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间乐园方林村

2009-06-08庄向娟

文化交流 2009年2期
关键词:别墅村民

庄向娟

2008年,在地处浙江省东部的台州市路桥区不时可见到举着DV四处取景的外国友人,当他们走到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村——方林村时,不禁用极为生疏的普通话赞赏道:“真是太美了!”

一条宽敞的马路在绿荫的掩映之下显得深邃幽静,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农民别墅在绿树丛中若隐若现,村口气派的大理石台门却并不显眼……或许,仅凭他们对汉语的了解,并不能说出“人间胜景”之类的赞语,但不时冒出的“Good”和“Beatltiful”,道出了这里的美丽与整洁。

倘若他们了解方林村的历史,恐怕还得学会一个词语,那就是“翻天覆地”……

年产上亿的“无烟工业”

气势雄伟的钢结构建筑,窗明几净的展示区平台,一辆辆闪亮的中高级轿车等待着客人的垂青……这就是方林村目前最大的市场,也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服务最完善的汽车展示交易中心——方林汽车城。这里已然成为方林人新的骄傲和财富的源泉。

但是,也许你想象不到,这么一个现代化的富裕村庄,20年前却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几乎是“零”,10户人家有9户住在“外面落大雨屋里落小雨”的破木屋里,屋前房后是烂泥路。当地人形象地把那时的方林村称作“石路窟”。

穷则思变。1983年,27岁的方中华出任方林村党支部书记。脑子灵活的他首先问自己:方林村怎样才能脱贫致富?依靠地处城郊便利的交通办市场!

1984年,方林村抓住恢复农村集市贸易的良机,率先打破“重农抑商”的禁锢,办起了旧机械设备市场。大好形势下,他们掘到第一桶金:当年成交额就达45万元,村集体收入2万元!

路子走对了。市场一个随着一个办起来,民营的工厂也一个接着一个建起来,方林村村民的口袋一天一天地鼓起来。日子越来越红火的方林人却也觉察到一些变化:头顶的天空一天一天地变成灰色,身边的河流一天一天变得浑浊,鸟鸣声也远离了他们的耳线。

这条发展致富路走得对不对?

时间到了2002年。那年,方中华决定带领全村的党员干部到宁波滕头村考察。大家到了滕头村,看到那里绿树成荫、清水见底、鸟语花香、村民长寿的图景,不禁恍然大悟: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回来后,方林人立即开始探索自己的生态之路。必须当机立断关掉污染企业。那个时候,方林村的工厂企业正呈上升势头,关掉企业,意味着村经济受损。但“发展再也不能以环境的污染为代价”,方中华的想法,逐渐成为方林村党员干部的共识。由于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4家产值上千万元的污染企业被叫停了。方林村的生态村之路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关掉工厂企业,方林村的发展怎么办?主打市场这张牌!经过这一番折腾,方中华更加坚定了“市场兴村”的发展道路。

如今的方林村内,仅仅0.4平方公里的区域,共有专业市场4个,还有许多见缝插针的路边市场,比肩接踵的店堂摊铺,这在当地罕有其匹。单单兴建于2002年的方林汽车城占地面积就有180亩,营业面积达到5.5万平方米,2007年销售汽车2.3万辆,成交额30亿元,占台州市9个县市区总销量的43%,是目前华东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服务功能最齐全的四星级文明规范汽车市场。仅仅这个市场,就产生收入1800万元!看着这些“无烟市场”,方林人庆幸自己走对了路。

风景如画的“别墅小区”

方林村的居住小区彻底颠覆了人们印象中“屋前屋后、种瓜种豆,独门独户每家各不相同”的农家小院记忆。“方林苑”内,道路宽敞整洁、坦荡如砥。整个村子绿树成荫,百花争艳,一条条修剪平整的绿篱沿路延伸,一幢幢崭新的别墅楼鳞次栉比,一辆辆高档的小轿车泊在村民的家门口,是人人艳羡的“别墅小区”。

看到有人来参观,家住69号一幢漂亮小别墅的主人陈才明热情地邀请大家进屋坐坐。只见屋内装潢得时尚、考究,宽敞明亮的室内纤尘不染,显示出男女主人的勤劳能干。陈才明介绍,如今,方林村八成村民住上了别墅。陈家是拆迁户,前年刚搬进新房,一家四口人,两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上中学。老陈是一名货车司机,年收入10余万元。在村里,他家这样情况的只能算中下的生活水平。这真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奇迹。

“我们方林村的青年娶媳妇,可没打算买房子。”陈才明自豪地说道。方林人确实有自豪的理由。回想起十几年前方林人着手建设自己的美丽新家园时,就开始注重自己的居住环境了。1997年,方林村的第一批农民别墅落成,当时有种声音就在方林村的干部群众中传开了。“别看农民小区的房子外表漂亮,可小区的环境实在不咋的。”可方林村人就是不信邪。“我们住的是别墅,就得要别墅般的环境。”方林人这样回应道。

于是,第一个关于小区卫生管理的村规民约出台了。村民们很快看到,小区里摆放出一个又一个的垃圾箱。每家每户的生活垃圾都要求袋装化,小区里还不准在树上晾晒被褥和衣物。规定刚出台时,村民们持观望态度,一些年纪大的村民还真有点不适应。但村领导班子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一边安排卫生监督员让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边保证小区里的垃圾能及时清扫和清运。不久,看着小区里的环境一天好过一天,大伙儿也都适应了城里才时兴的垃圾箱。如今的方林村道路整洁,路旁的垃圾箱也换成了新式垃圾箱,垃圾要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投放。2000年,方林村又投资80万元,主动将村里的污水排放接入了城市排污管道,并且实行了雨污分离,实现了生活生产污水的零排放。

住在别墅小区里的方林人总结出:犹如生活在城市的风景里,但又比城市少了很多车来人往的喧嚣和繁杂。漫步村子里,一路上还有灯光网球场、篮球场、游泳池、幼儿园等一应俱全的现代化配套设施。村子幽静、安宁、祥和,小区实现无烟尘、无噪音、无废水污染,花木覆盖率达60%以上,空气清新,生态平衡。难怪村民陈才明会说出“娶媳妇不用买房子”,哪个媳妇不愿住进这风景如画的别墅小区呢?

四代同乐的“和谐村庄”

方中华不时说道,现在他们看重的不是村办企业有多发达,生态环境多么好,而是小区里的每一朵艳丽的牡丹、多彩的月季和洁白的栀子花。在方林村会不时看到这样一幕:葡萄架搭起的绿色长廊和水上凉亭之间,有老人在悠然自得地漫步,这就是富起来后的方林村投资550万元建成的台州市第一个村老年公寓。

花红草绿、绿树成荫的优美环境中,坐落着两排洋房,一排内有26套单人房,另一排为53套双人房,每套房子都配有床、柜、炉灶等家具和卫生、厨房设备。村中的女性到了55岁,男性到了60岁,都可申请入住老年公寓,享受悠闲的晚年生活。“我们现在提前过上了共产主义生活!”这是住在这里的老人们最爱说的一句话。

笔者一边啧啧称赞方林村人的幸福生活,一边随意走进一户老人的家中。天哪!一位耄耋老人的床头边,贴的竟是时下十几岁的粉丝们最热衷于说道的明星画像! 听着精神矍铄的老人津津乐道自己多次参加运动会获得了名次,让人还是忍不住露出惊讶和羡慕的神情。

也许,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花园里,长寿也是一件平常的事了。有个老太太,大儿子75多岁,小儿子也70多岁了,她家中60岁以上老人就有5位,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的重任很难全部由孙儿们担当。自从村里建起老年公寓,老太太住进一间单身房间,两个儿子各要了一套双人房间,村里专门配了保洁员和厨师。老太太的孙儿说:“现在我们做晚辈的再也不必为老人的生活和健康担忧太多,可一心扑在工作上。”村里对五保老人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村委立下了规矩:春夏秋冬每季给五保老人送一套衣服和床上用品,全年还派发各种生活补贴8000多元。公寓内还设立了医疗保健站。4个护士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她们定期给老人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每个老人的床头都安装呼唤铃,谁身体不舒服,按一下电铃,护士就上门护理。

富裕起来的方林人,如今要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他们比的不是谁家的存款多,谁家的汽车高档或者是谁家的装修豪华,而是比起了精神财富:“一张红榜促敬老”“双文明十星户”评比活动在村子里不时开展,争当“好儿子”“好媳妇”“好公婆”,争创“十星级文明家庭”蔚然成风。早在1999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就授予了该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该村200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2007年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方林村人一向以尊老敬老、孝顺长辈为荣,他们已经把这种传统美德不断地发扬光大。如今,家庭和睦、邻里融洽、社会安宁已成为方林的新特征,讲道德、讲法治、讲文明形成了一种方林人引为自豪的淳朴村风。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曾庆红、习近平等先后视察了该村,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笔者在探访方林村时看到,最后一批60幢别墅即将完成配套工程,届时方林村的农民都将住进宽敞的别墅。方林村,真正成了和谐、繁荣、美丽的人间乐园。

猜你喜欢

别墅村民
景观别墅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油站建起来,村民富起来
SOPHIA别墅
脚下有泥土 心中有村民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美国Kuro别墅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WAVE别墅
湖边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