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音乐点缀,彰显文学魅力

2009-06-26吉顺斌

文教资料 2009年14期
关键词:文学音乐

吉顺斌

摘 要: 文学和音乐原本就有很多的相通之处,对于如何巧用音乐的感染力来点缀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文学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素养,提升品位,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巧用音乐伴奏朗读,巧用音乐丰富想象,巧用音乐演绎情思,巧用音乐创设意境。

关键词: 文学 音乐 点缀

语文课本大多选择的是文质兼美的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作者丰富的心灵体验,凝聚了作者深邃的情思,创设的意境更是美妙无比。然而,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感受其中的奥妙,却非易事。音乐和文学有太多的相通之处,无疑是一条可以凭借的美丽而便捷的手段。在语文课上适时地点缀音乐的元素,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融听觉、视觉、思维为一体,使平面无声的文字变成立体有声的语言,让文学之美映射到学生心里,变成一种情感和生命的体验,从而唤起学生对美的无限追求。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了学生个人品位。

如何巧借音乐来点缀,彰显文学独特的魅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巧用音乐伴奏朗读

朗读无疑是学生感知课文,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朗读的同时巧用音乐来伴奏,可以使平日平淡的语调在优美音乐的催生下,变得舒缓、圆润而深情,让学生达到“入乎其内”[1]之效,沉浸在优雅的氛围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古诗词和音乐原本就是一对孪生姊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音乐走进古诗,用音乐来渲染氛围,诠释古诗词的美妙。读《题破山寺后禅院》,感受寺院的清幽寂静的环境和诗人的忘情脱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让学生在弥漫着钟磬之音的赏心悦耳的古典乐曲中渐入意境。

无论是叙事散文还是抒情散文,往往都蕴涵着浓浓的情思,需要我们在读中感受,读中品味,合适的音乐能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朗诵《春》这篇抒情散文时,配以轻快的钢琴曲,让钢琴那“咚咚”的敲击声时时拨动学生敏感的心灵,去感受春草勃发、春花烂漫、春风和煦、春雨连绵、春早人勤,读起来语调自然优美、轻快活泼;朗诵《背影》,伴一首舒缓的乐曲,让学生在舒缓的旋律中入情入境,直至最后满眼含泪。

说明文相对枯燥乏味些,如果巧用音乐引导朗读,能起到化抽象为形象之效。《苏州园林》是一篇说明文,学生读的时候往往读得较快,走马观花,读不出漫步游览的韵味。如果伴以幽雅的一曲古筝,酝酿情感,使学生仿佛来到了苏州园林,踱步览景,读的速度自然会缓慢一些,读的声音也会变得舒缓、圆润,进而真切地感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妙。

二、巧用音乐解读文本

语文和音乐有着不解之缘,挖掘其中包含的音乐元素,用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苏轼的《水调歌头》,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七律》,闻一多的《七子之歌》等都早已配上了曲谱,可让学生读读唱唱记记。歌会唱了,歌词自然熟记了,歌词谙记在心,语言文字美的体会自然是水到渠成。

还有些课文,尽管本身不是音乐作品,但都有和它相联系的音乐作品。如《音乐巨人贝多芬》,讲述了音乐家贝多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种种磨难,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贝多芬的主要代表作,如《命运交响曲》,这样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贝多芬不屈服于命运,孤独而又骄傲,严肃而又坚强,对音乐无比执著的精神。学习寓言《愚公移山》,听听歌词“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满堂儿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想想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文本的理解自然是水到渠成。

二、巧用音乐丰富情思

音乐作品中有不少意境很美的歌词,与一些文学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可把这些歌词作为阅读补充教材引导学生赏析,让学生在动人的旋律中浮想联翩,在相似的情境之中心驰神往,使情思丰富立体起来。

戴望舒的《雨巷》想象性地创造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她有丁香一样的芬芳”,文章深情而柔美,情思哀怨而婉转。我们将歌手唐磊演绎的歌曲《丁香花》引进课堂,“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当花儿枯萎的时候/当画面定格的时候/多么娇嫩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飘啊摇啊的一生/多少美丽编织的梦啊”,伤感的旋律、迷人的歌词,定能有助于学生解读戴望舒迷惘感伤而又有所期待的情思。

《相见欢》这首词充分表现了南唐李后主在国破家亡之后内心无法解脱的愁苦之情,“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是词人孤寂凄凉之情的真实写照。为了加深学生对这种情感的理解,如果将歌曲《几多愁》渗透到课堂之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愁苦心境,在邓丽君的倾情演绎中表露无遗。音乐和文学的相互补充,让学生的情思丰富而饱满。

四、巧用音乐理解意境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2]可见文学创作需要借助于想象、联想,需要讲究意境。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语言,总能唤起人们那颗敏感的心,在浮想联翩之际理解文学的意境。温庭筠的《忆江南》,仅仅二十七字,说了一个故事,又绘出一幅图画,仅凭老师讲解,学生的理解是粗浅的、模糊的,借助透着淡淡忧愁的《二泉映月》渲染气氛,让学生逐渐入情入境,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位女子独坐楼上,盼望所爱的人归来,而太阳落山,愿望也落空,面对江水斜阳,更加愁闷,从而理解思妇不见归舟的惆怅,感受这首词用语简洁、意境深远的特色。在古筝曲《春江花月夜》中吟诵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使学生展开想象,感受作者描绘的春江月夜浩瀚深邃、宁静多彩的巨幅画卷,诗情、画意、哲理,令人神迷心醉。在《高山流水》中,学《三峡》、《与朱元思书》,同样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在钢琴曲中诵读《湖心亭看雪》、《记承天寺夜游》,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忘记了古文的艰涩,获得了美的享受。

是音乐丰富了学生的体验,扶持了他们的想象,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推想到文中描绘的优美境界,沉浸其中,仔细把玩,真正领悟文学的真谛。

综上所述,引入音乐元素的语文课,突破了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写一写的框架,让音乐去拨弄学生心灵的琴弦,使学生去感受文学的情思与意境。语文与音乐结缘,久而久之,必将开启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从而提升他们的品位。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2]王国维.人间词话.

猜你喜欢

文学音乐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音乐从哪里来?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我与文学三十年
音乐
文学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