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载夏布 手工制造

2009-06-26

旅游 2009年4期
关键词:糨糊织布机夏布

朱 红

开车在万载乡下的村落中行驶,路上就看见了做夏布的农民。一户农民的屋子旁边,支着一个长架子,一位老人围个围裙,正在梳理苎麻呢。

我们停下车,跑到跟前看个究竟。

架子的样式一看就很古老,木头做的,上面有斑驳的痕迹,至少用了好几代了吧。架子的作用是绷住麻线,木架子下已经有序地堆放着大团的麻线了,说明老人家已经把麻劈成非常细的丝了,而且把一条条麻接成长长的线,团成团,让麻线团井然有序。

江西万载这地方自古以来就盛产苎麻,房前屋后,找块小地方,栽上就能活。苎麻能长两三米高,纵向的纹路结实之极,用手很难扯断——这是做夏布的原材料。

做成一块布,要很多道程序。老人家现在该做的就是上浆了。他拿个毛鬃一样的刷子蘸了一下桶里糨糊状粘稠的东西,就往支撑好的苎麻丝上刷。与其说刷,不如说是往上淋,下毛毛雨一样,这样上浆会非常均匀。

桶里糨糊状东西似米浆,把糯米熬成糨糊样,非常粘。这是最好的糨子,农村养小孩,没有奶水,也用这种米浆喂孩子。

刷得差不多了,老人放下刷子,又拿起了梳子。像给女人梳头发一样,从头到尾地梳理麻线。遇到那些分了叉的,要把麻丝清除出来。这过程中老人家还要一边仔细看着,看接头处是否结实。

手工活要求的就是细致,好东西熬的是时间。我们想问问老人家关于夏布的事,老人家说,这没什么,所有人都这样做,这一带村里的人都会做。老人家说,你们要想看织布,就到马路对面那家去,他家可能正织着布呢。

我们跑到了马路对面,直接走进一户人家,不大的房子里,一个妇女正踏着织布机“哐当哐当”地忙着。她用的是那种最原始的木制织布机,这种织布方法我们只在电影里看到过。人坐着,有个带子勒在后背上,脚一蹬一踹,织布机就运动起来。

妇女手中的梭子一会左手一会右手,来回穿梭。每来回一次要往下压一下木条,把麻线织进去。织布机很笨重,当然也很慢。布的面宽很窄,也就两尺宽吧,照这速度,想做一个蚊帐,要多长时间啊,我们看着都着急。

万载至今都是沿用百年来传下的老工艺。这一带村子里,家家会用苎麻做夏布,而且户户独立,各织各的,全部过程独自一家完成,基本上是作坊状态。

万载只有极少的夏布工厂,我们来到县里的基成织布厂。这家规模相对要大一些,郭厂长盖起一座楼来,雇佣村里的人来织布。所谓规模大,也就十多个人。他因为懂些经营,把布卖给上海等大城市的外贸公司,他说他的产品走向了世界,但是去了哪些国家,价格多少、市场如何,他也不清楚。只说在日本韩国这些地方销路不错。

虽然是工厂,但仍然是手工制作。郭厂长说不是不可以机器制造,而是客户不喜欢那种大机器制作出来的产品,人们还就要的是手工那种感觉。比如小小一个餐垫,手工做的边毛毛茬茬,看起来不规整但有种质朴的粗糙;而机器做的太工整了,也就没有情趣了。

我从地上拣起一小根苎麻条,想折断它真是很困难,但是从中分解却很容易,不粗的麻条能劈出很多根来,越来越细,最后像头发丝一样,好像还可以再分。设想一下,仅劈麻这道工序就要多累人吧。

有十来个女工在织布,布的图案各不相同。厂长介绍,这些都是来样加工,手工艺品的特点就是这样,同一品种的需求量并不很大,也无法大规模生产,要变换着花样才能在市场上立住脚。

手织夏布从头到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多道程序:牵纱、穿纱、梳纱、上浆、纺织成型,即使一小段布,也至少需要几天的时间,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需要人用手去与每一根细线打交道。一匹匹夏布美妙精致,但是织布人却非常辛苦,甚至落下很多病来,他们的手很粗,眼睛也容易近视,女工整天坐在那里,用脚蹬纺机,腰酸腿疼是避免不了的。

夏布,又名苎布、生布。苎麻是一种优质高产的纤维作物,它的纤维长度为棉花的6-10倍,且吸水快、易散热。过去专用它制作夏令的服装和蚊帐,故而才叫夏布。据说,万载夏布的生产可追宗溯源到东晋后期,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在唐代,万载夏布一向以“柔软润滑,平如水镜,轻如罗绡”而出名,万载夏布被列为贡品。早在民国时期万载夏布就已远销海外,在东南亚等国享有盛誉,深受欢迎。经过世世代代的千百年锤炼,万载夏布的制作工艺日趋成熟,炉火纯青。二十世纪初,在国内参加了多次展览会,被当时的人们评为江西三大特产之一。

万载夏布因材料取自大自然,完全手工制作,对人体、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和破坏,有着环保概念。现在也有人拿它做衣服或袜子。但是我觉得做装饰品应该更好,比如餐桌上用的布餐垫。据说在日本,麻纺织品比棉纺织品价格高好几倍。讲究的人家或宾馆,会选择纯天然的东西,请客非常有面子。

猜你喜欢

糨糊织布机夏布
夏布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小红 守护和传承
又闻机杼声
除旧迎新贴“桃符”
夏布遇上扎染
夏布绣的传承与发展
太行山里的机杼
织夏布的男人
一题多解
世界上最黏的糨糊
世界上最黏的糨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