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关押外国人的山东潍县集中营揭秘

2009-06-08

军事文摘 2009年3期
关键词:潍县侨民埃里克

鲁 南

今天山东省潍坊市二中校园的一角。仍屹立着几座百年老建筑,这里不仅有默然肃立的老教堂,还有青砖红瓦的乐道院,默默见证着人类社会百年以来的风雨历程。这里就是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建立的关押外国人的潍县集中营遗址。这座当时亚洲最大的同盟国集中营,至今仍然鲜为人知。

日本为报复美国建立潍县集中营

1883年,美国传教士狄乐伯及其夫人阿撒拉来山东省潍县(即现在的潍坊市)传教,在当地教友的协助下,在老潍县东关买地建立“乐道院”,用以传教、办学和开办诊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于当年底占领胶东半岛,在烟台、青岛等地活动的外国侨民开始前来潍县乐道院避难。因为当时美国等对日本持中立态度,所以日军对乐道院基本不加干涉。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等和日本成为敌对国。这时,在美国夏威夷等地的日本侨民采取种种措施窃取美军情报,引起了美国对日本侨民的愤慨。因此,美国政府将侨居旧金山等地的6万多日本人集中到洛杉矶附近指定的地区,并不准与外界联系。

日本为报复美国,将中国沦陷区内美国、英国和其它反法西斯国家的人士强行收管关进集中营。并将乐道院场地选作集中营的地址。

1942年初,驻潍县地区的日本宪兵队长汤本宣典率领一小队日本宪兵和一个伪军中队,突然包围了潍县乐道院,驱赶出其中的居民。此后,伪军又带来一些强抓来的苦力,把院子里所有的树木砍伐一空,他们用拆下的砖瓦垒起碉堡,并在墙上架起了一道道铁丝网。旋即,一座阴森恐怖的集中营——“敌国人民生活所”(简称C,A,C)便成立了。

不久,长江以北的美英等国侨民陆续被日军逮捕后,集中关押到潍县集中营,最多时关押了1500多人,整个二战期间总共有2008名外国侨民被关押在这里(后因交换战俘释放了500人),其中包括327名儿童,他们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伊朗、菲律宾、古巴、希腊、挪威、乌拉圭和巴勒斯坦,其中以欧美人士居多。

集中营中有不少知名人士:有曾任蒋介石顾问的美国人雷振远,华北神学院院长赫士,燕京大学校务长司徒雷登,齐鲁大学教务长戴维斯,原辅仁大学附中教师、后曾任美国驻华大使的恒安石等;还有曾获奥运会400米冠军的世界著名运动员英国人埃里克·利迪尔,另有多名大学教授、医生等高级知识分子。

集中营里的奥运会冠军

当时盟国在华侨民多为社会中、上层人士,原来的生活条件较为优越,集中营的生活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苦难与残酷,但还是交织着许多感人的故事。

出生在中国的埃里克·利迪尔,代表英国参加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并且夺得400米田径金牌。在生活愈来愈难熬的日子里,突然传来了同盟国要用潍县集中营中的被囚人员与日本交换战俘的消息。终于,关乎着每一个人生死的首批交换名单出来了。在英国政府提供的被交换名单中,埃里克·利迪尔的名字列在榜首,他的名字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亲点的。然而,埃里克·利迪尔拒绝了交换,把生还的机会让给了别人。1945年2月21日,身患疾病的埃里克·利迪尔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去世,年仅43岁。他的哀荣是宏大与悲隆的,日本人破天荒地同意把他葬到集中营以外,全集中营的侨民送葬默哀,就连日本看守也加入了送葬之列。

后来,潍坊市政府为这位可敬的世界冠军竖起了纪念碑,纪念碑背面镌刻着这样的字样:“埃里克·利迪尔体现了友爱互助的美德,毕生鼓励年轻人为人类的福祉尽其所能。”

2007年8月10日,刚刚参加完2008北京奥运会一周年倒计时庆祝活动,英国奥林匹克委员会首席执行官、2008奥运会英国代表团团长赛蒙·克雷格,代表英国政府专程到潍县集中营遗址祭奠了埃里克·利迪尔。

中国人民无私帮助。送来救命医药食品

集中营的每一个被囚禁难友都不会忘记,当年中国人民给了他们无私的帮助。

一些难友不甘心被日本看守盘剥,于是,集中营中胆子比较大的人便偷偷地将自己的衣服、金牙等贵重物品裹好,再在里面夹上一张此物想换多少食物和写有自己名字的纸条,趁日本看守不注意。扔出大墙。每每捡到这些东西的中国人,一定会从墙外扔回比对方要换数目只多不少的物品。

1500多人被秘密关押,急需与外界互通消息。被关押人士的代表德卫斯想到了中国送粪工人张兴泰,他是惟一能自由出入集中营的人。耿直忠厚的张兴泰没有犹豫,他冒着生命危险将信转给同为中国人的广文中学校长、牧师黄乐德。

黄乐德看完信件后,赶紧让张兴泰先偷带伪币2000元进集中营救急,然后又找当地国民党的游击司令们筹募善款,共筹善款30多万伪币,时值十余万美金。黄乐德的儿子黄安慰与女儿黄瑞云分3批将这笔款项秘密送往中立国瑞士驻青岛代办处的艾格外交官手中,再以国际红十字会的名义,购买集中营急需的药物与营养品,按时分批送往集中营。正是这一批批的救命物资,才使得1500多名被囚禁的侨民,在漫长的3年多时间的囚禁中,仅死亡六七人。

日本看守对此大为恼火,费尽心机追查消息泄露的原因,然而终未得逞。

帮助后任美驻华大使恒安石逃出虎口

1944年5月,时为辅仁大学附中教师的恒安石和英国海军退役上尉狄兰计划出逃。他们委托张兴泰与附近的中国抗日游击队联系,请求接应。几经周折,张兴泰和当地的抗日武装接上了头。6月9日夜里,恒安石和狄兰在张兴泰及其长子张锡武和当地抗日武装的帮助下,越狱成功。两人出来后,马上被在外边接应的游击队保护起来。日本人发现有人越狱,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搜捕。日本兵找不到恒安石、狄兰,就大肆杀戮焚烧,这期间毁房千余间,杀死、杀伤民众200余人。而恒安石、狄兰2人一直被中国人保护到日本投降。恒安石1981年后任美国驻中国大使。

获释后的外国侨民没有忘记中国民众曾经给予他们的帮助。1945年8月,潍县集中营解放后,恒安石曾重返潍县,专门向张兴泰表示感谢。1987年6月,刚刚卸任美国驻华大使的恒安石再回潍坊寻访当年的恩人。而恒安石只是众多想向这些帮助过他们的中国百姓表示感谢的难友之一。

2005年8月17日。67名曾被日军囚禁过的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人士及其家人,在潍县集中营1日址前重新聚首,纪念他们获得解放60周年。当年,他们被日本军人从北京、天津、青岛、烟台等地强掳到这座集中营时,大多数人还是10岁左右的孩子,而今,他们大多已是耄耋之年。老人们步入集中营旧址,看到那些熟悉的建筑物时,一些人相拥而泣。有的在努力寻找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有的在一座座小楼前,仔细地向随行的儿孙们讲述曾经发生的故事。为了永远纪录下这一历史,山东省潍坊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摄制了五集电视纪录片《潍县集中营》。这是一部以中国人的视角,讲述外国侨民在中国被日军囚禁的历史纪录片。剧组赴美国、加拿大等地采访了一批还健在的当年集中营难友,该片已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

(选摘自《文史月刊》)

猜你喜欢

潍县侨民埃里克
没有你
没有你
拿开以后
郑板桥智断案
台当局改称“华侨”为“侨民”
竹枝声里话竹枝
山东潍县民间信仰习俗探析
模范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