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新资产泡沫

2009-06-17谢国忠

新经济导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次贷三位数中央银行

谢国忠

经济刺激计划成就的不是投资,而是投机,危险的新资产泡沫正在形成。

为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都投入了巨额资金。如何走出目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这成了时下的热点话题。中央银行的专家们认为没有必要提高利率,他们声称经济萧条使我们不必担心通货膨胀。但他们立论的前提就是错误的——经济萧条并不必然意味着低通胀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滞胀”就是证明。这一轮的货币投放量增加主要是助长了投机行为,而没能有效地为增加投资和消费提供信用支持。当油价再次逼近三位数的时候,投机行为已经发展到了危险的程度。这通货膨胀的影响可能会让各国中央银行惊慌失措,促使他们迅速调商利率,而这可能会导致又一次经济下滑。

货币供应过量已经导致了新的流动性泡沫,结果是普遍的资产价格膨胀。在发达经济体中主要反映在股票和债券市场,而在新兴经济体中渗透到经济的方方面面,这给世界经济带来了表面的稳定,但这种“稳定”可以说是危如累卵。由于期望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复苏,投资者乐观情绪高涨,资产价格也应声而起。这使得企业收支压力减小,资产积累节奏加快,并且通过财富效应促进了消费,在短期内达到了皆大欢喜的效果。

但高企的油价却给经济正常恢复带来了威胁。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对通胀的预期上升,并对债券市场造成重大威胁。随之而来的高债券收益可能促使中央银行提高利率,以缓解人们对通胀的担心。如果资产价格再次转而下行的话,人们又会开始质疑全球各大金融机构的支付能力,从而导致新的混乱。

前两次油价突破100美元大关,都给全球金融系统和世界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在2006年,失控的油价成了压跨美国地产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次贷危机期间,由于担心需求下滑,油价大跌。此后,美联储出手救市,以应对次贷危机,避免经济衰退为由,在2007年夏天大肆降息。由于乐观地相信美联储可以拯救美国经济,确保石油需求,油价再次快速上升。这使美联储的努力全部被抵消,经济衰退步骤加快,金融衍生产品泡沫显露无遗。此后,对需求的担心再次促使油价暴跌。

各大中央银行都在大手大脚地增加货币供应,促成资产价格膨胀,稳定世界经济。但是这也给石油投机提供了充足的弹药。油价泡沫跟其它泡沫有两大不同之处,它可以瞬间影响到收入分配,还可以瞬间制造出通货膨胀。也就是说,由于对利率上升的担心加剧,人们会减少消费,紧缩财政收支。

石油是制造泡沫的理想材料。即使价格飞涨,供应也不可能迅速上升——因为增加产能需要很长时间。同时消费量也不会骤降,因为消费者的生活生产模式都存在“粘性”。

在石油投机者的队伍里,早就不再是神秘兮兮的对冲基金孤家寡人,任何普通人都可以购买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获得石油或者其它任何东西的所有权。各大中央银行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他们就是要尽可能增加货币供应,促成纸币贬值,帮助负债者。

如果你投机规模足够大,万一失手的时候政府会来解救你,为你降息,给你提供担保,这样你就可以继续豪赌。而储户们省吃俭用存下以备不时之需的那点钱。到此也就成了南柯一梦。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当对冲基金。所谓“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就是给你这种机会。当普通民众都被鼓动起来,抛弃纸币,转而选择石油这类“硬资产”的时候,三位数的油价就远不是空穴来风了。

我要提醒的是,等债券市场跳水的时候赶紧离场,石油泡沫是来得容易去得也快。

猜你喜欢

次贷三位数中央银行
摆三位数
积是三位数还是四位数
从纸币到虚拟货币的转变将增强中央银行的力量
对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思考
理解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摆三位数
三位数密码
外汇储备变动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蔓延和教训
透过金融危机看衍生品发展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