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延伸服务推动全民阅读探析

2009-06-24程晓莉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黄石市全民图书馆

程晓莉

关键词: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全民阅读

摘 要:从树立正确的延伸服务意识入手,以黄石市图书馆为例,阐述了自己对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推进全民阅读工作的一些见解。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1-0052-03

曾几何时,曾经车水马龙的图书馆,如今大多已是“门庭冷落鞍马稀”。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人群比例仅有11.6%。该报告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阅读危机更多的思考。

做为一名图书管理员,从公共图书馆自身特点出发,笔者认为,虽然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很多,诸如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读书时间萎缩、电子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媒体信息铺天盖地等。可是,目前很多公共图书馆实行的一成不变的服务方式,也在无形之中让更多人渐渐远离了图书馆和阅读。试想,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多少人会像以前那样跑来跑去地到图书馆借书还书呢?读书需要的是一个方便读书的环境与条件。特别是我们目前的大多数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受某些因素的制约,在指导全民阅读等方面已处于弱势,如果我们不去优化目前不便的阅读环境与条件,不升级时下不合时宜的传统服务,可以说图书馆的事业将受到极大的制约,总有一天图书馆会远离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因此,笔者认为,如何拓展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延伸其服务范围、推动本地区的全民阅读,应是时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一个重点,笔者对此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1 树立正确的延伸服务意识,是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保障

延伸服务实质上是创新图书馆服务方式,让更多人利用图书馆资源的一种手段。思想决定一切行动,我们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延伸服务意识,才能将服务落到实处,才能达到推动本地区全民阅读的目的。

1.1 服务大众的意识

阅读不是某个阶层的专利,每一个人在图书馆都应该受到同样的对待。而我国图书馆素有“士大夫”情结,所谓“嘉惠士林”,把自己的工作重点定位于为领导层、学术界、知识界服务。即使是在提倡全民阅读的今天,不少图书馆中仍存在普通读者的“禁区”。在全民构筑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有理由质疑:我们是否为读者提供了和谐阅读的条件?我们有责任呼吁:摒弃陈旧观念,发扬“人人享有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人人享有自由利用图书馆的权利”的图书馆精神,面向社会各阶层,服务社会大众,全民共建和谐图书馆文化。

1.2 “以人为本”的意识

尊重读者的人格,维护读者的阅读权益,体谅读者的阅读需求,关注读者的阅读感受,不仅应成为图书馆人的广泛共识,而且应成为图书馆人的自觉行动。因此,图书馆要注重“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把方便读者、满足读者需要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工作要以是否能满足读者需要为评价标准,以此不断推进图书馆服务质量上台阶,进而不断提升图书馆的双效益。

1.3 创新服务的意识

在网络化进一步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知识源和信息的方式不再单调,网上的资源极其丰富,读者可以自由地控制信息获取的路径。因而,图书馆应加强对网络服务手段的科学研究,进行服务创新。如有效组织网络资源;对现有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提供网络浏览导航;利用网络开展指导性阅读工作;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过滤;开展知识挖掘、智能推送、个性化定制等特色服务,以有限的馆藏资源向读者提供无限的服务,实现馆藏资源的增值。

1.4 针对性服务的意识

读者本身无论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专业背景还是阅读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图书馆应根据不同读者的需求,调整工作的重心。对于有特殊阅读请求,诸如要求定题服务、预约服务、送书上门等特殊要求的读者,应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防止因盲目而陷入被动,达不到延伸服务的应有效果。

2 延伸服务范围,是推动全民阅读的基础

2.1 构建就近服务的城乡基层服务点

构建本地区小型分散、分布合理、就近服务的覆盖城乡的基层服务点,是推动全民阅读的最显著模式。

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应发挥自身在本地区图书馆界的业务指导职能,联合本地区各类型的图书馆(室)开展业务工作的协作协调,构建本地区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在这个体系中应承担“总馆”职责,负责指导基层服务点各项工作的开展。各基层图书馆(室)是这个公共服务网络的基点,负责发展读者、流通借阅、指导阅读、检索咨询等工作。大力构建基层服务点,不仅利于基层图书馆(室)和“总馆”的资源优化配置,避免文献资源的重复建设。最重要的是,这种模式的覆盖面最广,最有利于普及全民阅读的需要,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体现。据笔者调查,截至2007年年底,黄石市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3个,乡镇文化站31个,文化室84个,129个社区大部分具备文化功能,且三家公共图书馆已开展广泛的协作协调,在各自所属的行政区内采取分片建点的方法逐步延伸服务范围。

2.2 依托“工享工程”延伸网络阅读服务

由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国家级文化工程,已于2002年4月正式启动。它通过整合全国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形成联合目录,凭借计算机、网络、通讯、多媒体等最新技术成果,以国家中心、省级分中心和基层中心组成的网络开展服务,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自黄石市图书馆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以来,目前已建成黄石市图书馆、大冶市金牛镇等8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和鄂东监狱单机服务点。该分中心利用上级中心提供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深入基层放映影片;开展少儿、党员专题电影观摩;下载信息资源进行定题服务;刻录科普光碟服务新农村建设等方式开展工作,不仅让全市人民享受到了优秀文化资源带来的精神乐趣,更是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特别是建于乡镇的几个基层中心很好地发挥了共享工程的优势,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解决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3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延伸个性化阅读服务

在大力提倡个性化阅读的现代社会,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浏览图书了,而在书籍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源才是阅读的倾向和重点,因而图书馆调整服务方向,为读者截取他们所需的信息源,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才是拓展工作的重心。

开展个性化的信息咨询。首先要对现有馆藏文献资源进行二、三次文献加工,以为本地区的科研、生产等方面提供决策性的参考服务;其次,要凭借现代化网络技术,面向本地区所有市民进行免费的信息咨询,并在本馆网站上开通网上信息咨询栏目,此项工作应有专人进行负责,及时为有咨询要求的人们尽一切可能地解答咨询;同时,还应开展广泛的定题服务和跟踪服务,对于每一位到馆或是电话咨询的市民,都应进行专门记录,给予答复,对于科研生产等专题的咨询,特别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服务工作,一定要有跟踪服务和效果反馈,以随时指导图书馆的服务方向。

4 以特色服务为亮点,延伸针对性阅读服务

4.1 汽车流动服务模式

流动图书车以其独特的“四轮驱动”的服务方式深入到各个偏远地区,通过流动借阅和定期送书上门的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断层”现象。以成立于1990年的黄石市流动汽车图书馆为例,十几年来,该馆的流动书车栉风沐雨,不间断地穿梭于本市各城区,建立了黄石市拘役所、福利院、75310部队等10个特殊群体服务点,近两年来,更是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城区周边乡镇,定期向农民朋友送去所需的图书资料和科普信息,使得越来越多的市民能分享到丰厚的图书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2 具有特色的品牌服务

即结合本地区特点开展极具特色的服务,包括开办特色阅览室、网上的特色服务等。以黄石市图书馆为例,多年来坚持将湖北省服装文献中心——黄石市服装图书馆作为特色服务的重要窗口,服务于黄石服装名城的建设。近年来,更是苦谋特色思路求发展,一是开辟了地方文献专架阅览,选取2400种颇具影响力的地方文献编辑出版了《黄石地方文献联合目录》一书,为检索本地文献提供便利;二是在借阅部门开通了网上电子阅报系统,读者可以对本市所有报刊网站进行链接并可浏览国内800余种报纸的信息;三是在本馆网站上开辟了“馆长荐书”栏目,由馆长亲自向读者推荐书目并撰写书目简介,与读者共同交流读书心得;四是加大本市地方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力度,定期在网上和馆内宣传橱窗上向市民发布信息;五是举办分类型的读者座谈会,聘请读者做本馆的监督员,由读者为本馆的藏书建设、业务工作和事业发展出谋献策。这一系列的特色服务,受到了市民和领导的赞誉,也为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开辟了新路。

5 以丰富的读者活动提升延伸服务效果

以读者活动促进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延伸、以读者活动推动图书馆工作的开展已成为许多公共图书馆的共识。首先,通过在各服务点开展公益性讲座的方式,引导市民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其次,以打造精品活动,来吸引市民关注图书馆服务;最后,利用网络及网络资源,倡导市民选择休闲娱乐的阅读方式。

一直以来,黄石市图书馆深入贯彻“读有益书、树荣辱观、做文明人”的精神,每年开展贴近市民生活、吸引市民参与、丰富市民精神享受的活动五十余次。特别是结合全市“读书节”,先后开展的“我的书缘”在线访谈电视节目、主题各异的公益讲座,“美艺杯服装设计大赛”、“美在黄石、穿在黄石”大型服装设计展示会,“大好河山”旅游书籍专架、地方文献展,少儿现场作文竞赛、优秀少儿电影展播、野生鸟类科普展、科普知识进农家等活动,受到各级媒体的高度关注,不同程度地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总之,延伸服务工作已在许多公共图书馆中红红火火地展开了,而因延伸服务推动的阅读活动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笔者相信,只要我们着眼读者、用心服务、加强交流,延伸服务之路必定会越走越好、越走越远;延伸服务成果也必将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EB/OL].[2006-08-31].http://www.jyb.com.cn/cm/cmdt/t20060831_33529.htm.

[2] 秦剑.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与实践[J].图书馆论坛,2004,(5).

[3] 李超平.建立什么样的图书馆职业精神[J].图书馆杂志,2005,(5).

[4] 潘梅.图书馆不朽的心脏:人文主义[J].图书馆学研究,2004,(6).

[5] 徐达.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两条主线:信息增值服务与人本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3).

猜你喜欢

黄石市全民图书馆
3月历史大事记
The Simple Analysis of the Usages of “IT”
黄石举办第十五届(春季) 全国地方版图书博览会
图书馆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去图书馆
把医疗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