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2009-06-10周邦春

艺海 2009年5期
关键词:阿炳二泉映月艺术美

石 瑾 周邦春

中国传统文艺一贯崇尚“自然之美”, 而我们崇尚的艺术美既不同于自然美,也不同于社会美,它不是自然生成的,也不等同于社会生活的美。艺术美是人的艺术创造的结晶,是把社会生活作为源泉把自然美与社会美作为创造的依据而创造的美。 阿炳的《二泉映月》之所以经久不衰,正是由于自然、朴实的艺术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正如李白所主张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人的一生是曲折的,有泪水,有愤怒,有失望和祈求,有哀悼和徘徊,有绝望和死亡,有凶残和欺骗,有压抑和悲愤,有无奈和失落,有压迫和奴役,有罪恶和黑暗,常常在苦难中经受着煎熬,但它们是真实的,阿炳正是用《二泉映月》本身来控诉它们并呼唤着善良、真诚和希望。

一 渗透作品内涵的生活之美

无锡惠山有一个著名的泉水,称为“天下第二泉”,那里是阿炳在双目失明前经常去玩赏的地方。在他双目失明后,他才奏出《二泉映月》一曲,他用音乐形象来描绘想象中的旧时曾目睹的美丽的风景,但他当时所感到的,却是漆黑一片。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已的痛苦身世。对于像阿炳这样的聪慧人士,精神上的煎熬则远远超过肉体的苦难,那种精神上的痛苦,是渗透到身体里外的,无法摆脱的,他不屈于现实环境的反抗精神贯穿了他的整个音乐。他演奏的《二泉映月》厚重而苍凉,苍劲中不失深沉,婉转优美的旋律中时时流露出伤感苍凉的情调。其主要原因就是苦难的经历给他带来了深邃的思想,他把生活的体验都融入到了音乐,真切而自然。人常说:“艺如其人”, 音乐表现从根本上说其实就是一个人内心本质的外在体现,《二泉映月》之所以这么震撼人心,就是它的音乐哀而不怨、不卑不亢,给人一种正气,这正体现了阿炳的一生心怀坦荡,于心无愧,正直、热情、诚实、善良和谦虚中不失恒心,一心投入音乐,清净而无杂念,他将内心的坦然通过音乐传递给了听众,感人肺腑,让观众品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同时也激励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努力。

二 兼顾音乐语汇的朴实之美

阿炳自幼在道观中长大,从小随父亲学习音乐技术,并广泛学习民间音乐和民间乐器,他超脱了狭窄的师承保守观点,以众人为师,创造出自己的技艺。他不仅喜欢广东音乐还非常熟悉江南的民歌、戏曲、丝竹、吹打等乐种,因此《二泉映月》的音乐语汇,一部分来自他从小随父而学的道教音乐和广东音乐,还有一部份来自苏南民间音乐清婉秀丽的散曲小调。阿炳在继承和沿用江南丝竹和锡剧的一些演奏手法的同时融会贯通了大胆的创新,应用很多独特的演奏手法,在广泛地吸取丰富而雄厚的民间音乐基础上融入自身的艺术修养,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演奏风格。很多学者认为《二泉映月》的音调与锡剧“滩簧开篇”及苏南地区旧民歌《知心客》有一些相似之处,但阿炳的《二泉映月》通过他朴实内涵的演奏把那些带有小市民意味标题的曲调变成了苍劲悲愤的音乐,去掉了庸俗的趣味,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使他的音乐具有一种粗狂、刚健、苍劲、深沉的气质。他吸取的江南丝竹演奏手法的“透音”,自然清新,别具风味;乐曲中节拍重音的移位接近于江南民间锣鼓乐中的重音形式,朴实自然中透出阿炳对生活宁折不屈的坚强性格。

三 突出演奏技法的自然之美

听过阿炳自己演奏的《二泉映月》,很长一段时间特别不理解为什么阿炳好象只是把曲子拉过去,他弦下的音乐并没有我们现在听到的音乐那么富有表情和色彩,但他的音乐却让人立刻想到阿炳一生悲天悯人的生活景象。经过反复的聆听和研究,感觉到阿炳的音乐丝毫无意于叙述与演奏,只是呈现了一种直接情绪,整个的演奏过程似乎只注重于其本身,不加修饰在弓弦之上,甚至也不关心曲子表现的内容,心灵的泣诉才是他音乐唯一专注的内容,弓下显现的张力,以及在不夸张的旋律诉求中蕴藏的情绪,就是乐曲本身的精华所在,它之所以打动人也应该在于此。阿炳的音乐与其说是创造,不如说是澄清,因为他手中的乐器与他的心灵之间是相通的。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人发地、地发天、天发道、道发自然。这里的“发”是“取法则于”的意思,可见自然才是自然的最高法则。由于受到朴素的道家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使阿炳演奏的音乐淡淡的、柔柔的,似乎没有多少修饰,也不炫耀技巧,真实自然,但却内涵一种真情,动人心弦。

阿炳的演奏技术是非常细腻和讲究的,仔细分析原始的录音,可以听到他右手用弓变化的不拘一格,左手吟猱的丰富多样,都是令人惊叹的,这是由于技艺精熟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同时,演奏用的是老弦与中弦,这无疑对于音调的深厚沉郁很有影响。阿炳独特的演奏手法总是与他所表现的乐曲内容及特定的演奏形式相统一的,他的演奏指法是地道的民间胡琴演奏指法。首先,为了减少频繁换把,阿炳善于应用内弦,将内弦醇厚朴实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其次,他善于应用定把滑指,主要是解决边走边演奏时换把的难度,遇到把位以外的音时就用伸展手指按出,这也正是阿炳二胡曲的一大演奏特点。由于定把演奏,用一指向上伸展奏出的音通常会略高,但这正好符合音律美中“辅助音向骨干音倾向”的原则,所以听起来十分顺耳,且刚健有力。如果用换把奏准这些音,反而会觉得软弱不顺,有失阿炳音乐风骨。阿炳二胡的弓法技巧随着音乐情绪的变化刚柔相济,用弓饱满坚实而又委婉多变,不同力度强音头的应用更是突显了《二泉映月》的音乐气魄,其行弓沉涩凝重、力感横溢、滞意多、顿挫多,内在含忍,给人以抑郁感、倔强感,表现出一种含蓄蕴籍而又艰涩苍劲的美,极有特色的弓序规律体现了阴阳相推卦象的思维模式,乐曲的律动犹如人的脉搏,自然而真实地表现了阿炳刚直不阿的倔强性格。

《二泉映月》是阿炳用他的内心谱写的一首佳作,可以说没有这位在黑暗和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的民间流浪艺人的生活经历,就不会有《二泉映月》这首闻名世界的作品,它是阿炳一生真实的写照,最大限度地表现了现实生活本身的美。“真实”才能“可信”,“真情”才能“动人”, 这种自然而朴实的美就是艺术美的高度境界,因此,我们从阿炳的《二泉映月》中感受到的是崇高、健康、质朴、自然的艺术之美。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

责任编辑:杨建

猜你喜欢

阿炳二泉映月艺术美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张帮主
张帮主
瞎子阿炳
管弦乐队构建与训练(三)——以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的主题表现为例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探析
浅谈高职高专音乐赏析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以二胡曲《二泉映月》赏析为例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美
旋律叮咚响,泉流映月明
——二胡曲“二泉映月”演释[1]的多元化与一元化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