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国朱文氏名玺与姓氏来历等

2009-06-08程训义等

检察风云 2009年8期
关键词:世宗小杯德化

程训义等

战国朱文氏名玺与姓氏来历程训义

玺是先秦时人们对印章的称呼,并不限于帝王。朱文氏名玺是战国古玺中数量最多的一类,主要流行于三晋地域的越、魏、韩三国。氏名玺相当于后世的私章。不称姓名玺而称氏名玺是因为战国时在男士名前只称氏而不称姓。《左传`隐公八年》中记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氏,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是。”也就是说人出生就有姓,而氏只有享有封地的贵族和有世功的官族等家族的成员才有的。氏是出身家族的符号,可以显示出所有者的社会地位,他们的社会地位是高于普通百姓的,所以名前称氏在当时是很重要的。

姓和氏在当时是不同的。姓是不变的,因为古礼有同姓不婚的严格规定,所以在女士名前必须称姓,氏比较复杂,出生于同一宗族的嫡庶子孙的后代的氏也是不同的。

现将笔者收藏的一些氏名玺介绍给大家,说不定还有你的先祖呢。

一件残器道出是刘运海

明代嘉靖一朝(1522~1566)共45年,据史料记载世宗本人信仰道教,这一时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斋醮香火最旺的时代。嘉靖二十一年发生宫婢之变,世宗险被勒死,之后移居西苑永寿宫,便不过问国家大事,日夜奉行斋醮。宦官和严嵩及其党羽把持朝政,骄奢淫逸,加上自然灾害的祸及,此时更是国库空虚,民力耗竭。

在这种独特的历史条件下,景德镇的制瓷风格与前期相比大不相同,正统的官窑制度逐步变为官搭民烧的局面。瓷器纹饰与正德时期多具伊斯兰风格相比,明显多具道教色彩(八仙、仙鹤之类),造型也开始趋于多样化,有大葫芦瓶(取“福禄”的谐音)、四方、六方、八方、天圆地方形(大部分与道教有关),在明清两代瓷器中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笔者前些日在南京朝天宫地摊,便觅得这样一件小杯的残器(如图),侈口,浅圈足,器内青花料署正楷“茶”字,工整至极,圈足内署“金膏大醮坛用”繁体六字两行,外加青花双圈,青花七字,发色浓重,浅淡处闪紫色,尤以“茶”字最甚。白釉中略带青色,晶莹滋润。

翻阅资料见: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有:“金膏大醮坛用”款的器物系当时道教用器;又蓝翔《聚宝民间》有:里面写一“茶”字,底署“金膏大醮坛用”原来是一件明嘉靖皇帝专用的祭祀瓷具,该套瓷具共四件,有茶、姜汤、枣汤、酒字样,其中以“茶”字质量最佳。结合嘉靖时期青花用回青料(有时加入石子青)色调浓重而泛紫,可知此小杯为嘉靖官窑器物无疑。

《唐六典》列举道教之斋说:斋有七名,其一日金膏大斋,调和阴阳,消灾伏害,为帝王延祚降福。洪武七年,朱元璋命礼部与道教拟定科仪格式颁行天下遵行,编成《大明玄教立成斋蘸仪》。在道教斋醮科仪书中,正式将斋醮并称。至此,斋醮仪式合而为一。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中记载世宗斋醮的费用,说每一举醮,用赤金数千两,还不及其他费用。醮场的门坛匾对都用金书,肖。金为泥,仅此一项,就耗金无数……

遥想当年,此类杯子放于供台之上,盛以供奉神人用的茶,嘉靖皇帝跪于其下,顶礼膜拜,无不崇敬,幻想长命百岁、国泰民安的他,至今也不知道此非正道。而这种体轻胎薄、造型规整的小杯,正是因为融入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和智慧,才能流传千百年,此正道也。

编辑:陈畅鸣

景德镇青花与德化青花瓷的区别元號

假设有几个人在看以上四只青花瓷盘,其中有一位指着说:“噢,这两只是德化青花”,边上的人一定会对他刮目相看。因为清代景德镇育花与德化青花瓷之间仅凭对外观的感觉,确实很难区别。能脱口而出是德化青花的这个人,一定具备很深的鉴赏功力。

我找了上面四只清代不同时期,但尺寸和纹饰相近的青花瓷盘,把其正面和底部都展示给读者,并请读者在看了以下对德化瓷特点的介绍后,做一个辨别,看看哪两只是景德慎青花瓷,哪两只是德化青花瓷。

猜你喜欢

世宗小杯德化
“训民正音”创制过程探微
——兼论 “训民正音”创制者之争
德化白瓷雕塑作品选
德化窑白釉雕鹤鹿老人像
德化也有五彩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陷辽记》中辽世宗祭奠对象考辨
论金世宗的纳谏与用人
趣味小杯垫
趣味小杯垫
大杯?小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