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闲图书馆的未来走向

2009-06-24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图书馆

齐 珊

关键词:休闲书吧;图书馆;未来走向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工作负担大大加重,生活节奏明显加快,身心的紧张疲劳程度空前加剧。发展向上的休闲文化,日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研究课题。作为阅读场所的图书馆,长久以来的传统功能正在受到挑战,休闲书吧为图书馆的未来构建提出了一个新思路,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放松阅读、率意思考的空间,使读者在其中身心得到放松、心灵得到荡涤,在紧张的工作与休闲的生活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1-0045-02

长期以来,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知识和查阅资料的重要场所,总是与“严肃”、“肃静”等词语密不可分,其学术性和严肃性在日积月累的“沉默”中不断得到强化,使本来就已经很严肃的学术工作愈加沉重压抑,从而弱化了阅读者的接受效果。在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和未来,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空前巨大,导致文本阅读式微、图片阅读兴盛,阅读的严肃性也随之被消解。本文提出休闲图书馆的未来走向,旨在主动地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特性,让前来阅读的人们感受到的不再是压抑和严肃,而是休闲和乐趣;不再是来做书山学海的苦行僧,而是来享受清新、简单、自然的现代生活乐趣,达到在阅读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获取知识的效果。

1 休闲图书馆的设计理念

1.1 休闲书吧与图书馆的完美结合

自实行“双休日”“黄金周”以来,人们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休闲方式。休闲图书馆集图书馆、书店、茶馆的优点于一身,不仅使人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添生活情趣,还可以喝茶聊天,翻翻时尚杂志或流行小说,让人们在舒缓的音乐中,忘记工作的疲劳和学习的压力,放松身心;同时休闲图书馆也是交流、聚会的好地方。不仅于此,休闲图书馆还可发挥其场地优势和文化优势,面向社会举办各种展示、讲演、培训等服务。发挥其技术优势,向社会开展网络课堂,或是餐饮、旅行、娱乐导航等更加全面的网络服务。

1.2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前苏联著名作家别德内依曾经说过:“没有书,人类生活充满空虚。书籍不但是我们的朋友,而且是我们终身的伴侣。”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无不记载着人类对文字对阅读的钟爱。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深入地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随着电子信息资源的日益重要和纸质信息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电脑在办公室和家庭的日益普及,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图书馆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衰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求真、向善、审美是社会人的必然需求,而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的集中地,在社会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通过各项服务,使公众从中汲取营养、丰富头脑、提高素质。

1.3 休闲图书馆成为一处心灵港湾

人的存在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种,而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阅读。阅读能够使人不必亲身经历,就可感受参差多态的大千世界。哲学大师罗素说过:“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源”。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也是通往人类幸福的渠道之一。休闲图书馆让身在其中的人找到了一处可以暂时停泊的港湾,使身心徜徉在文字所营造的空间中,从而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面对高节奏、强压力的未来社会,图书馆作为与社会生活相搭配的公共设施,要突出其休闲性的一面,以消解社会所造成的严肃和压力,休闲图书馆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应运而生的。

2 休闲图书馆的价值定位

2.1 阅读方式的人性化

休闲图书馆是一个集公共休闲文化、高雅休闲文化和大众娱乐文化相结合的公共场所。馆舍设计可以以不同的主题进行设计,比如以“家”为主题,室内采用波普设计的家具,如嘴唇装的沙发和大手套样的椅子,既具有艺术气息,又具有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倾向。读者就像在家里一样可躺可坐,可以随意着装,家居服饰、运动服饰、晚装、正装、甚至是睡衣。同样图书馆的员工也是其受益者,舒适随意的穿着可以使馆员减轻工作压力,以愉悦的好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看电视、听音乐、打游戏,所有读者都可以尽情享受家的温馨。再比如以“绿色”为主题,将室内的色彩或主要家具设为绿色。并且,大量运用绿色阔叶植物穿插其中,既赏心悦目又能缓解视觉疲劳,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里享受着休闲图书馆有偿提供的食物和饮料,时间便慢慢地在书本和娱乐中消逝。

2.2 服务方式的多样化

图书馆现代管理技术的创新是知识创新的必备条件,传统的文献管理模式是“以藏为主,以管理为中心”。自从互联网入侵我们的生活,人们便开始疯狂地依赖它。图书馆人就需要提供新组织场景、新经营理念和新方式方法,通过创造理想的场所,鼓励组织成员共享知识,并促进知识进步,从而创造出新思路、新战略、新创意、新设计和新服务,将组织的“创知”活动引导到组织目标上来。

首先,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传统馆藏内涵的扩充和数字图书馆的出现,都对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提出了挑战,使得图书馆对外开展的网络检索服务更加全面化,例如开展交通出行方面和餐饮娱乐方面的检索和导航服务;其次,还有文本、声、光、图像、影视等多种媒体,其存储的载体也相应地有光盘、录音带以及各种类型的数字化、电子化装置,通过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等技术,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检索手段,向读者展示各种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信息。同时鼓励并组织员工开设个人博客(Blog),并通过图书馆网站向读者开放,更好地利用资源、设备和人才上的优势全方位地服务于社会。

2.3 阅读环境的休闲化

空间的使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空间环境的使用呈现两个行为特征:私密性与领域性。那么如何实现二者的结合哪?19世纪50年代著名设计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首先提出“全面空间”的思想,使用新型建筑材料随意划分空间。其创造的“流动空间”概念,强调建筑是人为空间的艺术,房间不再封闭,甚至一个台阶、一遮悬顶,都可以划分空间。如使用绿色植物做一些穿插空间和子母空间,既能美化阅览环境保持空气新鲜,又符合读者的身心需求。

阅读环境是阅读行为发生的物质载体,必须集中体现出休闲的特质。首先在环境设计上注重实用性。例如:装饰材料的健康、舒适、节能和环保;采光上运用自然光和灯光相结合的搭配;桌椅的尺寸形状须符合人体工程学;布局上要避免给人以单调沉闷;出口设计要考虑到人流量较大的区域,不能太过拥挤;机房冷暖适宜等。其次,注重室内舒适性和艺术效果,不仅有舒适的异型沙发或床垫、高脚椅、小茶几等家具摆设;还有学习娱乐的电脑、电视、音像等设备。无论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还是室内的盆栽、绿化植物,抑或阅览室背景音乐的设置,都能展示出环境的朴素大方、高雅和谐、舒适明亮,务必使人们置身其中既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又能感受到图书馆空间环境营造出来的休闲氛围。最后,要确定图书的占用空间标准,从设计之初确定阅览席位和服务空间等方面,以达到“以人为本”服务目标。

3 休闲图书馆的效益

3.1 社会效益

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原则。图书馆作为大型公共建筑,在多方面都具有强烈的导向和标杆作用。社会公共休闲文化、高雅休闲文化和大众娱乐文化构成一个城市或地区的休闲文化系统,其中社会休闲文化和高雅文化代表着一个城市和地区休闲文化的档次,而大众娱乐文化体现的则是当地休闲文化的活力和特色。

社会上为公众提供休闲阅读的场所很多,如书店、读书社、租书摊等,而休闲图书馆不同于这些场所,它还以“全方位的教育机构”、“信息传递中心”著称。把住进书关,精选思想健康、趣味高雅、知识性强、格调高的书刊提供给读者,是休闲图书馆质量保障。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征求读者意见,把读者推荐的好书刊及时补充进馆,对哗众取宠、追逐低级趣味的书刊及时撤掉。这样既可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质量,也可扩大图书馆在社会上的影响,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3.2 经济效益

特立独行的思维意识是抢占市场先机的最大保障,当今社会许多白领,已不再像以前那些年轻人一样去蹦迪、唱歌、看电影、追求时尚的刺激。更多的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去追求精神上的放松、享受高雅的休闲文化。休闲图书馆可以开在一些比较僻静的地方,或是一些购物大厦的楼上,使一部分人在购物同时得到休闲充实。而且这样租金方面会比较少,盈利方式可以通过网络阅读查询及客人在图书馆内部的消费和租售书本所获得。

参考文献:

[1] 陈霞.浅论构建创新型高校图书馆[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9).

[2] 李东来,刘锦山.城市图书馆新馆建设[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3] 张维毅.休闲文化与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04,(5).

猜你喜欢

图书馆
图书馆
迷宫弯弯绕
迷宫弯弯绕
图书馆
图书馆里静悄悄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你会估算吗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