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视语文教学的研讨与练习

2009-06-13赵胜启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12期
关键词:郑国研讨文本

语文教材里一篇课文的编排除了文本之外,总是配以“研讨与练习”栏目。文本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当前语文教学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可是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却逐渐沦为可有可无的内容。许多老师面对“研讨与练习”,要么是让学生自己思考,至于怎么思考往往没了下文,要么是老师拿着教参给学生念念答案。

其实教师的一个完整的课文解读应包括三部分内容:知性的传道授业解惑,有价值的研讨,带有实践性的练习。知性的文本解读固然重要,但它仅仅是第一层次。教育者不能停留在知性传授的浅层次,目前有些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滞留在了这一层。老师传授了知识往往认为这样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真正激发学生思维与能力的“研讨与练习”自然而然地被冷落。新一轮课改风起云涌,是我们正视语文教学“研讨与练习”的时候了,它不是语文文本教学的附加内容,而是教学本身。

一.研讨:是一种对文本深入性理解的活动。

研讨,干脆点说是一种深入性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学本身要有深入性,要有思维性,而且要有实践性。这些内在要求告诫我们教学应当重视研讨。当然中学教学不是为研讨而研讨,要对孩子有用处。

什么是“研讨”。“研”,就是细心地琢磨、思考,追问事物内在的问题,陆机《文赋》云:“研之而后精”;“讨”,是探求,显然也是从深层求索之意,陆机《文赋》又云:“沿波而讨源”。语文课后的“研讨”不应该是不用动脑的“循章摘句”式的教学,而应该是研讨课文“微妙”的东西,即隐而不显的美好之处。这样的“研讨”才是有意义的,才是有收获的,否则就是在浪费教学资源。

教师要有研讨意识。没有这个意识,课文解读就会人云亦云,就无法深入地理解文本。《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社高一教材名篇。这篇文章字词理解难度不大,烛之武的口才本身就很精彩。如果停留在这一层面,教学任务很容易完成。可是深刻的研讨却可以把文本的精彩推向更高的层次。事实上,本文教学具有研讨价值的问题并不少。

1.对“以其无礼于晋”中“以”的研讨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似乎晋、秦两国围郑是很有理由的,特别是文中那个“且”字,更是突出了郑国的“大逆不道”,的确是应该遭到讨伐的。

多年来我们普遍认同这个解释,其实,这样的答案是没有是非观的。作为教师可以这样做一番研讨:《左传》文中说得很清楚,“晋侯、秦伯围郑”,是晋侯、秦伯“以”郑国“无礼于郑”、“且贰于楚”为理由,是他们“认为”郑国于晋礼数不到,“且”贰于楚。史文作者的行文很准确地记录了这个史实,那个“以”字是事实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史文作者的史评。这里面有贬的意味。因为晋、秦之所以围攻郑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为自己称霸天下作准备。所以,原文说“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其实是晋、秦围郑的借口而已。这使人想起狼吃小羊的寓言故事,“强者办坏事也总是有理由的”。在这里关于“以”字的理解传达出了秦、晋的虎狼之心。我们对课文要有研讨意识,要有精致的解读,讲出文中的微妙之处。

2.烛之武“临危受命”的心理研讨

一般的课堂教学认为郑伯善做人的思想工作,他的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终于感动了烛之武。烛之武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去见秦伯。这样的解读是不会研讨的表现,没有一点儿想象力。

郑伯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诚然,郑伯有认错的表示,但这里更多的是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手段和风格。他诚心求烛之武,因为他是郑伯。然而,他没有“止于自责”,在话中凭自己的权位向烛之武施加了压力,发出了威胁。郑伯的话,“绵里藏针”。因为面对烛之武这样聪明的人,无需给他讲什么大道理。既然佚之狐已向郑伯说明请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这就说明烛之武对时事形势看得很清,且又知道进退之策。可是,郑伯却偏偏说什么“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句话,重点在“子亦有不利焉”,就是说,我早先不用你,是我不对,现在郑将亡,我请你纾郑之难,你不尽心而让郑亡,那么“子亦有不利焉”,我会让你在郑亡之前而亡之。

烛之武“成竹在胸”,和郑伯没有什么可再说的。很显然,烛之武是为郑而许之,根本不是什么“利不利”的问题。说烛之武是受郑伯感动,那是没有道理的。若单从“利”而言,烛之武这样聪明的人,郑亡侍晋未必不飞黄腾达。在郑未危而身体壮时,烛之武也未得什么重用。归根到底,烛之武是爱郑的。他前边的推辞,那是对郑伯的批评,说他不善用人,事危用人只是迫不得已罢了。所以,不愿与郑伯多啰嗦费口舌,“许之”而已。他临危受命,“知难而进”,是一位“有胆有识”的大丈夫。

文中写烛之武反应仅用两个字——“许之”。此乃春秋笔法。不能仅仅肤浅地说这是烛之武爱国。我们要从中品出语言的味道:郑伯政治家的身份、策略、风格与手段;烛之武心装郑国百姓,是一个有抱负有智慧的人。

3.“夜缒”研讨

“夜缒而出”,一般的解释说:“秦、晋已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这是十分可笑的解释。什么“连城门都打不开了”,文中并没有说郑国把城门洞用砖、石填死呀!即便用砖、石将城门洞填死还是能打开的呀!其实这句话应该这样说——在秦、晋包围之下,不敢打开城门。是“不敢开”,不是“打不开”,语文老师讲语文,就必须要有语文风格和意识,把自己的意思准确地说给学生听。

此番解释,没有道出“夜缒”的情味。城门“打不开”,和“夜缒”没有什么关系。即便城门“打不开”,不一定非要“夜缒”,“日缒”不更容易“缒”吗?“缒”城,而且是“夜缒”,最根本的目的是不令晋察觉也。

4.烛之武说秦伯思维方式研讨

烛之武说秦伯是文章精彩之处。我们不但要从史的角度知其事实,还要从思的角度知道烛之武说秦伯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样的。

研讨烛之武退秦师全过程,我们发现本来事情由晋主导,然而在事件演绎过程中,那位“从”者——秦伯——却成为主要人物。从烛之武说秦伯、秦伯退兵的全过程中,我们看到烛之武由果求因,层层假设,比较分析的严密思维。从烛之武之所说、秦伯之所听的“表现”中悟得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表现性”——天下之事以利合者,易以利而离。

在这样的解读与研讨中,学生掌握了比较方法,廓清了因果关系,其思维品格就必然得到提升。

二.练习:是以文本的相关内容为出发点做社会性实践。

社会性是生物作为集体活动的个体、或作为社会的一员而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是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的属性。研讨的目的是为了用,实践性要着眼于锻炼学生的能力。练习正是要通过实践提升孩子们的生活智慧。

仍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在解读研讨课文后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请用成语概括文中所说郑国面临的形势,由此你想到什么寓言故事?哪些成语或俗语可概括郑伯的所为?哪些成语可概括烛之武的行为?学生就很容易联想到“危在旦夕”“迫在眉睫”“大兵压境”“弱肉强食”“有错则改”“成竹在胸”等一些成语与狼吃小羊的寓言故事。这样的练习极具语文味。

练习是一种实践,目的是在训练中提升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对文章重点的烛之武说秦伯做了精彩研讨之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练习题:怎样用更简略的语言概括烛之武的说辞?这道练习是很能锻炼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的。烛之武说秦伯概括起来讲了四个“无”:灭郑于秦“无益”;舍郑于秦“无害”;晋人素行“无信”;扩张之欲“无厌”。分开说是这样四层“无”,但细究围郑这四层“无”的意思又实为两层——于目前“无益”,于将来“有损”。百余字被高度概括为区区四个词,却将秦国当下与未来的利害关系说得一清二楚。

“烛之武说秦伯话语思维方式是什么”这道练习题的设计抓住比较思维与因果思维对学生进行训练。烛之武退秦师的思维告诉了学生凡用“间”,必得“间”而后入,极言如此之利,不如极言如彼之害使人震动的道理。战国时期的鬼谷子在《鬼谷子》一书中说:“古人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烛之武对秦伯可谓“摩”之透矣,也就是把秦伯揣摩得一清二楚,以“利”为“饵”,以“害”为戒,最后得到了“舍郑”之大鱼。而其“操钩”、“铒而投之”之道就是以“亡郑”为前因条件分析其与秦、晋之利害关系,又以“舍郑”为前因条件分析其对秦之大利,“亡郑”与“舍郑”形成明显的比较。然后以史为鉴,以及对晋国西扩的分析,促使秦伯退兵助郑。

练习不是做一道又一道题,不是搞疲劳战,而要始终围绕提升学生智慧这个宗旨。同样我们设计练习题,并非仅仅让学生知道故事是怎么一回事,也不仅仅是为了背诵某一篇课文,而是引导学生以文本为材料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生存智慧。设计练习要动脑筋,要着眼于学生思维的培养。练习的目的性要强,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

三.研讨与练习:关键是怎样围绕文本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

研讨不是循章摘句,不是泛滥的拓展。练习不是可有可无的程序,不是名存实亡的多余环节。它们的关键点在于是否有思维价值。

我们首先要反思传统的“研讨与练习”中“小儿科”式的问题,这都是没有思维价值的幼稚话题,不具有“研讨性”。其次,中学语文向来是重视练习的,但是在实践中练习已经被严重的异化成题海战,我们要从题海中跳出来。练习是在研讨的基础上以文本的相关内容为出发点做社会性实践,而不是无意义、无价值的重复训练。练习的目的是要提升孩子们的生活智慧的。

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内在要求教师对语文教学要始终保持一颗责任心。教师要一直不停地思考,研讨是这样,练习也是这样。

赵胜启,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本文编校:老 猛

猜你喜欢

郑国研讨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东道主”一词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