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09-06-23陈锁庆

中国大学教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职业

陈锁庆 蒋 玲

摘要:本文针对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结合交通行业对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院自身专业建设以及课程改革经验,提出了高职教育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应该为“专业技能教育+特长模块教育+职业能力培训教育”的观点。并通过江苏交通建设发展对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及学院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采取的方法,说明了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关键字:高职;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

一、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高职教育能否在不延长学制的基础上培养出符合企业所需的复合技能型人才呢?通过我们近两年来对江苏交通行业复合职业技能人才要求的调研和我院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教学改革试点的经验,我们认为高职教育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应该为“专业技能教育+特长模块教育+职业能力培训教育”。

专业技能教育是每个学生的专业选择教育,是学习的主体专业。通过2~3年的专业教育与训练,最终能熟练掌握一门专业知识与技能。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专业学习与训练获得基本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通过必要的社会实践和素质教育,提升自身的综合职业素质,最终形成就业的职业能力。

特长模块教育是与目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以及企业人才需求时代特征相适应而推出的适应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学习的技能模块,以网络资源形式和选修形式供学生选择学习。其学习内容主要是面向工作过程和任务导向式的项目、任务及案例教学等的学习包,通过数字化课堂教学环境实施,为学生进行特长模块学习提供了可能。一些特长爱好者,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利用开放的网络平台提供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内完成感兴趣的专项技能学习,从而提升自身其他专业潜能和技术素养。

职业能力培训教育是为培养符合企业复合技能型人才需求、针对学生面向人才市场需求的脱节状态、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专项培训教育,是以一个职业人为对象,制订训练目标,进行基本职业素质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其中基本职业素质训练包括一些必要的基础训练如数字化办公能力训练、公文处理能力训练、与企业员工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训练、生产营销与接待技巧能力的拓展训练等;而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内除了以某项专业职业能力训练为主外,还包括行业分析与企业规划、企业架构与管理理念认识、职业心态与职业能力的训练以及创业基本技能的获得训练等。我们请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或职业培训师到学院进行专项培训或学生参加社会、企业的专项培训,通过专门的职业能力培训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潜能。

学生通过专业学习、特长模块的選择学习和企业工作情境培训学习,达到了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针对行业特点,努力实践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

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教学改革试验为例。学院为培养江苏陆上交通复合技能型人才,近两年来加快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步伐,紧紧围绕运载工具现代化和交通基础建设现代化需要,培养具备汽车技术运用类专业复合技能型人才和公路桥梁建设复合技能型人才:围绕运输管理现代化和现代交通信息化管理,培养物流管理技术复合技能型人才。通过品牌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在交通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有效的尝试,也取得了初步成效。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大交通的现代化快速发展,行业对交通复合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学院是江苏交通人才培养的排头兵,是为企业培养交通高技能型人才的场所,学院有条件、有能力承担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培养懂管理跨学科的复合技能型人才是交通建设最需要的,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集成问题需要具有懂管理跨学科的复合技能型人才,学院要大力培养这方面的交通建设人才。

我们在2008年初通过对江苏交通系统建设集团、航空、运输企业和交通控股公司等相关单位的调查中发现:在江苏综合交通建设、管理、服务等企业中,我院一些在学校时自身综合职业潜在技能强和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普遍发展较好,得到了企业普遍重用。同时在调查企业对我院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时发现有70%的企业提出了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

针对行业对高职复合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在实施专业教育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发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其他能力发展的课程学习包。利用学院购买的赛尔毕搏远程网络学习平台,开发面向工作过程的数字化学习课程和模拟专项技能学习模块。根据真实生产过程对专业核心能力进行工作任务分析,以真实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为对象进行课程结构分析和设计,开发包括模拟企业工作程序、模拟仿真训练、构建虚拟工作环境等的网络课程学习包。将项目课程以任务书的学习形式放在网络平台上,供学生数字化学习情境选择。学生利用学院开放的网络学习平台和共享实训资源以及交互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课余时间自主完成学习项目任务。例如,汽车类专业把汽车运用维护基本能力分成10个学习包,学生在10个学习包内容的学习训练基础上,再按专业兴趣发展选择分专业方向的学习包学习。通过网络环境自主学习方式,实现了“特长模块教育”的目标,拓展了专业能力,提升了潜在技能发展能力。

职业能力培训教育则采取从合作企业聘请人力资源部经理到学院系部开展专题培训的方式。如汽车技术运用类专业的“丰田”培训学习模式。该专业在开设汽车专业技能、营销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请丰田专家对教师和学生能力按企业标准要求进行培训,请行业专家专门开设保险、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并接受丰田公司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训练和企业规范培训。再如建筑工程专业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根据现代企业反馈的信息,要求施工技术人员不仅要懂土木结构、水暖通风、电气安装的初步理论和专业技能,还要会经济核算、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系部针对市场变化要求,及时开发一些便于学生自学的专门学习模块,学生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异地学习,学习过程中及时得到企业技术人员指导,提高了学生就业能力。同时,我们把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项专门学习任务,要求每名学生利用暑期时间至少到一个企业或社会专门的培训机构接受专项培训(不包含毕业实习)。使学生在未进入毕业实习前就能真实体会到企业的工作氛围,同时感受到学校学习与企业培训学习的不同,也加深他们对企业职业氛围的理解和认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专业学习+专门能力训练+企业职业能力训练等潜在复合技能培养目标,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受到企业欢迎。

通过特长模块教育和不同于学院教学的专门职业能力培训教育,也为我们在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上找到了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实践,一些具有复合职业技能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很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例如:汽车营销和汽车检测专业学生因具备一专多能,南京汽车4s店绝大多数工作人员是我院的学生,近两年一些大的保险企业到学院一次就招聘汽车类专业几十人,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公路工程系由于注重学生的复合技术能力培养,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由于学院重视学生复合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企业与学院多个专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三、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思考

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到新阶段提出的高要求,在对交通行业相关企业调研中也使我们认识到高职教育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必须适应行业、企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实行一定范围的跨专业,开发针对性强的基于工学结合和以项目、案例为学习目标的课程和校本教材,有利于学生潜在复合技能的形成。我们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要紧跟服务对象的变化,及时听取企业专家意见和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而定,只有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改革、学习模式创新和丰富学习资源等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问题上善于思变、不断创新,才能适应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实施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中,课程改革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最终落脚点是教师,改革成功与否在教师。教师的教学观念、学习能力、职业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开发学习包能力的更新与提高是一项十分繁重的任务,是对教师的职业教学能力的挑战,也是新形势下教师必须面对的新问题,需要教师百倍的付出和努力。

相信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将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教学改革项目“交通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部分成果]

猜你喜欢

技能型人才职业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我爱的职业
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政策建议
五花八门的职业
工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角色定位及其路径
毛遂自荐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