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者时间成本与图书馆效益

2009-06-24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节约成本图书馆

黄 华

关键词:读者时间成本;图书馆效益

摘 要:对时间成本进行了理论依据的阐述,对图书馆读者时间成本进行分析,提出了挖掘读者时间成本、提升图书馆效益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1-0055-04

The Reader Time Cost and the Library Benefit

HUANG Hua

(Library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China)

Key words:reader time cost; library benefit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theory basis elaboration to the time cost,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the library reader time cost, proposed excavates the reader time cost, promotes the library benefit the measure.

时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马克思认为,自由时间,可以支配的时间,就是财富本身。在时间就是金钱的今天,图书馆的全部工作可以归结为节约读者的时间。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了著名的“图书馆五定律”,即“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约读者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可见,节省读者时间是图书馆服务中一项重要的原则。时间就是金钱,时间的消耗是有成本的,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即为读者时间成本。对读者时间成本予以关注、分析和研究,使读者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满足感,是图书馆最基本也是最终极的服务目标之一。

1 时间成本的理论依据

“节省读者的时间”是阮冈纳赞考虑到读者的时间和成本效益而提出来的,重申读者的利益高于一切,再次强调了为读者服务的重要性以及图书馆为读者所凸显的人文关怀,要求图书馆在各个工作环节都要考虑方便读者。这一定律正在被当今社会“省力原则”的普及和深入所验证,同时也已经导致了图书馆管理方面的许多改革,并有引起未来更多改革的巨大潜力。时间具有明显的成本特征,提出时间成本有其重要的理论基础。

1.1 政治经济学理论

从政治经济学上讲,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就是以对时间的分析为基础的,同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指出,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时间所决定。马克思把一切节约都归根为时间的节约,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把时间节约和时间分配定位为首要经济规律,直接和深刻地揭示了时间所具有的经济性内涵。在他看来,“真正的节约(经济)=劳动时间=发展生产力。”为了节约时间,就要对生产活动中的时间进行核算,以求在一定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工作量,这就实现了内涵型的时间节约。这样的时间核算与降低时间成本的强烈要求,来自于马克思所发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为社会所承认的社会价值的经济机制。

1.2 西方经济学理论

在西方经济学中,较早对时间成本进行讨论的是贝克尔,他认为,时间是一种机会成本,家庭活动在消耗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同时,还要使用十分稀缺的时间资源。贝克尔提出时间价值的概念,认为时间这种稀缺资源的价值,就是它的“机会成本”,即耗费单位时间所放弃的货币收入,等于家庭把这段时间用于其他工作时能为之带来的额外货币收入。马克思和贝克尔都提出了时间是衡量价值量的标准,体现了时间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地位,时间节约和价值创造密不可分,浪费时间即代表时间价值损失。

1.3 时间管理理论

时间管理理论指出,时间作为一种无形的经济资源,具有“稀缺性”、“不可替代性”、“价值性”、“无弹性”和“不可储存性”等重要特性。有效的管理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或消耗获得最佳的期望结果,时间的浪费就是价值的损失。时间的这些重要特征保证了它作为一种成本而存在的意义。时间概念从属空间概念,其根本属性具有指向性,它决定了事件的先后顺序是不可逆的,按现在的科技,花再多钱,都不能回到过去;时间具有过渡性,它把过去、现在和将来加以区别,表现为是一种短缺资源。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能无边界地获得大量资源,在时效上等于将时间放大了几十、几百倍,时间效应放大性特点在知识服务领域将会被越来越关注。

1.4 管理会计理论

从管理会计上讲,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管理会计认为,一切作业耗费的资源大多数可以转化为时间来表述,成本是为实现特定经济目的而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合理、必要的支出,而时间成本可视为为了实现新产品上市而发生的相关支出,其成本对象为对时间压缩的相关活动。人们在分析重大的社会事件时,也常常以时间利用效率论成败。例如,有的学者认为前苏联的解体,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人浮于事的官僚作风而葬送效率,物资短缺,排队等候,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资源。笔者认为这个说法并不为过,假若以每人每周浪费2小时计,则1亿个劳动者一年浪费的时间资源约100亿小时,再以每人年工作2000小时折算,就等于500万人只拿工资不干活。如此之大的时间成本,必然导致经济不振、政治腐败、节奏缓慢、政局不稳,最后掉进效率低下的陷阱之中!

1.5 时间竞争理论

时间竞争的相关理论证明时间对成本具有影响。目前关于时间与成本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项目或某一经营过程上,在以时间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下,速度的提高有助于成本的降低。时间成本的提出,一方面决定了时间具有价值特征,对时间的浪费和耽搁就意味着收益的减少或支出的增加;另一方面,时间的压缩或延长会对成本产生复杂的影响,即对时间的压缩需要一定的支出,同时速度的加快有利于一部分成本的节约。因此,提出时间成本的理论基础,对于时间成本的构成、分配和计量具有指导意义,从而奠定了提出时间成本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1.6 时间立体效率

时间成本还表现为“距离、效率”,即时间长度中消耗与所获效果比率。影响时间成本的内外部因素很多,主要有:资源因素、技术因素、物的因素、情绪因素、环境因素等,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已不只是停留在概念上的珍惜时间,希望能提高时间的品质,不仅将对时间的使用看作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更期望能够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它的时效和使用率,将它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因此,时间成本这一概念已得到广泛重视,人们在实践中也已深刻地体会到它的无处不在。

2 图书馆读者时间成本

2.1 图书馆读者时间成本的组成

读者的时间成本主要表现在时间、体力、感觉、心理等方面。他们到图书馆希望在最短时间、花最少体力支出而获取足够多的资料,期望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以达到心理满足,同时要求得到资深参考馆员的知识导航和专家讲座的浓缩知识,实现降低到图书馆的各种支出成本。这些愿望和需求,不只是读者的愿望,更应是图情工作者的价值追求和业绩表现。对读者而言,有效地控制时间成本具体表现在资源利用与文献提取效率上。因此,便捷查询速度和享受数字化程度是节约读者时间的关键。

读者时间成本是指读者在得到图书馆服务过程中所付出的时间代价,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1)读者为借阅图书而不得不在规定的时间赶到图书馆找到需要的图书所花费的时间。(2)读者办理相关手续直到全部完成借阅图书所需要的时间,即借阅时间。(3)读者成功办理图书归还手续所需要的时间,即还书时间。(4)读者利用电子网络等技术登录图书馆相关数据库顺利完成浏览、阅读或下载所需要的时间,即网络阅览时间。(5)读者来馆自主学习或阅览的时间。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读者的时间成本。

2.2 读者时间成本的计算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机会成本,美国信息经济学家布鲁斯·金格马博士对机会成本做了如下的定义: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而被迫放弃其他机会的最大价值。也就是说,生产商品和信息服务的实际成本除了购买产品与接受服务所需的货币花费外,还包括花费的时间以及损失的其他机会等价值。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这种东西的价格加上花费在这种东西上的时间与其小时工资之积。如果P是某种东西的价值,t是花费在它上面的时间,w是消费者的工资率,则机会成本等于P+tw。例如,如果一本书的价格是50元,读这本书的时间为8小时,对于每小时工资为5元的人而言,机会成本为90元(50+5×8),对于每小时工资为10元的人而言,机会成本为130元(50+10×8)。只有把所有的显性和隐性成本都考虑进去,人们才能做出客观的决策。

3 挖掘读者时间成本,提升图书馆效益

挖掘读者时间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基本主题。挖掘读者时间就是要使读者在获得图书馆的服务时少花时间、少花精力、少费体力,在惬意的心情中获得最满意的知识信息需求。图书馆的许多服务可以节省时间,所节省的时间的价值就是读者在接受服务中所获得的收益,是为读者创造财富和价值,因此,图书馆要从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挖潜读者时间成本,不断采取措施节省读者时间,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3.1 方便读者使用图书馆,降低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成本

图书馆人应树立时间就是金钱、就是效益、就是利润的新的时间观念。“昨天己是无效的支票,而明天是预约的支票,只有今天的时间才能创造价值,只有抓住此时此刻的光阴才具有现实意义。”时间是无法贮存的,时间成本是完全无物替代的,图书馆的社会效益是用有效的工作时间来积累的,抓住时间,才能抓住效益,才会有时间紧迫感,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成本不仅包括经济费用,还包括时间、精力、体力等。1997年,Neal指出,“一个成功的图书馆应该提供那些个人无法买得起的信息资源,并且提供一种对大多读者来说容易获得信息的机制。”图书馆应对服务模式进行重组,将传统的较为低级的以文献管理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到信息处理、信息开发、信息服务的组织构架上来,并据此建立起科学高效的新型业务与相应的组织模式,如信息共同体模式,将相关类型的印刷型、音像型、电子型和网络型等各种载体的信息资源集中于一室,实现物理文献和数字化信息的借、阅、宣传、导读、检索、咨询一体化服务,从而使读者在一个服务场所,能以最短的时间、最简便的手续获取最大的收获。

3.2 提升图书馆员的亲和力,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

阮冈纳赞曾说过:“不管图书馆坐落在什么地方,开馆时间和设备怎样,也不管管理图书馆的方法怎样,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于图书馆工作者”。管理学研究中存在“效率优位”,即效率被置于优先和至高无上的地位。对图书馆来说,“将最好的图书,用最小的成本,提供给尽可能多的读者”一直是图书馆先驱强调的原则,“追求知识资源的最大利用是图书馆职业与生俱来并代代相传的精神特征”。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提升图书馆员的亲和力。

馆员对读者有爱心,是实现“为读者节约时间”的前提条件,这种爱心源于对图书馆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图书馆员的职责是,“凭藉书刊流通,向读者传播知识、传递信息、传承文明。”馆员理应创造一个以读者为核心、充满温馨与爱心的“零距离服务”环境:在工作中树立和培养亲情服务意识,建立图书馆人与读者的和谐关系;在服务中以读者为本,将情感融合在工作中,关怀体贴读者、博爱读者、理解读者、感化读者,千方百计为读者排忧解难,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提升馆员的亲和力;发自肺腑地爱读者、亲近读者、关心读者、尊重读者,把读者当作亲密朋友、合作伙伴,使馆员与读者之间形成一种既温馨和谐、又融洽向上的氛围和作用力。惟有爱读者,方可理解读者的借阅心理状态,方可对读者产生亲近感,方可想方设法地满足读者之借阅需求,方可百问不厌地解答读者之各种咨询,然后在这种优质服务中,水到渠成地为读者节约宝贵的阅读时间。

3.3 加强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在数字环境下,读者来图书馆将不再仅是为了查找本馆馆藏,任何一个图书馆仅凭本馆的信息资源已无法满足读者多元化的知识信息需求。对于图书馆来说,主要不是在乎拥有了多少资源,而是能否让每一位读者从拥有这些资源的地方获取所需的信息。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已经有的馆际互借和业务协调关系,明确各自的馆藏结构和馆藏重点,不断强化图书馆联盟意识,努力建立共享体系,提高文献的保障率和馆藏利用率,以满足读者对多种文献的需求,让读者在足够短的时间阅读到足够多的文献知识,真正做到节约读者的时间。图书馆应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资源共享”的建设方针,特色资源以本馆拥有为主,大型数据库、电子资源以虚拟中心馆获取为辅,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文献信息资源网络模式,并建立现实资源和虚拟馆藏、印刷型文献与各种文献载体相结合、文献检索和原始文献提供相结合的文献资源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系统,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制订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体目标,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形成信息资源分布式存储和管理、集成化“一站式”检索和利用的格局,促进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深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3.4 配置优质的硬件设施,加强数据库建设

时间成本帮助人们加快生活节奏,树立效益观念,加强竞争感、危机感。在国外,像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人们的时间感特别强,因此,他们的经济效益高,在我国人们习惯于慢节奏的生活,安于现状,很多学者都有这样的亲身感受,在国外只要花20%~30%的研究时间查资料,而把70%~80%的时间用在这些资料的整理和研究上,在国内却正好相反,这很可能会影响学术研究质量。所以节省读者的时间就很重要,倘若不增强时间观念,我们同发达国家的距离将进一步拉大,时间成本使人们对时间具有新的认识,一旦人们认识到时间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就会争先恐后开发这种资源,自觉地、科学地利用它、珍惜它,这样就会在人们心理之间形成一种竞争感、危机感。

在图书馆的服务中,节省读者的时间就能创造价值,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能节省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时间。首先,要标准化、规范性的建立完整的书目数据库,便于读者在OPAC检索到准确的信息,以减少读者查询卡片式目录的时间;要借助网络的优势,通过网络来提供图书馆服务,尽可能少让读者亲自到图书馆来解决检索、咨询等问题;其次,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做到全文数据库和二次文献数据库并重,使读者的问题能在数据库检索中完成,减少读者在网上先检索,然后到图书馆来查找原文的时间;最后,要注重信息资源的整合,对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加工,建立或使用各数据库之间的链接,不断拓展和深化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努力为读者提供网上信息服务,节省读者网络检索的时间。只有整合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服务,才会更主动、更方便地节省读者时间。

3.5 延长开馆时间,随时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

我们面临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读者的闲暇时间极其有限,另一方面有限的闲暇时间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在人们能够利用图书馆的时候,图书馆的大门却并不对读者开放;而平时开放的时间读者的上座率又极低。早在20世纪30年代,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就对图书馆的服务时间极为重视,他在《图书馆五定律》中指出:“在任何一个便于人们使用图书馆的时间里将它关闭,都被认为是真正的犯罪。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能在大多数人上床睡觉之前闭馆,在人们起床后还不开馆,也不允许任何一个图书馆在全年中的任何一天闭馆,即使是礼拜天。”在我国,图书馆还远远没有达到方便公众阅读的程度,这实际上是一种对公众闲暇时间资源的漠视和浪费。图书馆要研究人们闲暇时间的变化和特征,并尽可能地使图书馆的服务时间与公民的闲暇时间相吻合,让有限的闲暇时间资源在图书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图书馆开放时间如能与读者的闲暇时间相适应,不仅为读者提供方便,而且也将为开发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产生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提高时间价值的“含金量”,实现读者时间的增值。

4 结语

总之,读者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过程和归宿,要做到为读者节约时间,“硬件”和“软件”必须齐头并进,图书馆应该加强对读者时间成本的研究、分析和比较,在服务与管理模式以及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上不断提高自己的品位与品牌意识,努力降低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时间成本,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效益。时间就是生命,我们企盼着、呼唤着能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样来“为读者节约时间”的图书馆员会多一些、更多一些……

参考文献:

[1] 温国强.节约读者时间:大学图书馆时间管理的中心课题[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1,(4).

[2] 杨保生.时间成本与质量经济[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5).

[3] 崔松.企业成本的新拓展:时间成本[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1).

[4] 缪国琴.时间成本在管理创新与组织文化建设中的效用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4,(8).

[5] 刘梦琴.基于时间价值的节约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4).

[6] 从全滋.读者时间成本探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

[7][9]李玉霞.高校图书馆读者时间成本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6).

[8] 李爱国.学术图书馆的形象营销[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

[10] 阳海清.为读者节约时间[J].图书情报论坛,2008,(1).

[11] 席涛.公共图书馆的效率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7,(2).

猜你喜欢

节约成本图书馆
节约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这样的节约要不得
节约
图书馆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哲理漫画
去图书馆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