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学生激励性评价的误区及对策

2009-06-03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年1期
关键词:激励评价学生

王 蔚

收稿日期:2009-03-27

作者简介:王蔚(1983—),女,河南信阳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摘 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教育界大力倡导对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性评价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理念。但在教育实践中,也经常会发现人们对这种理念片面理解和不当运用,从而使激励性评价陷入不应有的误区,导致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学生; 激励;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1-004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09.01.023本刊网址:www.hbxb.netお

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激励性评价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善于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

一、当前激励性评价应用中的若干误区

学生评价是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学生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生发展和变化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和教学改革,使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主动求知精神和自我完善能力。激励性评价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是在充分把握学生心理,维护学生自尊的基础上,重视发掘学生个性特点,以信任、鼓励和期待的语言或者行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但当前在教育实践中,由于人们对激励性评价的片面理解,许多教师在认识和行为上陷入了误区,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一)将激励性评价等同于表扬

激励性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且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励性评价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每一位学生获得自信与积极进取的动力。为此,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认为激励与批评是相对立的,激励性评价就是不管学生的表现怎样,都一概进行表扬,强调激励就不能有批评。这样,把激励性评价简单地等同于表扬,使教育实践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诚然,激励在教育评价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要让学生从评价中获益,首要的就是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获得自信和学习的动力。但是激励性评价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表扬。这是因为:首先,只有恰如其分的表扬才能起到激励作用,无原则的表扬只会适得其反,达不到对学生应有的激励作用;另外,除表扬之外的许多方式包括批评等否定性评价,只要运用得当,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激励性评价并不能简单地和表扬划等号,批评也是一种激励。

(二)激励性评价的泛化

许多教师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充分的、有针对性的激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对促进学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断地将激励性评价运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于是,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和奖励越来越多,激励性手段层出不穷,掌声响成一片,“好”字俯拾即是,赞美成灾。

在多数情况下,这种适时的评价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教师赞不绝口的表扬和形式多样的奖励可能使学生过于关注自己是否能获得赞扬或奖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心浮气躁而忽视了自己内在的学习动机。并且,假如整节课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表扬或奖励,而这种表扬又缺乏必要,缺少基本的价值取向,那无疑会因过多、过滥而使学生漠然视之,从而丧失其应有的激励作用。

(三)激励性评价的形式化

教师对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的形式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加辨析,一概而论,笼统的给予评价。另一方面,教师的评价不是出自真情实感。表现在教师对学生说出的种种答案,漫不经心、无一例外地脱口而出“不错!”真好!”。这种有口无心、闻而不思的评价,完全是在走形式,并不是教师真实情感的流露。

很多情况下,由于学生各自的思维范式不同,因此会做出这样或那样的答案。在课堂上,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要呈现出积极的期望性,找出学生做出答案的思维范式所在,然后对其中正确的因素进行肯定,明确不足,指明方向。此外,学生给出的种种答案,都是他们积极思考后的劳动成果,都希望得到教师热情、公正的评价。此时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如果教师不仔细倾听或者这样不加辨析、煞有其事地作了“哦、好”等空洞的、形式化的鼓励,态度不温不火,看似是对学生发言的一种肯定,实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不仅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改进学习。

二、有效实施激励性评价的对策

在教育实践中,为了避免激励性评价走入误区,通过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其价值,必须要有效地实施激励性评价。

(一)要善用批评

批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中总会遇到某些无所适从的困难,总会面临他人的批评。教育的使命不仅在于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更在于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那种一味肯定的激励性评价,只会让学生盲目乐观,看不清自身的不足,这样的评价不仅不利于他们反思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孩子们必须从小学会从严肃的、甚至有时严酷的评价结果中培养积极的情绪和心态,否则,一旦离开学校这个温暖的花房,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真正的挫折,就很容易产生消极对抗的心理。

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不是由于他们犯了过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去再犯。事实上,在教育过程中不能缺少批评,学生有了过错,教师就应该给予适当的批评,并对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可以使学生认清事实,以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当然,批评要讲求方式,不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要委婉地否定,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概而言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激励性评价就是既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二)表扬要适度

教师实施激励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诚然,在激励性语言的评价下,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但是,物极必反,过多的表扬正如过多的批评一样,并不可取。表扬的泛滥化必然带来激励功能的淡化,没有付出努力,唾手可得的称赞是不能够激发学生的进步和多方面潜能的。

很显然,所有表扬和鼓励都应当符合某些标准。如果杂乱无章地胡乱抛售,它们很快就会丧失原有的威力。对学生而言,过多的称赞不仅不能产生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在表扬学生时要掌握好度,在一定时间内表扬或奖励的次数要合适。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学生回答问题的深度以及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程度来决定是否进行表扬以及如何表扬。例如,如果对于大多数学生经过反复思考还是不得其解的问题,而某位同学的回答既正确又有见地,让大家豁然开朗,从内心折服,这时老师大加赞赏也是恰如其分的,这样,不仅能表扬这位学生,也激励了其他学生。而在有些情况下,教师只要肯定其答案的正确性即可。

(三)评价要有针对性

对学生使用激励性评价应该适当、中肯、具有针对性,不可泛泛而论、过于笼统,使学生听起来糊里糊涂,只说一句“你真棒”、“太好了,你真了不起”等类似的激励,其效果就不如具体评价的效果好。例如,激励性评价可以就事论事,可以针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或者学生的某一具体作品进行点评,也可以针对学生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的学习和进展进行评价,但激励性评价语一定要有深度、广度,应该把“好”再说得具体一些,有针对性一些,究竟是语言“好”、表情“好”、见解“好”,还是思维“好”等。另外,教师对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时要出于感性和理性的思考,要有真挚的情感,及时发掘学生的闪光点,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进行真诚的评价,让学生从心里感受到教师的评价是诚心诚意发自内心的,而并不是在走形式,使学生从评价中受到鼓励、增强信心,明确方向。

总之,激励性评价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生评价方法,要在科学的基础上实施,既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找到前进的动力,也让学生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袁振国.教育评价与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张静.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的原则及其方法[J].创新——成才研究,2008,(2).

[4]黄华.教师与学者对话录(五):关于“学生评价”[J].教育科学研究,2007,(5).

[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6]F•戴维.课堂管理技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激励评价学生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学生写话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