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与转换生成语言学派之异同

2009-06-26

文教资料 2009年14期
关键词:韩礼德语言学家学派

高 娟

摘 要: 本文从对语言性质的看法、语言学家的任务和语言研究的方法三个方面入手,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与转换生成语言学派之间的主要差别,并就这两个学派之间的相通之处进行了归纳,以期对读者理解这两个学派的主要思想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 转换生成语言学派

主要差别 相通之处

一、引言

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与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派是语言学界影响最大的两个语言学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两个学派几乎一直在平行发展,彼此既不交往,更没有因为两者之间存在大量的分歧而爆发过一次公开论战。本文就两个学派之间的主要差别及相通之处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从宏观上了解这两个语言学派的主要思想。

二、两个学派之间的主要差别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与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对语言性质的看法,语言学家的任务,以及研究的方法三个方面。

1.对语言性质的看法

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家把语言与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联系起来,认为语言一定具有一个能使其成为语言这种东西的本质——“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简称UG)。UG是人先天就有的语言初始状态,由带普遍性的原则和参数构成,它们决定语言中最本质的句法部分。UG具有自治性、普遍性、先天性、本质性,既是人类语言的本质特征,又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性区别特征。因此语言能力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的人类语言。他们主张从个体内部的角度研究语言。在韩礼德看来,转换生成语言学是一种研究“机体内部”关系的语言学,而韩礼德等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则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他们认为,语言是社会文化语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开放的、具有社会功能的系统——社会符号系统。也就是说,首先,语言是整个符号系统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子系统;其次,语言交际是一种社会行为,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他们主张从个体外部的角度研究语言,即要通过语言与社会需求、社会结构、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探索语言的本质。用韩礼德自己的话来讲,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种研究“机体之间”关系的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整套句子,句法是独立的,其描写可以不考虑语境因素,在语言内部就可以找到对句法规则的解释,因此句法研究才是语言研究的基石。而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看来,语言既不是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的集合,又不是一种组合关系,而是意义的源泉和潜能,是由各种语义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语言不是一套建构完美的系统,不等同于“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的集合”,无论这个句子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都不能把语言研究解释为寻找限定这些集合的规则。

2.语言学家的任务

因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家与转换生成语言学家对语言性质的看法有所不同,所以他们对各自的研究对象的界定也有所不同。

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派极力主张把语言学家的任务确定为研究讲话者的语言能力,认为语言学家应该研究理想的讲话者所使用的语言,即完全符号语法规则的语言。语言学家应该忽略复杂的语境因素,找出这些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生成和转换的规则,把精力集中在语言本体尤其是句法的研究上,以此发现所有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因此,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语言有什么样的结构,这些结构又是根据哪些规则进行转换而来的,即解释人为何能够用有限的词语生成无限可被接受的句子这一生理现象。

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则认为,语言学家应该研究人类真正使用的语言,而不是所谓的理想的语言结构。这里的真正使用的语言既包括符号语法规则的语言现象,又包括不符合语法规则但可以被人理解和接受的语言现象。语言学家应该找出语言使用的倾向和原则,找出语境因素与语义表达之间的关系,并且注意语言的各种变体以及这些变体的特点和彼此之间在意义上的差异。因此,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语言为什么会有种种结构,结构的变化除了受语言规则本身的制约外,还有其它哪些因素在发挥作用。

3.研究方法

由于对语言的性质和语言学家应该完成的任务持有不同的看法,转换生成语言学家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在研究方法上自然也就存在明显的差异。

转换生成语言学家因为注重对理想语言的本体研究,即对句子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的关系、句子的生成规律及转换规则的研究,所以他们采用的是数学和逻辑学的分析方式,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化手段描写语言的结构及转换。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把需要研究的问题在语言学上加以形式化,使之能够以一定的数学形式严密而规整地表示出来,然后把这些数学形式表示为算法,使之在计算机上形式化,最后计算机专家根据算法编写程序,在计算机上实现自然语言处理。而系统功能语言学家注重意义和功能的研究,语言的意义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离开语言使用的具体语境,就很难确定语言的意义;他们提倡语境研究,把语篇作为分析的对象。因此,他们采用的是功能切分法,从不同的层面分析句子成分和语篇成分表达的各种功能。从抽象的层面上看,语言有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功能;从具体的层面上看,句子成分可以发出行为者、目标、主语、谓语、主位、述位等功能。

三、两个学派之间的相通之处

尽管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与转换生成语语言学派在诸如语言性质、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等重大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但他们之间还是有相通之处的,因为他们都是现代语言学的派别,都遵循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则。

首先,尽管两个学派对“语言”的理解不同,但他们都在自己的理论中反映了“言语”和“语言”的区别,在“言语”的理解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有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没有采用“语言”和“言语”的说法,而是选择了“能做”和“做”这一对说法。所谓“能做”即是指“语义潜能”,这类潜能为人类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而“做”则指对这些可能性所作的实际选择,也就是根据言语交际的需要对语义系统所作的选择。

其次,两个学派都是以人与语言的关系为出发点,将语言研究落实到了“人”的基点上,人在使用语言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充分体现。转换生成语言学派认为,语言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创造性使用。人从一出生就掌握了语言的深层结构,之后所讲的话语都是这些深层结构的转换形式。语言的创造性并不仅仅表现在它可以产生无数的新句子,还表现在它的变化不受外来刺激的制约,即语言的行为与任何自动机械的行为是完全不一样的。可见,转换生成语言学派强调的是人的语言的生物属性。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看来,运用语言的能力则是后天发展而成的,离不开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语言在从儿童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与社会和人的思想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即语言不仅可以反映社会,反映人们的思想,而且具有相当强的建构能力,可以反过来维持、影响、建构,甚至改变社会和人们的思想。语言不再被看作是被动地反映现实,而是能动地作用于现实并赋予现实以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创造性使用语言这一点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可见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强调的是人的语言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两个学派之间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在使用语言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力进行了研究。

四、结语

语言既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又是一个极其庞杂的人类交际系统,因此,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一种覆盖语言所有领域的语言研究方法或立场。也就是说,不同的语言学派往往各代表一种研究立场或方法,擅长于研究语言的某一特定领域。转换生成语语言学派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两个学派都把解释语言的普遍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目的。他们从各自的语言观出发,对语言共性开展研究并做出解释。我们希望两个派别在保持各自特点的同时,进行尽可能多的对话,达成尽可能多的共识,从不同的角度为语言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全面揭示语言的奥秘。

参考文献:

[1]党会莉.相互沟通的桥梁——试论转换生成语法与系统功能语法的异中之同[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3):81-82.

[2]高丽佳,戴卫平.刍议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的语言观[J].广西社会科学,2008,(3):167-170.

[3]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姜望琪.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J].外国语言文学,2003,(3).

[5]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主要差别[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1-5.

猜你喜欢

韩礼德语言学家学派
拯救濒危语言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言语行为对跨文化交际行为的影响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日语听力语料库建设研究
怀揣一生使命 勇攀藏学珠峰——访中国民族语言学家瞿霭堂教授
Halliday and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法兰克福学派自由观的探析
试析子思学派的“诚敬”论
论清初江西三山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