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季晚稻高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2009-06-17张绍安余保生谢保忠王万福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2期
关键词:高产应对措施影响因素

张绍安 余保生 谢保忠 陈 蔚 王万福

摘要分析了二季晚稻高产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以期为提高二季晚稻产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二季晚稻;高产;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1.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2-0074-01

水稻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种植二季晚稻是解决中国人多地少、增加粮食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长江流域常年种植二季晚稻面积近300hm2,在全国晚稻种植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二季晚稻产量,扩大二季晚稻种植面积意义重大。然而,二季晚稻高产栽培越来越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产量提高受到制约。分析这些影响因素,积极研究应对措施,可为二季晚稻产量提高提供保障。

1影响因素

1.1水稻品种市场不规范,技术服务不到位

有些农业推广人员不实事求是,到处贩卖伪、劣、假、差的种子,包装说明与内袋品种不相符,从而不能真实反应出优良品种的适宜种植范围和栽培措施,以及其抗病、抗虫、抗逆等特性。在一定范围内,破坏了正常的种子市场秩序,严重影响了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和农民经济收入。

1.2生产技术落后,耕地质量下降

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二季晚稻、油菜已成为主栽品种。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致使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缺乏,参与生产的人员文化程度不高,新技术、新品种等推广应用难。在抢收、抢插期间表现尤为突出。成熟谷粒在田间搬运途中损失严重,插秧质量得不到保证,使粮食产量不能发挥单位面积增产潜力。由于劳动力缺乏,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传统上的精耕细作已成为历史,粗放的耕作种植管理模式成为主流。久而久之,耕地质量下降,土壤容量偏高,空气稀薄,不利于水稻根系生长。

1.3肥水管理粗放简化

近年来,有一些农民进城务工,放松了对二季晚稻生长季节的全程管理。二季晚稻从播种到收获,许多中间环节(如施肥、除草、浇水、防治病虫害等)管理措施跟不上,水分管理不当,使水稻长期处于深水位中,没有按照水稻生长季节需水差异来科学管水,造成二季晚稻分蘖少,群体生长素质差。施肥采用“一炮轰”,使水稻整个生长期肥料不均衡,达不到高产要求。有的农民插秧前二季晚稻底肥施用碳酸氢铵375~750kg/hm2和过磷酸钙375kg/hm2,肥料单一,同时播种量大,秧田面积小,导致秧苗素质差,使二季晚稻群体结构不合理,最终造成二级晚稻穗型变小、早穗和千粒重下降。

1.4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二季晚稻从播种到收获阶段,湿度、温度均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有的农民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病虫危害后才进行药剂防治,一是错过了防治时期,二是提高了成本开支,达不到二季晚稻高产要求,造成产量大幅下降,经济效益受损。

1.5适时收割不到位

近年来,水稻收割时间普遍偏早,这是影响二季晚稻产量的又一因素。长江中下游地区,二季晚稻从抽穗到成熟期间温度较低,灌浆期长,一般品种齐穗到成熟在35d左右。外观上以谷粒呈黄色、手指捏不动为适宜收割时期,但部分农民在成熟度不到80%时就开始收割,形成“一家收割,大家都收”的局面。致使水稻成熟度达不到标准,产量严重下降。

2应对措施

2.1净化种子市场,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

建立安全的以种子服务为中心的服务联合体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依据水稻品种混乱繁杂的现状,建议对不规范的品牌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退出市场;对套牌经营和对种子真实性有怀疑的,采用田间抽样种植鉴定和育种专家鉴定,对品种特性与审定公告不一致的,进行定级处罚。各级农业推广技术部门,切实加强跟踪服务,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及现场咨询的形式,指导农民种植和管理,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售后技术服务,及时确保二季晚稻优质高产。

2.2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改良土壤结构

保证粮食生产安全,首先要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在生产技术上,必须大力加强县乡两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按季节开展大规模的科技普及活动,使广大农民都能掌握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知识,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失误环节,做到持续稳定,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二季晚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同时,指导农民结合深耕整地,实行水稻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料,尽量减少化肥的用量。以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强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粮食产量。

2.3提高种子质量,加强田间管理

浸种前进行晾晒种子1~2d,可以有效灭杀种皮表面的病菌,并能增加种子吸水能力,提高发芽出苗率。采取药剂浸种,能很好地防治苗期病虫害。播种时,采取稀播匀播,加强田间管理,这样可使苗全、苗壮、苗齐,提高产量。

2.4加强肥水管理

水稻大田生产栽培要科学确定施肥总量,必须事先了解稻田原有肥力,结合不同稻作区域的土壤、品种、栽培方式等,对土壤保肥能力弱、排灌不方便的田块在施肥总量确定后,适当增加施肥次数;反之,则要根据水稻生长情况进行施肥。管水方法:苗期采用浅水勤灌;移栽至分蘖高峰期足苗时,浅水管理,干湿交替,做到以水护苗,促进秧苗早发和有效分蘖发生,从而提高有效穗数;分蘖达到最高苗时排水晒田。晒田以人到田间不陷脚为宜,控制无效分蘖。后期实行干湿交替的浅水管理方法。收割前提前7~10d排水晒田。二季晚稻移栽至收割期间,水肥管理应做到深水返青、浅水分蘖、足水保胎、湿润灌浆。

2.5做好防虫治病

二季晚稻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突出生态控制为主,以”安全、优质、营养”为原则进行综合防治。

2.6适时收割

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播期,有不同的适时收割期。若收割过早,干物质和各种营养物质不足,产量低,效益差;收割过晚,谷粒容易脱落,影响产量。因此,二季晚稻在谷粒80%变黄时收割最为适宜。

3参考文献

[1] 刘新天.晚稻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7,24(9):6-7.

[2] 徐国环,何长水.两系杂交晚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1997(7):4-5.

[3] 熊清云,刘宗发,黄海燕,等.水稻直播技术用于晚稻高产栽培初探[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3):96-97.

[4] 谭宏伟.二季晚稻免耕栽培注意四项关键技术[J].农家之友,2005(6):14.

猜你喜欢

高产应对措施影响因素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