,(2):90.

[6]倪维斗.大学生国情教育不能回避现实矛盾[J].科学中国人.

[7]刘星期.论强化大学生责任感的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 (3):87-88.

[8]周懿.美国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2008,29(2):125-131.

猜你喜欢

培养质量危机意识大学生
支付宝变蓝、张朝阳自省,危机不可怕没有危机意识才可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慕课理念下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体系构建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测测你的危机意识
陕西榆林:树立水危机意识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