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有爱则国有爱

2009-06-18

先锋慈善 2009年3期
关键词:公益活动支教社团

在今天中国公益事业发展迅猛,公益组织作为政府和市场之外日益重要的另一种力量的大背景下,高校带有公益性质的社团、协会不断涌现出来。他们涉及环境保护、扶贫支教、公共卫生、知识普及等各个领域,立足校园服务社会,逐渐成长为中国公益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但与此同时,大部分高校公益社团由于缺少有效的对外交流机会,尽管每年都有众多如雨后春笋涌现出的公益社团,却没有多少团队取得被社会认可的显著成绩。高校公益社团发展参差不齐,部分社团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局限,社会覆盖面狭窄,发展遇到困境成为高校公益社团的真实写照。为解决上述现状,大学生世纪公益论坛应运而生。筹办者希望通过论坛有效增加高校公益社团的对外交流机会,实现高校公益社团的效用。

今年5月,是大学生世纪公益论坛第二届的举办时间,旗帜传递到了成都高校手中,计划将分别由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筹办。此届论坛主旨定义为促进华中及西部急需公益发展地区公益社团的发展和进步,论坛计划由主论坛“灾后重建,大学生能做什么?”和三个分论坛“扶贫支教”、“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组成。

此次公益论坛计划邀请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共50多个来自不同高校,从事公益活动的社团或优秀暑期实践团队,华桥基金会、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等长期鼓励并资助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公益组织,以及中青网、腾讯网、谷歌公益等媒体和企业代表参与到其中。

筹办方面,论坛除主要通过主论坛、分论坛进行开展,还设立了“赢在公益”暑期实践创意比赛,全国性公益项目的策划、组织和大学生公益门户网站等活动作为补充,以期望将论坛打造成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公益综合平台。届时5月,本刊将全程参与报道此次论坛。

本届论坛预告

论坛服务于200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各高校团队有机会在论坛上介绍自己的公益项目并寻求与其他高校合作。

将举行大学生公益门户网站启动仪式,为全国大学生公益力量搭建网络交流平台。

将邀请香港公益社团参与,促进香港大学生和内地大学生公益活动交流。

将邀请华桥基金会等热心资助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公益组织派代表参加,并在论坛上给予出色的公益项目以资金资助。

论坛结束后将通过全国高校筹款活动为四川地震灾后重建尽大学生的一份力量。

主论坛

主题为“灾后重建,大学生能做什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A、第一阶段

进行筹委会寒假北川、什邡两地考察调研汇报,社会公益人士发表对灾后重建,紧急灾后后救援工作的组织等方面看法。

B、第二阶段

社会名师、社会公益人士与大学生代表共同讨论大学生公益活动的目的与意义,促进社会公益组织与大学生志愿者的交流合作。

C、第三阶段

2009年暑假赴四川灾区援建团队的策划展示,由各高校公益团队针对策划提问并发表意见。最后完善策划,成为暑期执行蓝图。

分论坛

分为“扶贫支教”、“医疗健康”、“环境保护”三部分。活动过程为各社团代表通过精品活动展示、工作坊等形式交流,并达成跨省跨校的项目合作。同时将邀请社会相关公益人士参与,为大学生相关公益活动提出建议。

地点安排:

主论坛:电子科技大学

分论坛: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首届论坛回顾

2008年11月,首届大学生世纪公益论坛在武汉科技大学举行。当时来自上海、南京、广西等省内外21所高校的28支大学生公益团队相聚武汉,就公益活动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进行了交流。

首届论坛由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白联队队长尹旭明发起。华桥基金会赞助,共持续两天,分为开幕式、主题峰会、支教分论坛、防艾分论坛和闭幕式五部分。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中国处代表刘陈男、华侨基金会代表龚瑞雪、中国青年网副总编辑王兴芳等热心公益事业人士出席了论坛。

首届论坛的主题峰会上,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的高校公益社团代表做了发言。他们以“共享、交流和发展”为主题,围绕社团举办的各种公益活动展开分析,交流、分享了在“防艾”和“支教”活动中的经验教训。论坛尾声部分,多所高校代表归纳总结高校公益社团现状,一致得出“公益行为与当地群众接受能力脱节”、“公益活动类型和方式缺乏创新”是导致当前大学生公益活动难以有效开展的两大因素。

闭幕式上中国青年网副总编王兴芳对首届论坛进行了评价,她用三个关键词收获、希望和创新作为首届论坛总结,勉励大学生公益社团树立品牌、做强做大,同时指出大学生公益活动需要与时俱进,开展具有创新性的公益活动。

首届论坛受到了多方关注和报道。其成功举办的积极意义,为“大学生世纪公益论坛”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开端。

猜你喜欢

公益活动支教社团
警惕功利性支教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现状及困境归因分析
丹江口市教育局 对盐池河支教教师进行考核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